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刃口的片,如果穿孔后和柄呈垂直方向安装的,就是”锄“(古代写作”钮“)、镢、薅(现在多写成”镐“)等这种类型。其中较小而短柄的一种,南方称为”小锹“,古代称为”手判“(或”手拌“)。刃片最初有石片、骨片和蚌壳,后来一律改用金属片,其大小和形式,变化很多,各处名称也不一样。所有这种类型的工具都是个人靠手力操作的,主要用刃口掘入土中,然后就原位置使刃口向上翻转,也可以翻过来用装柄的环状部分(古代有个专名叫銎)来敲碎土块,使用非常灵活。 犁铧和鉏、铲这三种类型的松土工具,在形状、大小、厚薄、刃口阔幅,以及装柄角度上,由于各地土壤结构、乃至操作方式等的不同而有种种不同。尤其耕犁一项,由于专用,构造上增加了许多变化,地区性表现得特别显著:山陵地区,常常有隔一个山头,耕犁零件就不能互换的情形。就是小型的鉏镢等,也有程度不同的地区性的变化。这些农具,灵活性大,使用配置也比较方便。同一工具,也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要求。翻土工具,不仅农业生产上需要,而且在土建工程、乃至陶瓷、采矿等方面也常需要,所以不少已借用到其它劳动项目中,并且往往得到新的发展,上面谈过的浚铧可以算是一个例子。 (二)平整工具 耕过的地,高低不平,也还有未散碎的土块,必须平整, 用枚或鉏推平击碎,费工大而效率不高。如果有一个面积较大、同时又能击碎土块的工具,就比较方便。最简单的是结扎一把树枝,从耕翻的地面拖过,既可以减少高低不平的情形,也可以磨碎一些土块。《泛胜之书》曾推荐秋天用棘(酸枣)柴在麦田里拽过,让土壤覆盖麦根,作为”黄金覆“。大概见于记载的,最早也许是这一条。《齐民要术》里,把这样一个工具称为”挞“。挞上有时还加上泥土或石块,增大重量,提高平地碎土的作用。进一步,用软树枝在一个长方形硬木框中,来回编织成一片,《齐民要术》中称为”劳“,关中地区叫”耱“。《泛胜之书》中的”摩“,大概就是这种工具。劳,水平地放在耕过的地面上,加上石块或驾驭役畜的人站在上面,由牲口拉着,把土压平磨碎。挞和劳,只可以在土壤润而不湿时使用。太湿的土壤,压过以后会板结。这样的平整还可以在播种后进行,除了平整之外,可以有覆土和镇压的作用,使种子和润湿土壤接触,也还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过度蒸发。在黄土地区,劳(或耱)是一种很有用的旱农工具。 另一种类型的平整工具,结构原理大致上和耱相似,后来利用金属作为材料的,就是”朳“(也写作杷、耙、爬、*[耒+罢]、钯等)。最简单的朳,大概只在一根棍棒上,垂直地装上许多齿,形状有些象一把梳子,在棍棒中间配上长柄,由人力操作。后来改用铁齿,再进一步,用铁铸成带銎的整件,以便装柄,称为”钉钯“。陆龟蒙《耒耜经》里提到过这种”钯“。 将两根带齿的棍棒在一端连结,作成”人“字形,王祯《农器图谱》中有这样的”人字耙“。他还认为这就是《齐民要术》里所说的”铁齿*[钅+屚]楱“。后来较通用的,是将两根带齿棍棒用横档联系,作成的”方耙“。还有南方水田用的一种形式,是一根颇重的横梁,排着长齿,梁上竖一个方架,驾驭役畜的人站在架上,用手扶着架,来驾驭役畜(通常是水牛)。王祯《农器图谱》把它叫做”耖“。在江南各地,多半叫做耙。人字耙、方耙、耖,都用役畜牵引。水稻田中,也还用一种竹齿或木齿的长柄钯,和匀搅动泥水,称为”耘荡“,是用手力操作的工具。 耕过的地需要镇压时,还可以用重的石辊或木棍来回碾压。