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次大决战, 双方会战的兵力约八十万人,死者在十万人左右。英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在此次决战中一败涂地,近十万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垓下在今何处?学者大多认为在安徽灵壁东南,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不同的意见,供各位学者参考。 关于垓下的地点,自古以来有两说:一说出于《汉书·地理志》。其沛郡洨侯国下注云:“垓下,高祖破项羽”处。其后,地理书皆从之。如《续汉书·郡国志》亦载:洨县“有垓下聚。”《水经注》淮水篇言:“洨水又东南流,迳洨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五》宿州虹县下载言:“垓下聚,在县西南五十四里。汉高祖围项羽于垓下,大破之,即此地也。”按:上述诸书所言之“垓下聚”,在今安徽灵壁县城东南15里。此系传统之说,故今学者多从之。 另一说出自唐人张守节。他在《史记·正义》中说:“按‘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唐真源县即秦汉之苦县,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城;老君庙,唐又称“玄元皇帝祠”,即今鹿邑城东之太清宫。因此说晚出,故后世从者甚少。 上述两说对不对?楚汉决战的垓下究竟在何处?只要我们查对和分析《史记》、《汉书》的原始记载,自然能够看出分晓。前面已经讲到,据《史记》、《汉书》记载,汉王背约,追击项羽于固陵,楚军反击汉军,大破之。汉王退保固陵县城,深堑拒守。其时楚军驻于垓下,进行阻击,以防汉军继续东进或南下。这表明,垓下距固陵县城一带不远;否则,两者无法交战。 很明显,楚汉决战的垓下,不可能在今安徽灵壁县城东南15里。因为:一,在垓下之围前,史书没有项羽从固陵附近败走的记载,也没有汉王由固陵东追项羽至垓下的记载;二,如果说垓下在今灵壁县,则楚军距汉军驻地固陵太远,与其阻止汉军东进的军事形势不合;三,今灵壁县东南一带,自古就是平川,河流交错,既没有山,也没有冈,根本不适于大兵团决战。今灵壁县东南属于古蕲水、古洨 水,涣水、沱水、唐水的五河河网地带,这样的地形,既无法进攻和防守,更不适于大兵团决战。《史记》、《汉书》都没有围困垓下的诸侯军进军到汶县一带的记载。由此可见,垓下在灵壁县之说不能成立。 垓下也不可能在今鹿邑县城之东10里处。理由是:一,这里虽有高冈绝岩,有利于防守,但是,当时楚军主要是以攻为守,阻止汉军由固陵东进。在古代,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是近距离作战,鹿邑县成东距固陵那么远,楚、汉两军怎么交战呢?楚军又怎能阻止汉军东进呢?二,包围垓下之前,灌婴军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进,降留、薛、沛、酂、肖、相诸县,破苦县(今鹿邑县)、谯县(今安徽亳县),又西至苦县南之颐乡驻军,最后才西破楚军于垓下。很清楚,该军不可能也没有来回穿越项羽大军的驻地。因此,垓下在今鹿邑县东之说也不能成立。 垓下到底在今何地?现在,让我们来查一查几个参加此次决战将领的记载:《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夏侯婴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率骑兵由齐南下,“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肖、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又《史记·傅靳蒯成列传》:靳歙从高祖“击项籍陈下,破之。”同书《曹相国世家》亦云:“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汉书》记载与此同。由此可见,垓下在陈县境。汉“陈县”,即今河南淮阳县。也就是说,垓下决战的地点在今淮阳县。 陈县北部,与固陵县相接。垓下既在陈县,自然是陈县北部。此正与楚军阻止汉军东进或东南进的军事形势符合。从军事防御的观点来讲,理应如此。当时项羽为了阻止固陵的汉王军继续东进或向东南进军,无论是单纯的防守还是以攻为守,自然是驻军于距固陵不远的陈县北部,不会选择在其他地方。不仅如此,在陈县北部和苦县西部,古代有许多丘陵和山冈,利于防守和进攻。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农业开垦和风雨等侵蚀,但是至今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山、冈。据《大清一统志》河南陈州府《山川》条记载:“西铭山,在淮宁县(即今淮阳县)西北五里。”“鞍子岭,在淮宁县北二十五里,瀖河之南。”“杏冈,在淮宁县西北。”“清(邱)[丘],在淮宁县东北。”又归德府《山川》条:“横岭,在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县志》:‘自西北而东南,延亘二十余里。’”