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辞严义正 累挫群凶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 胡济民 参加讨论

叶挺将军是大革命时期的北伐名将,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是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在被迫流亡十年后,终于又回到革命队伍。在新四军期间,“领导抗敌,卓着勋劳”(1)。“皖南事变中,表现的非常英勇,想以个人的牺牲来保存革命的力量,比某些共产党员表现的还坚决。”(2)在五年牢狱囚禁中,国民党反动派施展各种卑劣伎俩,对他威逼利诱,叶挺同志巍然不动。表现了无产阶级战士的鲜明立场和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叶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无产阶级卓越的军事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
    1940年冬,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经过精心策划,于1941年1月,国民党军队突然袭击了向北转移途中的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军长叶挺在四面受敌,弹尽粮绝,几次拚杀突围未成时,服从党组织的决定,不计个人安危,毅然下山谈判,被敌人非法扣留。然后在江西上饶,四川重庆,广西桂林、湖北恩施等地囚禁,长达五年零两个月。其中,前后两次监禁在湖北恩施,时间达两年零五个月。第一次是1942年12月下旬,武装特务用兵舰把叶挺从重庆秘密押送到巴东,由驻恩施第六战区军事谍报流动组少将组长,高参刘培初,按照戴笠的密令,带着特务从巴东押到恩施。不久,夫人李秀文和女儿叶扬眉也来一同居住,1943年8月,被特务秘密押送广西桂林。于1944年1月,叶挺在桂林突然被特务劫持而去,又被秘密转押到恩施,随来的有二儿子正明,三儿子华明,大女儿扬眉,直到1945年8月28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叶挺和三个孩子又被蒋介石下令从恩施押往重庆。
    叶挺将军监禁在恩施期间,表面上看,好象看管很松,实际上特务对他的监视是极其严密的。恩施城方圆不过数里,是名符其实的弹丸之地。先是被关押在城里东门,靠近城东门大街的北面,有两栋毗连的二层楼房,那就是“第六战区党政工作总队”和“三青团湖北省支团部”所在地。气势阴森,正虎视着对面一条短巷里座东朝西的楼房,这里就是“民享社”办的“招待所”,也就是叶挺将军的囚居之处。可以看出,这样的安排,也是煞费苦心的,并派特务曾庆骝以“招待员”身份安插在叶挺身边,每天的饭菜,茶水及卫生都由他来料理,不准招待所其他人员接近叶挺将军(3)。不久又转移到城西郊朱家河岸边的一所农舍。这所农舍背靠小山,面临小河。在山上筑有碉堡,晚上派武装士兵把守,天明撤离;屋前小河对面隐蔽一个连的兵力,真可谓警备森严。而且还有室内和室外监视。据军统特务郑达昌(解放后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1950年12月被处决)交待:“六战区长官部参谋处警卫组组长邱琼林调我回组,令我给叶希尧(叶挺)军长当勤务兵,我易名郑吉安,负责室内监视。平时给叶挺将军做一些小事,注意他的活动和来往接近的人员,谈话的内容,写成报告交给组长。”又据负责室外监视的军统特务余翔(解放后从万县潜入恩施组织反革命“地下军”,1950年12月处决)交待:“叶挺军长在飞机场的广东同乡多,叶的子女也常去飞机场,所以每次叶军长的子女到飞机场去,都有人跟踪,盯梢,还要把监视的情况向上级报告。”陈诚,刘培初等为了防止这些特务被叶挺赤化,每班特务最多只能在叶挺身边监视一个月的时间,有时一个星期就轮换一次。
    二
    叶挺同志被捕以后,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形势,既不敢审,又不敢杀,只好秘密监禁。从皖南、上饶、息锋至重庆,渡过了近两年的铁窗生涯。国民党软硬兼施,百般折磨,叶挺将军坚强不屈。
