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建设也作相应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并且组建预备役部队。强调并实行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中央军委制定和颁布了数百种军事条令、条例和法规,加强以法规治军的力度;同时武器装备也得到一定的改善,部队、军事研究部门和院校也积极开展对未来战争与作战问题的探讨。这些举措,既适应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促使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的建设得到恢复和提高。 六、由准备应付现代化常规战争与核战争到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与变革 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以及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虽然“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和平已成为主流,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转到和平时期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抓住机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据此,我军的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作相应改变。1985年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应转为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队建设应当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据此,中央军委决定进一步实行精简整编,进一步提高装备的现代化程度。我军开始了第六次军事战略转变。 1985年7月以后,我军开始体制、编制的重大改革并加强现代化装备。撤销了4个军区,全军裁减团以上单位4000多个,员额裁减100万。总参谋部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合并为兵种部。预备役部队正式列编。陆军全部实行集团军编组,装甲兵全部,炮兵、高射炮兵大部分和野战工兵的一部分编入集团军,使我军陆军中的特种兵数量前所未有地超过步兵;组建山地作战部队。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淘汰了部分陈旧的装备,装备了一部分性能较好的舰艇、飞机、导弹等,我军应付现代局部战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实行了文职干部制度,恢复了军衔制度;更加强调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中央军委先后颁布了基层建设纲要、训练条例、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政治工作条例等。各军兵种对训练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军事院校也作相应调整;军事理论研究部门、院校及至部队,加强了对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探讨等。 七、由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准备应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的开始 正当我们实行新的军事战略转变时,世界政治军事形势又有重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发生剧变,与北约对峙的华约集团消失,冷战结束。世界由“两极时代”转为“一超多强”,世界大战的危险减少了,但局部战争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增大。随着现代高新科技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武器装备趋向智能化、一体化乃至信息化方向发展,远程攻击能力增强了,杀伤力成倍增长;核讹诈虽仍然存在,但毁灭性的核战争暂时被制约,高技术战争成为新的战争形式,部队的组织结构向着加大快速反应能力,高度合成、小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这些使得世界军事斗争、军队建设和作战形式等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中央军委,密切注视着世界政治、军事发展的新动态。在加强我军质量建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同时,于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全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要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进而提出了我国的军事发展,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新的军事战略转变,将促使我军建设和作战能力发生重大变革,也给我们提出诸多新问题。我们应遵照江泽民的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我们的军事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指示,借鉴党的军事战略转变的历史经验,借鉴外军的经验,加强对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以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理论,引导我军执行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八、党的军事战略转变和我军变革的一般规律 70年来,经过数次转变和变革,我军从游击军、游击战发展到正规军、正规战,从几千人的革命武装发展到几百万人的国防军,从单一步兵发展到军兵种齐全的现代化合成军,成为当今世界强军之一。从党的这些军事战略转变与我军执行转变而发生的变革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的规律及经验: (一)军事战略转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在党和国家历次军事战略转变中,兵力的作用十分明显。兵力包括人员(数量和素质)和装备两要素,其中装备的质变支配着“级变”。党的第一次军事战略转变时,中央按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规定各战略区红军要编航空兵、高射炮兵和各级队属炮兵,使红军正规战程度达到当时的世界水平,结果是因为没有相应装备而落空,红军虽然转为正规战争,但这种正规战只是提高了的游击战。毛泽东在1938年曾经作过设想,我军在抗日战争后期,如能得到新式武器的装备,将发生大的变革,变到高级的、世界型的,结果还是因为没有得到的设想的新式武器,没有能变革到预想的程度。