“虎头冈,在鹿邑县西四十里。”又柘城县“西三十里有霸王冈。”按“垓”,阶次也。陈县北部及苦县西部、柘县西部既有这么多的山、岭、冈,自然会形成阶梯地形,自然会有高冈绝岩。所谓“垓下”,即此阶梯形地之侧也。由当时楚军近十万人看来,驻地的面积必大,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小小的聚落。换言之,“垓下”是一个地区名称而不是一个聚落名。 《史记·高祖本纪》:“利几者,项氏之将,项氏败,利几为陈公(令),不随项羽,亡降高祖,高祖侯之颍川。”陈县就在固陵县城东南,近在咫尺;傍鸿沟,是秦陈郡的治所,陈胜张楚政权的都城,地位很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可是,汉王没有派兵去占领,直到项羽垓下决战失败,陈县令利几才投降,陈县才落入汉王之手。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在陈县之北,驻有项羽的大军,汉军无法攻取。这也证明,垓下位于陈县北部。 垓下之在陈县北部,还可以从后来项羽从垓下夜间率骑南逃,平明始达淮河北岸而得到证明。因为其东的苦县已为灌婴军占领;而洨县的垓下聚则距淮河很近,骑马南奔,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应该说,垓下在陈县,《史记》、《汉书》的记载都是很明确的。后来之所以弄错,那是因为它是一个地区名称,而没有具体的标志,没有这样的山川城镇,于是后人便进行各种猜测,遂形成了关于垓下地点的上述两点说法。经过两千多年变化,陈县北部一带的山河、地名不断更改,但基本地貌依旧,而“霸王冈”大概是垓下决战流传至清的唯一纪念。 人们会问:楚汉战争,何以选择垓下作为最后决战的地点呢?实际上,这次决战的地点,既不是项羽事先选择的,也不是刘邦事先选择的,而是随着这次战争形势的发展,最后确定下来的。对项羽来说,当刘邦撕毁和约,亲率大军追至固陵时,他自然要驻军于陈县之北的垓下地区进行阻击,以防止汉军继续东进或南下。而垓下是一个丘陵地区,利于进攻防守。楚大军驻此,累败汉军,迫使汉军不敢前进,可见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陈县傍鸿沟,南接颍水、淮水、经邗沟直通江南,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南北大运河,也是自春秋末至秦汉的南北水运的大动脉。楚军驻在陈县北垓下地区,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江、淮地区粮草和军需品的供应。《太平寰宇记》陈州宛邱县下载云:“贮粮台,在县南二十里。故老传云:‘[魏]伐陈,于此筑台以贮粮。’”其地“北临蔡水,下通江、淮(之利)。”又《大清一统志》河南陈州府《古迹》条记载:“贮粮台,在淮宁县东南二十里。……《州志》:‘贮粮台,俗呼平粮冢,其高二丈,大顷余,有四门,林木郁然。’”宋“宛邱县”,清“淮宁县”,治所均在今淮阳县城。“蔡水”,即古鸿沟。“贮粮台”,即今淮阳县城东南8里大朱村西南角之平粮台古城遗址。 按魏伐陈与史实不合,因为陈国早在春秋时期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 年)就被楚国灭掉了,战国时期的魏国又怎么伐陈国呢?魏至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在西北方。魏伐陈,只能是从西北向东南进军,怎么会把军粮仓建筑在陈国都城的东南8里处呢?很明显,此贮粮台, 实际上是楚汉垓下决战时楚军的军粮仓,因为时代久远,遂讹传而致误了。垓下之战时,项羽不派文官而派武将利几为陈县县令,很明显,就是要利几守护军粮仓,并保证垓下楚军的供给。而汉王派刘贾南攻寿春(今安徽寿县),策动周殷反楚,都是为了卡断楚军的粮草和军用物资的供应。在韩信、彭越、灌婴、刘贾、英布、周殷率军包围垓下之前,项羽并没有打过败仗,而是呈逼迫汉军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肯无故放弃垓下这个有利的战略之地。及至垓下为汉军及诸侯军包围,楚军再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是以垓下作为楚汉决战的地点了。 对于汉王刘邦来说,通过最后决战,消灭项羽,是他撕毁和约,追击项羽时就决定了。至于选择垓下作为决战的地点,那是进军固陵以后才决定下来的。此时,刘邦的汉军虽有十多万人,比项羽的军队多一点,但是战斗力不如楚军,常吃败仗。但他不肯退却,拼命深堑固守,死死拖住楚军;同时,派刘贾进攻寿春,英布入九江国(治六县),策动周殷叛楚,卡断楚军粮道,以困其军;又用分封等办法,召集韩信、彭越、灌婴及刘贾、英布、周殷兵,以其绝对优势的兵力,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垓下,进行最后的决战。 总之,楚汉要进行一次最后决战,这是必然的。但是,选择垓下作为决战的地点,无论是对项羽来说还是对刘邦来说,都肯有偶然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