    正当蒋介石大伤脑筋之时,善观风色的蒋介石心腹--陈诚,却已谋划停当。建议把叶挺转押到恩施,以“私谊”(陈和叶俩人是保定军校同学,后在广东粤军第一师中,叶任步兵营长,陈任炮兵连长,关系尚佳)相劝。
    1942年12月下旬,叶挺由重庆转押到湖北恩施(战时省会)。陈诚一反常态,安排他住招待所,后又搬到农舍家中去住,不让他坐监狱,生活上还给予一定“优待”。为了表示进一步“放宽”对叶挺的限制,满口答应夫人李秀文和女儿扬眉一起搬来同叶挺居住。连叶挺自己也说:“自从家属搬来同住以后,生活上比在桂林更为方便一些。辞修兄对我照顾还周到。”陈诚多次以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高参等职引诱叶挺变心投蒋,均遭拒绝。并直截了当地对陈诚说:“请敬重我的人格和政治抉择,不要逼我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如果你真想为我做点什么,请你帮助把新四军被俘将士放了。如果有一天还能获得自由,我将马上回到驻有人民军队的延安去!”(4)1943年2月,陈诚奉调云南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恩施的高级官员郭忏(郭和叶均是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的同学)等人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邀请叶挺,又你来我往的登门“拜访”,劝说叶挺夫妇接受陈诚的“好意”。叶挺是丹心耿耿,不为所动。
    1943年6月29日,蒋介石来恩施视察。为了接驾,陈诚特选择在风景优美的龙洞飞瀑旁边,修建了一座玲珑雅致的别墅,供蒋居住。并要陈诚作好安排,亲自召见叶挺。7月1日,在陈诚的再三劝说下,叶挺到了蒋介石下榻处,蒋见面就问:“你知道错了吗?”叶挺坚定地回答:“我没错!”蒋碰鼻之后,话锋急转,赞扬叶挺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请你考虑:“准备派你到别的军去任军长,或去新编军任军长。”叶挺冷静地回答说:“现在,我还没有自由,怎能考虑其它问题呢?”(5)蒋介石干瞪两眼,又急又气,又恼又羞,半晌说不出话来。叶挺便开始滔滔不绝地揭露皖南事变的真象,要求释放全体被俘将士。蒋被质问得哑口无言。陈诚看到这一僵局,急中生智,马上立正说道:“报告委员长,我们回去研究委员长的指示,改天再来复会。”说完拉着叶挺走出客厅,送回了原住地。
    蒋返回重庆后,陈诚想以“舒适生活”感化叶挺,让他家人过神仙生活,然后再劝他工作。先是摆电影酒会,每隔三、五天举行一次,每次必请叶挺,叶挺也是每请必到,寻找一切机会,同陈诚一帮人作斗争。有一次在看完电影后,陈诚搞了一个别致的深夜送客,精心安排了“武官骑马,文官坐轿”。颇有点儒雅之风。当叶挺步出门外,陈诚请他上轿时,当众挖苦他说:“啊呀,辞修兄,两人抬的轿子多寒酸,要八人抬的才气派!还应打“万民伞”、举“回避牌”,护兵穿上战袍,佩上腰刀,这才象现代远征军司令的威风派头!”(6)说罢哈哈大笑,撇开陈诚,大步离去。这帮达官贵人,一个个哑口无声。有的悄悄地低着头走了,有的钻进吉普车,没趣地各自东西。一计未成,又施一计。陈诚又企图用山珍海味来消磨叶挺的意志。决定将自己的特级厨师专做鸡汤鱼翅的高手孙福生派去做饭,孙按照陈诚的旨意,高高兴兴地上了叶家,准备露一手。谁知海味还未做好,就被叶挺发现了。对孙福生吼道:“你马上给我走,把带来的东西拿回去!”并叫来王翔,怒气冲冲地问道:“是谁叫那个厨子来的?我告诉你,不管是谁,都别想在我身上打主意。我不是吃民脂民膏的国民党官老爷。新四军官兵在前线忍饥挨饿,流血牺牲,却叫我在这里吃海参、鱼翅,你们真想拖我下水么!?”(7)王翔待叶挺平静后,如实讲出了派孙福生来的来龙去脉,叶挺才请王坐下,语重心长地说:“我想你们周行长不敢也不会这样做的,这里面有文章呀!又是陈诚在算计我!你回去把我对这件事的态度给苍柏讲,你把这个厨子和东西也一起带走,给陈诚退回去。”(8)陈诚向蒋介石承诺的劝降使命毫无进展,眼下又急着回昆明,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叶挺请到自己家里交谈。