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世界法西斯运动的第一次浪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 陈祥超 参加讨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西斯运动伴随着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发生而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先后掀起两次法西斯运动的浪潮。战争结束至2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第一次浪潮时期[①]。这次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为先导的法西斯运动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兴起,而且曾猖獗一时,使人类蒙受了空前的灾难。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法西斯政权虽然早已覆灭,但法西斯余孽和法西斯思想并未根除。50年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新法西斯主义在欧洲日趋猖獗,开始形成一股较强的政治势力,力图借尸还魂,东山再起。因此,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法西斯运动的第一个浪潮,也即法西斯运动的滋生与泛滥,对于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危害人类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浅见,求教于读者。
    第一次法西斯浪潮掀起的历史前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局出现两大趋势,一方面,帝国主义陷入了全面危机,一些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连绵不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冲击,政治动荡不安,濒临崩溃。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加剧,在一些后起的、仍然受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不满,也由于各个阶级均遭受到动乱、破产、失业、贫困之苦或面临其威胁,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思潮以及扩张主义倾向迅速发展起来,要求改革现状、改善自身处境的情绪极其强烈;另一方面,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在俄国这样一个大国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其影响所及还推动了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刹那间,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大有在其他国家取得胜利的可能。尤其是在意大利和德国这样一些仍然存在着封建残余及其影响的帝国主义国家,这种危险的形势为工人阶级夺取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因为,危机使这些国家的“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剧”,因而“给被压迫阶级的愤怒和不满造成一个爆破的缺口”,使得这些“在‘和平’时期忍气吞声地受人掠夺”的群众,“去进行独立的历史性的发动”[②],一旦时机成熟,便去夺取革命的胜利。
    面对着这种严重的经济、政治和革命危机,德、意、日等国的老牌资产阶级政党却束手无策,它们已不能依靠议会民主的正常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对社会进行某些改革,以扭转局势。相反,此时,各阶级、阶层在政治上都活跃起来,特别是广大的社会中下层民众,以城乡小资产阶级为主体,建立起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各种政治组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两种思潮所形成的政治集团。
    极端民族主义,在意大利,主要表现为对凡尔赛和约极为不满和怀念古罗马情绪的空前高涨,主张“采取各种方式,包括用武力向外扩张”,去占领所谓的“生存空间”[③],尤其是夺取伦敦条约所许诺的领土[④]。墨索里尼甚至叫嚷,“要么修改(凡尔赛)条约,要么进行新战争”[⑤]。在德国,主要表现为复仇主义、扩张主义和反凡尔赛和约。纳粹党25点纲领中不仅公开提出要摧毁凡尔赛体系,而且“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⑥]。希特勒在修改25点纲领时,则着重强调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⑦]。而这一切都要靠进行复仇战争来实现。在日本,也对巴黎和会的分赃不满,表现为领土要求和企图通过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的各种矛盾。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在上述国家,尤其是在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表现出明显的二重性:它一方面反对大垄断资本,要求进行社会改革,以改变社会现状,摆脱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威胁;另一方面又不想触动私有制,不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运动,而是希望对社会进行某些改革,建立起“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他们认为,这一目标只能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或铁腕人物来实现。此时,统治阶级中的权势集团也对以自由派为代表的老牌资产阶级政党失去信心,希望在这些老式政党之外另作选择,以摆脱危机,维护其统治地位。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滋生了法西斯主义思潮和运动。