这种工具,有些地方称为辊子,有些地方称为Ludu或Luzhu或Lidi,写作碌碡、陆轴、砺礋。或者用两三个轻些的小辊子联合使用,称为砘子或砘车。这些工具,可以由人牵引,也可以由役畜挽。可以作为压土的工具,也还可以利用来脱粒。钉钯和耘荡,在翻晒粮食子粒时,常常是最轻便的工具。 (三)播种工具 播种,最简单是用手撒。撒播、点种、穴播、开沟条播,都可以靠手来完成,或者再用脚轻轻踏实。北方旱农地区,很早就制成了一种播种工具,称为”窍瓠“。在干瓠壳底上,穿一个孔,装上空心铁尖,拖着从沟里通过,让瓠壳中盛的种子通过铁尖,漏到播种沟里,种子可以下得很均匀。《齐民要术》里已经记载用这种工具来种葱子。王祯《农器图谱》把它称为”瓠种“。 开沟,须用一种工具。这种工具,《齐民要术》里记载的名称,叫做”楼“。很可能,楼是由古代的耒改进而成的。即一根棍棒装有铁尖,可以刺地面开沟。在楼上加一个等于”窍瓠“的楼斗,楼尖兼作窍瓠的铁尖,于是开沟、播种、盖土这三件事一次就完成了。楼很轻便,有独脚的,可由人力推动;两脚、三脚、乃至四脚的,装成一个架,共享一个方形楼斗,由畜力牵引。据崔寔《政论》的记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曾经创造了一种”三犁共一牛“的办法,由一个人操纵,一条牛拉着,耕地、下种、挽耧,同时完成,一个人工一天可以种一顷地(约等于今日七十市亩)。数字显然有些夸大。具体内容,过去有过不同猜测。现在,看来可以解释为:一条牛牵引一个犁进行翻土,同时带上两个独脚耧的耧车,在犁垡襄开沟下种,覆土掩盖。这样耕种并进,虽然粗糙一些,但速度较快,对于抢墒及时下种,大有好处。如果用一个两脚耧和一个陆轴配上一张犁,连镇压的工作同时作成,效果可能更好。 (四)收获工具 除了用手摘取之外,任何带刃口的石片、骨片和蚌壳,都可用来收获。古代所谓铚、艾,是切取穗子(铚)或连藁秆割下(艾)的工具。其区别在于不带柄或带柄。带柄的艾,就是后来的镰刀,应用时更方便。这两种工具,都曾从地下发掘到石器实物。铚的数量,愈到后来愈少,也许冶炼技术发明以后,效率提高,同时藁秆的用途愈来愈大,铚被放弃了,艾就成了通用的一种。经过多种改进,镰刀演变出许多形式来。 还有一种装长柄的大形镰刀,称为彭。王祯《农器图谱》中,记载北方当时一套特殊的收麦器械:用长钐,配合一个带有两条活动长柄的簸箕(王祯把它称作”麦绰“),向前伸出,利用系在腰上的一个灵活操纵器,移动钐和麦绰,将远处的麦”钐“下,翻入麦绰,再收回麦绰,递在后面带轮的”麦笼“里面。 收割脱粒以后,利用比重和风力将枇粒、颖壳和子粒分离开来的方法,发明已久。《诗经?小雅?大东》载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南方天空的“箕”宿,不可以用来簸扬),说明用箕簸扬,当时已很盛行。王祯《农器图谱》有一种“扬扇”,用人力转动,集中风力来将谷物分级,很巧妙。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把它称为“风扇”。风车这种工具,至迟北宋已经出现【4】,显然是适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水稻区域的一种发明。水稻子粒上附着颖芒多,一个大花序中总有些粃粒。一次收获后,数量又大,简单的簸扬,应付不了,必须有一种高效率的工具,由于这种需要,劳动人民才创制了这样一种工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