陈诚提出:“请你就任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或代理司令长官。”陈诚的话一出口,叶挺就堵陈诚的嘴说:“你这是旧事重提,我就旧话重说,碍难遵命!”陈诚说:“你要抗日,在新四军是抗日,在六战区也是抗日。”叶挺说:“你们三战区是不打日本人,专打新四军和共产党抗日组织的,你们六战区是不是真打日本人,而不打抗日的共产党和进步力量,这个你心里明白,我心里也有数。”陈诚说:“我希望你理解我的心情,因为这不是你我之间的个人私事。”叶挺说:“你是代表最高当局的,我对这个从来是明白无误的。我在上书委员长时,也直言不讳地说过,要我做违背良心的事,是断然不能的。”陈诚无可奈何地说:“扪心自问,我对你绝无陷害之心。”叶挺毫厘不让:“这很难讲,我们共过事,有过私交,但没有公交,没有共同的信仰。也许你认为这样做是为我好,但我则认为你是落井下石,我是很重气节的。在我国历史上,气节是人的第二生命,如果没有气节,没有人格,活着还有何意义,往后也要受到历史的裁决!”俩人越谈越僵,陈诚要叶挺考虑自己的处境。叶挺说:“我早考虑过了,你们想收买我这个俘虏,那是白日做梦!”陈诚要叶挺冷静一些,叶挺义正词严:“你们要我逆来顺受,老实告诉你,想要我做副长官、代长官,除非蒋介石下台,让共产党、毛泽东领导抗日!”陈诚恼羞成怒,要叶挺检点言词,叶挺气炸了,推翻了他的桌子,茶具器皿打了一地:“你不必为难,我也不想再当这个寓公隐士了,请你赏我一颗子弹,叫我死个痛快;或送我回重庆,我愿长坐监牢!”(9)陈诚的副官见状赶快驱车接来了周苍柏,由他好言劝解,才把叶挺送走。
    尽管陈诚碰了钉子,但一想到还未完成蒋介石交给的任务,对征服叶挺便不死心。一方面指使他的下任孙连仲及其帮手罗卓英、吴奇伟、郭忏等,轮班前往游说,叶挺不仅不理睬这些人,还打了郭忏一拐棍。另一方面,他回到云南后仔细捉摸,觉得叶挺之所以拒绝任职,主要是因为他对国民党处理国共两党关系有意见而造成的,我的远征军在国外,摆脱了两党两军的纠纷,可算是真正打日本人。如果请他到远征军中任职,他可能不会拒绝。他抱着这个想法,一次回恩施“视察”时,再次拜访叶挺:“请你到远征军中任职怎样?”叶挺却明白地表示:“只要是国民党的官,在国内不干,在国外也不干!如果你们真让我抗日,就放我回新四军!”(10)陈诚对叶挺可算是机关算尽,自觉得为公为私,难以相处,自认无法“感化”,于是把叶挺又推给了蒋介石。蒋又把叶挺送往第四战区广西,让张发奎管理。叶挺在桂林郊区过了一段艰辛的生活。后来,蒋介石听说叶挺与何香凝、千家驹、柳亚子等人来往频繁,所以又让戴笠派特务采取绑架手段将叶挺第二次押到恩施。”(11)国民党反动派对叶挺总是以高官厚禄相许,逼其归顺,均遭严词拒绝。这次他们企图用经济的手段来征服叶挺相屈。本来他第一次到恩施,就是在蒋介石和陈诚答应他“不沾六战区一饭一水,由老朋友周苍柏的个人积蓄中借支,以后如数偿还”为条件才来的。叶挺在恩施住下后,由湖北省银行行长周苍柏派行里职员王翔负责叶挺的生活。叶挺总是每月按当月大米的价格与货币的比值认真计算,大体开支相当于王翔月薪的数目,决不多借。他总是告诫周苍柏和王翔:“我是一个新四军战士,我的生活要与我的身份相同,我不能享受于前线战士几倍十几倍的待遇!”可是,这一次周苍柏也停止了支借供养。面对严峻的生活困难,叶挺蒋军更坚定了自己的革命意志,决意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他对孩子们说;“我们本是农家子孙,只要我们有双手,我们就能生活。只有劳动才能有饭吃,不劳动的人是吸血鬼、寄生虫。”于是他带着孩子在住所附近垦荒两亩多地,种上玉米、红薯和蕃茄、白菜、萝卜;还饲养了五六头猪,十多只兔,四十多只鸡鸭和十来只山羊;另外还开辟了一大块茶园,生活基本达到自给。据特务郑达昌交待:“军长每日总有一半的时间劳动,种菜、扯草、上肥料。四、五十岁的人,精神比青年人都好,俨然一位朴实的农民。小姐、少爷也下田,或放羊、喂兔、赶鸭子。时属夏令,蚊声如雷,可他连破蚊帐都没有,却给夫人的家书中云:“赤膊抗蚊虐,睁眼盼天明。”(12)在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生活面前,叶挺将军总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对待监禁生活。孩子们上学读书,也教育他们要守气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