徽宗问林灵素:“爱卿有什么法术呢?”林灵素把脑袋一晃,对皇上说:“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林灵素既把自己定位是神霄宫里的神仙,当然知道宫里面的事情。他说徽宗是上帝长子“长生大帝君”,原本管理南方,下界做了皇帝。青华帝君是长生大帝君的弟弟,管理东方,主持神霄宫,所以请徽宗去做客。林灵素自己是神霄宫的“诸慧”,奉命下界辅佐徽宗。所谓政治就是有饭大家吃,只有林灵素自己做神仙,肯定让其他朝中大臣嫉妒,所以他又说宰辅蔡京其实是“左仙伯”,王黼是“文华吏”,太宰郑居中、宦官童贯等也都位列仙班。大臣们安排好了,也不能忘了后宫的“小主”们,得宠的刘贵妃就成了“九华玉真安妃”。林灵素显然是希望通过搭建一个“神仙圈子”,来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使所有参与者都不能出面当“皇帝的新装”故事中的小孩儿。 对没有资格在神霄宫获得一官半职的大臣,林灵素也是尽力笼络。有一天,林灵素请十几个大臣吃饭。看着天色晚了,他问客人们:“夜色这么美好,大人们晚上有什么安排吗?”林灵素话锋一转,道:“各大青楼的娼妓们随叫随到,但还没有资格陪各位尽欢。不如让小弟露一手法术给大家解闷,各位只要说出自己心中相好之人的名字,不管在什么地方,小弟都在今夜给大人们招来。”大臣们都不相信,不过借着酒劲,还是各自报了一个名字。 林灵素带客人们到附近一个竹林中,为每个客人安排了一间房子。三更过后,大臣们之前说的女人果然相继推门而入。天亮后,嫖客们聚在一起,对这一晚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林灵素笑着对他们说:“这不过小事一桩,大人们回头可以找这些女人们问问,看她们是怎么来的。”有人一问,女人回答:“那天夜里,梦见有神仙招我过去侍奉大人。”林灵素通过安排灵异事件做淫媒,一来显示了神通,二来又收买了大臣。 林灵素让人间的皇帝一跃为天上的帝君,徽宗自然是龙颜大悦,封他为“通真先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事既不是林灵素欺君罔上,也不是徽宗皇帝昏庸糊涂,双簧戏的结果就是双方各取所需,要当神仙的当了神仙,要发财的发了财。 为苏轼说话得罪蔡京 既然自称是天上的神仙,总得要露两手,才能让百官相信皇帝的判断。林灵素的绝活是祈雨。盛暑里的一天,大约和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差不多的气温下,徽宗皇帝在大殿里汗流浃背,就招“大师”林灵素求雨降温。林灵素说,下雨没问题,但只能在宫里下,外面就管不到了。一会儿,果然来了倾盆大雨,而宫门外依旧是烈日当空。 政和八年(1118年),河南地区大旱。徽宗又一次让林灵素祈雨,结果这次失灵了。蔡京趁机上奏,指斥林灵素没有什么神通。徽宗本着“你办事,我放心”的态度,私下里召见林灵素,对他说:“朕是相信你的,但你现在必须求来一场大雨,才能让大臣们闭嘴。不然朕也很为难。”林灵素当即推荐了老朋友南丰道士王文卿,说他原在神霄宫掌管雨部。王文卿来后,一出手就求了场三天的大雨。从这个事情来看,林灵素大约是懂一点星象,预知几天内会有雨,所以借招王文卿拖延几天,最后还真被他们等到了雨。 在我们原本的印象中,奸臣都是和妖道狼狈为奸的,那为什么蔡京却要在皇上面前说林灵素的坏话呢?蔡京、蔡攸父子其实也是借一些道教活动向皇帝邀宠的,道士王老志、王仔昔就是蔡京推荐给徽宗的。但他们与林灵素则是水火不容。 原来林灵素当和尚前,曾在苏轼府上做过书僮。或许是要回报故主,在一次设醮请神活动后,林灵素对徽宗说:“臣向上帝奏事的路上,碰着了旧日朋友奎星官,寒暄了几句。”奎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所以徽宗问:“奎宿是什么神?”林灵素道:“奎宿就是文章之神,也就是本朝的苏轼。”苏轼在徽宗即位的第二年就死了,后来以蔡京为首的新党上台执政,立了一块“元祐党人碑”,自司马光以下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臣全部碑上有名,苏轼即是其中之一。林灵素说苏轼也是天上的星宿,自然触怒了蔡京。不过蔡京几次找茬,都让林灵素化险为夷。 介入皇储之争 林灵素最终倒台的原因,一是大规模以道抑佛,得罪了太多人;二是介入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不幸成为牺牲品。林灵素早年当和尚时,不堪师父打骂才做了道士,现在功成名就,自然要借徽宗崇道的东风,对佛教出一口恶气。在林灵素的建议下,道君皇帝把佛刹改称宫观, 释迦改称天尊, 菩萨改称大士, 罗汉改称德士, 和尚们也要一律留发戴冠,学道士打扮。与此同时,他唆使徽宗在全国大建道观,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重和年间,五台山的老和尚道坚找了一批国内外的同道,要上京面圣,和道士们来一场宗教问题大讨论。太子赵桓知道后,公开支持他们到皇宫内与林灵素“斗法”。林灵素虽在辩论中获胜,但从这时起就和赵桓结下了梁子。赵桓虽贵为太子,但徽宗更宠爱精通琴棋书画的郓王赵楷,有心改立储君。在太子和郓王身边各有一帮大臣,林灵素无疑是郓王的支持者。 宣和元年(1119年),开封被大水围城,徽宗让林灵素设法救灾。林灵素无功而返后想借机整一下太子,就对徽宗说:“臣不是不能治水,但这大水是太子招致的,只有让太子登城拜祭,水才会自行退去。”太子赵桓就在开封城楼上焚香祷告,没想到大水还真就退了下去,京城的老百姓因此都对太子感恩戴德。林灵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书告老还乡,被徽宗给驳了回来。 这给了林灵素一种错觉:皇帝离不开他,所以依旧在开封横行不法,甚至嚣张到在大街上和太子的马车抢夺车道。赵桓一下把状告到了父皇那里,看来终究是血浓于水,徽宗下旨降林灵素为太虚大夫,打回温州老家。只过了几个月,林灵素就死了。 自茅山道士刘混康被徽宗看中,各地自诩有法术道士们相继成为开封皇帝的座上宾。他们走过的路径大体是相同的:露一手绝活,让皇帝百官口服;一旦在朝廷中获得官位,就用法术为媒介,结交士大夫,建立利益共同体;最后因为法术失灵,或者过多地介入政治,悲惨谢幕。戏剧性的是,徽宗埋下的地雷在他生前就引爆了,让这位“教主道君皇帝”只好到北国冰天雪地中去当俘虏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