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执著探索 大胆开拓(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问题》 王寅 参加讨论

(二)
    如同他的史学研究涉及美国历史方方面面一样,奥斯卡·汉德林的移民史研究同样涉及该领域的诸多方面。
    如果说爱尔兰人是汉德林首先关注的外来移民群体的话,那么,作为犹太移民的后代,他将下一个研究视角投向犹太移民群体显然在情理之中。
    1954年,为纪念1654年23名被认为是犹太移民先驱的塞法底犹太人抵达新阿姆斯特丹,汉德林的《闯荡自由世界:犹太人在美国生活300年》问世。他在书中论述犹太人如何在美国获得了远比在欧洲更多的公民权利和安全保障,探究犹太人何以发现改变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是一种冒险,驳斥将犹太人视作长着鹰钩鼻、一心想发财的外国人的成见,剖析20世纪初平民党运动中的种种反犹因素,并且坦诚“阐述过去发展的主线,因为它们与现实和未来的问题有关系”。[4](p.270)4年后,他的又一部关于犹太移民的专著《美国犹太人史》付梓发行。在1965年出版的《持续的任务: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中,汉德林继续表达了他对这个移民群体的特别兴趣。
    在致力于美国犹太人研究的同时,汉德林将视角转向其他外来民族群体。
    1954年问世的《20世纪美国人民》实际上是一部关于美国族群,尤其是少数种族和民族的著作。汉德林在书中论述了《离根者》的一个中心论题,即群体意识。他坚称在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方面,美国人是一个反映了他们种族经历的大群体。自由和流动性帮助各族群适应美国生活,种族纽带也自动地并且因他们自己的愿望而发展和改变,但黑人、东方人和印第安人不在其列,因为他们的身份是由肤色强加给他们的。他在书中追述了20世纪初种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并且指出,在美国决定一个人的经济和政治机会的越来越是一个人长处而不是种族出身。
    1957年由利特尔布朗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种族与国籍》汇集了汉德林的13篇论文,充分反映了他在该领域的涉猎范围之广:黑奴制的起源、血统与种族关系、少数民族的今天、偏见与恐怖、移民回归……在与其前妻玛丽合作的“黑奴制的起源”篇中,汉德林考察了17世纪劳动力的状况和地位并提出,“奴隶制度并不是从一开始起就存在”,而是在“欧洲传统制度逐渐适应美洲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7](p.4)黑人最初同白人契约奴一样,可以“获得自由并且拥有土地”,直到17世纪60年代--“肤色才成为奴隶地位的标志”。[7](pp.18-19,p.11)在“老移民与新移民”篇中,汉德林以大量事实揭露并驳斥了迪林厄姆委员会1911年关于移民报告中的种种种族偏见。
    种族关系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汉德林的主要研究课题。他先后于1959和1964年推出了《新来者:黑人与波多黎各人在变化中的大都市》和《夜间火警钟:民权危机》两部论著。在《新来者》中,汉德林对那种认为这两个群体截然有别于先前抵达纽约的外来移民的流行看法提出了挑战:黑人和波多黎各人具有其他移民群体的共同特征,只不过肤色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汉德林还对那种认为黑人和波多黎各人比其他族群更容易卷入犯罪活动的看法提出质疑。他强调教育在少数种族同化道路上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公共机构的发展和良好的教育设施将会缓解新来者所经历的社会动乱。在《夜间火警钟》中,汉德林评述了1964年的黑人地位及其民权,论证说“我们可以是平等而不同的”,并且认为黑人所取得的成功使他们更加意识到鸿沟依然存在。汉德林在该书中进一步强调良好的教育机会是改善非裔处境的一种途径,并且对联邦政府旨在增加少数民族(尤其是黑人)和女性就业和升学机会的“肯定性行动计划”提出了不同看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汉德林逐步将移民研究置于美国历史发展大背景下审视:在1959年出版的《移民--美国历史的一个要素》中,他专题论述并强调移民在美国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在1963年出版的《新美国人史》中,他考察了全部美国历史,重述一个人们早已熟悉的故事,但着重指出大陆拓居是美国人的主要经历,“社会流动”、“种族多样性”和“国内迁徙”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六七十年代,汉德林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转向移民研究的其他方面,如《离根者的孩子》(1966)、《自由女神像》(1971),以及以大量图片资料生动论述从印第安文明、英格兰遗产、欧洲移民、华人跨越太平洋、难民以及移民对美国历史发展贡献的《图说移民史》(1972)。1980年,汉德林与斯蒂芬·塞恩斯特罗姆、安·奥洛夫历时6年精诚合作主编的《哈佛美国民族群体百科辞典》由哈佛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为方兴未艾的美国民族和种族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这是美国第一部综合、系统地考察为美利坚社会发展和文化做出贡献的106个民族群体,包括170多个印第安群体的巨著。120多位来自美国和欧洲“最适合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参加了这项工作。[8](pp.vi-vii)虽然主编事先拟制了体例与大纲,但鉴于外来民族人数不同,经历各异,或资料限制,各词条繁简不一,短者仅千余字,长者数万字。尽管如此,参加编撰的学者们力求客观公允,使各词条较好地反映各移民群体的特征,如“爱尔兰人”条中的“天主教会”与“劳工领袖”,“意大利人”条中的“家庭与家族关系”等。[8](pp.524-545)《百科辞典》还打破传统格式:除从Acadians(阿卡迪亚人)到Zoroastrians(琐罗亚斯德教徒)按字母顺序编排的正文词条外,还收有29篇专题论文,探讨美国移民研究领域涉及的各种理论问题,或与种族特点有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如“美国特性与美利坚民族认同”,“同化与多元主义”、“从政治角度看多元主义”、“家庭模式”、“定居模式与具体分布”、“入籍与公民资格”等。
    一如汉德林的其他著作,《哈佛美国民族群体百科辞典》也受到了批评指摘,如有学者指出“族群”(ethnic groups)概念模糊。尽管如此,《辞典》以详尽的资料,公允的叙述,精到的研究,成为20世纪美国种族群体研究“最系统化、最全面的研究资料大全”,并被誉为“出版界的里程碑”,“前所未有的壮举”。[9](pp.160-161)汉德林则以此为自己40余年的移民史研究集了大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