先是那些具有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倾向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纷纷起来建立各种名目的“左”翼组织,谋求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改变其行动宗旨,转向右翼,为垄断资产阶级及其统治集团实现其老式资产阶级政党所不能实现的政治目标。比如,在意大利,1919年3月23日建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就是一个由一批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退伍军人为主而组成的组织。初时,它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后来成为反动势力的堡垒,公开进行反对社会党和反对工人革命运动的活动。在德国,希特勒的纳粹党也是由那些具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倾向的人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右翼狂热分子共同组成的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世界法西斯运动泛滥的第一个浪潮是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而掀起的,也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出现严重危机的产物,是垄断资产阶级及其统治集团强化国家机器借以维护统治、对外实行扩张夺取世界或地区霸权的手段。
    世界各国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意大利法西斯运动的兴起先于其他国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底,意大利的民族主义分子和社会主义工团主义者就在意大利建立一个名为“革命干涉行动法西斯”的组织。但自1915年后,由于其领导人墨索里尼等人应征入伍而名存实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重新纠集一批退伍军人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分子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建立一个新组织,并仍以“法西斯”命名,称为“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该组织先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声称“它既反对其他国家推行的损害意大利利益的帝国主义政策”,也“反对意大利推行损害别国人民的帝国主义政策”;主张“对资本课以累进性特别重税”,“没收战争利润的85%”和“把所有的军火工厂都收归国有”[⑧]。但到1919年11月在大选中惨遭失败之后,即放弃了这一招牌,开始同地主与资产阶级结合,在城乡广泛建立法西斯武装行动队,大搞暴力恐怖活动,变成统治阶级及其代理人镇压工农革命运动的工具。从此开始,“法西斯”一词成为残暴与罪恶的同义词。
    嗣后,法西斯组织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发展异常迅速,到1921年已成为能左右意大利政局的第一大党,其人数超过了社会党[⑨],从而使墨索里尼做起了重新恢复古罗马帝国霸业的迷梦。为此,他加紧向法西斯分子灌输古罗马帝国的好战精神,强化法西斯纪律和突出其“领袖”地位,以此来实现他成为法西斯运动主宰者和独裁者的野心。
    在墨索里尼的操纵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于1921年11月7日在罗马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⑩],正式改名为“国家法西斯党”,定“棒束”[11]为党徽,选墨索里尼为“领袖”。从此,意大利法西斯运动大肆宣扬国家至上论。它的主导思想是极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公开进行反对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活动,厌恶议会制。这一切深得意大利的封建残余势力、垄断资本和军政权势集团的赞赏。在他们的支持下,法西斯武装发展极其迅猛,暴力恐怖活动十分猖獗。1922年10月,作为世界法西斯运动第一个浪潮的高峰,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发动了“向罗马进军”的武装政变,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战后,在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同时,北一辉、满川龟太郎、大川周明和永田铁山等人在日本也先后创建“犹存社”、“大学寮”和“巴登巴登密约”等民间和军队法西斯组织。其中民间法西斯组织以犹存社的影响最大,它创建于1919年8月1日,是日本第一个提出完整政治纲领的民间法西斯团体。它主张通过完成日本的法西斯主义的“国家改造”,来建立一个称霸亚洲的大日本帝国[12]。
    犹存社的建立在日本的一部分青年学生中产生强烈反响,东京帝国大学、北海道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部分学生纷纷建立“日之会”、“烽之会”、“潮之会”等法西斯团体。但是,后来随着犹存社因北一辉和大川周明的意见分歧于1923年3月宣告解散,这些大学生中的法西斯组织也逐步分化。
    但是在第一个法西斯浪潮中,日本的法西斯运动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犹存社之后,日本民间法西斯团体出现许多派别,如以北一辉为代表的“改造法军”派,以大川周明为代表的“纯日本主义”派以及由权藤成卿领导的“农本自治主义”派和高岛素之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派等。与此同时,日本驻欧洲国家的武官永田铁山、小烟敏四郎和冈村宁次等原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在莱茵河畔的巴登巴登商定在日本军队中开展法西斯运动,史称“巴登巴登密约”。
    总之,从犹存社开始,日本建立了各种名目的法西斯组织。但是,由于日本的特殊情况,在世界法西斯运动的第一个浪潮时期未能形成日本全国性的统一政党,因而也就未能像意大利法西斯那样夺取国家大权。
    在德国,当时主要的法西斯运动是希特勒领导的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亦即“纳粹党”)。该党原名为“德意志工人党”。1919年9月,怀有政治野心的希特勒加入后,即提出更换党名和制订新的纲领。1920年2月24日,在慕尼黑的一次有约2000人参加的集会上,希特勒宣布将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同时宣读了该党的25点纲领。