这说明,兵力是军事战略转变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个条件,连低级的转变都是不可能的。 (二)军事战略转变离不开领导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军事战略转变的目的是为了使任务和敌情相符合。在这里,敌情需要最高军事领导者判断,战略任务也由他们来确定。故变与不变,都取决于领导者的意志。例如,抗日战争的第二年,我军兵力已发展到18万余人,是可以编成正规兵团与敌作一般性战役或战斗的正规战的。但如果这样将使我军受到巨大消耗,也放弃了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失去我军能够起到的战略作用,也就不能坚持长期抗战和扭转整个战局。所以,党中央没有要求我军急于转入正规战争。又如,新中国建立初期,就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武器生产能力而言,我军不具备转变为合成军的条件,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迫使我军非实行转变不可,党中央只好创造条件加以转变。由此可见,军事战略转变,离不开领导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三)军事战略转变应始终遵循军队组织形式与作战形式相适应的原理。我军在执行党和国家军事战略转变时,有两个普遍现象:一是首先改变军队的组织形式,然后随即改变作战形式,或作用于战争,或表现在训练场上;二是当军队组织形式改变后,还要根据作战和训练发展或装备改变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调整组织形式,以达到科学组编。这两个现象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原理,即军队的组织形式,兵种和军种,必须与作战形式相适应。这是军队执行战略转变中应当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军事战略转变必然引起军队建设的相应的改变。军队组织形式的改变,原来的秩序、系统、机制等各个方面必然随之改变。所以,我军每次执行军事战略转变时,都要相应制定或修改条例、条令,对军队的体制、编制、政治工作和纪律等,加以强调或重新规范。军队作战形式改变,则要求官兵军事素质相应改变,相应地建立或调整军事院校,增设新学科或新的教学内容及强化或修改训练制度等。通过这些,军队建设也进一步得到发展。所以,在执行军事战略转变时,应当同时注意到军队建设的变革问题。 (五)军事战略转变必然引起军事理论的相应发展。一般的军事原理表明,一定的战争(作战)形式,必然产生相应的指导原则;而一定的作战原则,必然来自并指导于一定的战争(作战)形式的实践。据此,我军每执行一次军事战略转变,军事理论都有一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作战原则是作为指导规律而存在于战争(作战)实践中,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被人们所认识;另一方面是依赖于战争指导者和军事理论工作者用心去思考、研究,才能给以总结提出,指导于实践。所以,战争的指导者和军事理论工作者,应当注重对军事战略转变中的军事理论问题的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 (六)军事战略转变必然引起人们的不同反响。军事战略转变也是全体指战员原有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的改变。由于人们认识的水平、方法和角度不同,必然有不同的反应,往往出现“左”右两种错误倾向。这在我军执行军事战略转变中多次出现过,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左”倾错误,一般来自于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右倾错误通常来自于保守观念和经验主义,而来自于上层的错误倾向危害最大,纠正最难。我军多次军事战略转变的实践说明,只要党和军队的领导层统一认识,并及时对全党全军进行教育,是完全可能纠正或避免军事转变中的这些错误的。 纵观党的历次军事战略转变,还可以看出一些不同之处。前三次转变发生在战争时期,那时党还没有夺取国家政权,工作重心在于战争,军事战略转变体现在党指导战争的战略方针的改变。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我军变革的物质条件是兵力中人员和装备综合性量变,这种变革只能是低层次的变革,转变的过程较短,并且立即作用于战争,可以说它既是战争发展的结果,又体现在战争的发展之中。后四次转变则发生在现代和平环境下,党处于执政地位,工作重心在于治国,军事战略转变是国家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的重大举措。较比过去有相对优越的经济、科技条件和军事装备。促使我军变革发展的物质条件是装备的质变,这种变革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高层次的技术性变革,从动议、开始到实现,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与过去相比较,现代军事战略转变和由此而引起的军队变革,简单说有以下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现代军事战略转变的目标是使我军的战争能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军建设的总趋势,是走精兵之路;2.现代军事战略转变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只能保持与国力增长同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效能;3.现代军事战略转变以渐进的形式进行,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发展趋势,不断增加转变的新内容,树立转变的超前意识;4.现代军事战略转变落实到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教育和训练,我们必须把教育和训练作为实现军事战略转变目标的日常工作;5.在现代军事战略转变中,必须防止军事理论和学术研究发展滞后,要求我们特别注重新形势下的军事学术研究,努力掌握先进的战略战术;6.现代军事战略转变要求我们必须防止“左”右倾错误,既要克服因遁守旧和右倾悲观主义,更要防止不从我军实际出发的“左”倾教条主义。上述几点是认识党的现代军事战略转变与我军变革发展应该把握的基本点,也是认识与指导现在乃至今后军事战略转变和我军变革发展应该把握的基本点。 军事战略转变和由此而引起的军队的变革,不是我们党和国家特有的,而是人类社会有了战争这个互相残杀的怪物以来,世界上战争和军备竞争的必然结果。我们不争霸,期望世界和平,但在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还没有消灭,世界军事发展迅猛异常的现在和将来,为了防御外敌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我们不能不有军事斗争准备,保留一支维护祖国安全所必需的军事力量,因而,也就不能不随着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实行军事战略转变。我们的人民军队,必将在不断地执行党的军事战略转变中变革发展,永远不可战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