    在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通过向罗马武装进军夺取国家大权后,希特勒等人受到启发,于1923年也策划从慕尼黑“向柏林进军”,企图以此推翻“马克思主义”政府,把法西斯主义引向胜利。11月8日晚上,希特勒趁巴伐利亚邦政府的部长和高级文武官员在市啤酒厅举行“忠于祖国集合”时,发动了臭名昭著的啤酒馆暴动。次日,时近正午时分,当法西斯的队伍从市啤酒厅向慕尼黑内城进发时与警察发生冲突。经过一阵枪战,冲锋队等法西斯武装被击溃,希特勒被捕入狱,致使德国的法西斯运动在第一个浪潮时期未能获得成功。
    德国的法西斯运动在第一个浪潮中遭到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它违背了德国当时的历史条件,错误地搬用了意大利法西斯以暴力夺取政权的方式;二是在它计划向柏林进军时,资产阶级保守民族主义与革命民族主义因政治目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从而使希特勒失去了国防军和警察的支持[13]。
    在法国,最早的法西斯组织当属法兰西行动党。该党创建于1899年,是法国的极右翼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公开反对共和制和议会制,主张在法国恢复世袭的君主制;战后受意大利法西斯运动的影响,一方面提出在法国推行类似于意大利的退伍军人运动,另一方面出版有关法西斯主义的书籍,积极宣扬法西斯主义,称赞“法西斯主义是对共产主义的非人道行为、愚蠢和邪恶的一种民族反应。”[14]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法兰西行动党领导人莱昂·都德宣称,该党“不久将通过暴力夺取政权”[15]。这之后,法兰西行动党以及法国其他名目的法西斯组织虽然均有所发展,但它们始终没有联合起来建成一个像意大利和德国那样的统一的法西斯政党,去夺取政权。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在战争中虽然也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但它毕竟是获得最多好处之一的战胜国,其情况与德国和意大利不同,表现在战后法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既不是复仇或收复失地,也不是向外扩张,而是竭尽全力巩固既得的胜利果实,维护法兰西殖民帝国的地位,而且法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确保其在战后的既得利益,也希望维护现状,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当然,法国的法西斯运动在第一个浪潮中未能成为气候,也与法国议会民主制的健全和人民普遍希望有长久的和平生活有关。
    在英国,也像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后,各种不同名目的法西斯组织纷纷建立起来,其中有“英国法西斯党”、“法西斯同盟”、“英国民族法西斯党”和“帝国法西斯同盟”等。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这些组织虽然也都取名“法西斯”,甚至其成员在形式上也学意大利法西斯分子身着黑衫、行法西斯举手礼,有的还把“棒束”作为自己的标志[16],但它们毕竟与德、意法西斯有所不同。首先,英国的法西斯组织其成员绝大多数来自上层或中层,其宗旨与以中、下层群众为基础的德、意法西斯不同。可以说,英国的法西斯组织在各自的纲领中几乎都提出要确保英帝国在战后所取得的优势地位。这与英国统治阶级及其统治集团的愿望是一致的。而且,由于英国是个具有长期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加之法西斯运动缺乏广泛而牢固的群众基础,所以在第一个浪潮时期,它虽然在表面上也显得很活跃,却对英国政局没有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
    在罗马尼亚,法西斯运动是以反布尔什维主义而臭名远扬的科内柳·泽列亚·科德雷亚努为代表的一批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打起宗教旗号进行反犹活动开始的。科德雷亚努首先于1922年在扎希大学建立“基督教学生联合会”,提出废除议会民主制,并组织其追随者举着字旗反对犹太人。1923年,为了吸引那些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人参加该组织,他将其更名为“十字架兄弟会”,后又改名为“天使长米哈依尔军团”,最后发展成法西斯组织“铁卫军”(又译“铁卫团”)。但由于它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在世界法西斯运动的第一个浪潮时期,未能取得引人注目的发展。
    在匈牙利,名噪一时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居拉·格姆伯斯于1919年组成一个既有文人又有军人参加的反犹团体,自诩为“匈牙利的民族社会主义党人”,以犹太人正在消耗匈牙利的国家力量为借口进行疯狂的反犹活动。1921年,他开始同慕尼黑的正在组织反革命活动的德国极右翼势力领导人进行接触,随后在匈牙利建立“种族防御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分子发动了“向罗马进军”的武装政变后,受其影响,格姆伯斯企图在匈牙利建立法西斯政权,并自此把自己打扮成匈牙利的“墨索里尼”,希望在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之下,统治整个国家。尽管匈牙利的资产阶级因仇视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共和国而支持格姆伯斯的法西斯运动和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在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下仅存在133天[17],但是匈牙利的法西斯运动在第一个浪潮时期,仍因工人阶级革命势力的强大而未成气候。
    在芬兰,法西斯运动是从反布尔什维主义开始的。1922年初,三个从东卡累利阿战场返回的军人发起建立“大学生卡累利阿协会”,提出一个通过向外扩张建立“大芬兰国”的宗旨。为此,它要求参加该协会的人都必须要结成“仇恨俄国人的兄弟”,而且要宣誓把自己的“事业与生命献给祖国”,“献给大芬兰”[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