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黄埔系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博》 李云峰/田建军 参加讨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又有宋氏兄妹和端纳往返奔波、多方斡旋,地方实力派虽有差异,但总体主张以政治方式解决,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本文仅就黄埔系在和平解决事变中的作用加以简要论述。
    一、蒋介石与黄埔系
    所谓黄埔系,特指南京国民政府中由黄埔军校毕业或曾在该军校任职,且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军政人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一心要为国民革命培养军事骨干。但蒋介石在当黄埔军校校长以后,逐渐违背了孙先生的意志,采取种种手段,培植私人势力。
    他向学员灌输封建的忠、孝、仁、义思想,要学员以“我(蒋自谓)的意志为意志,服从我的主张”。[①]对忠顺服从者许以高官厚禄,视为亲信;对稍有异心者横加指责,无理刁难,把校长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主子与奴仆的关系。在他的软硬兼施、恩威并用下,无形中便产生了一个忠于他本人的军事集团。这就是黄埔系的雏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民政府。他集国民党的党权和国家的行政、军事、财政、外交大权于一身,成了全中国最大的独裁者。在此期间,大凡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或曾在军校任职的工作人员,只要投靠蒋校长,便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胡宗南、桂水清、戴笠、关麟征、俞济时,刘峙、顾祝同、周至柔、王敬久等等,都屡次被提拔、擢升、重用,成为蒋的嫡系,黄埔系便最终形成了。
    黄埔系既是蒋介石推行独裁统治的产物,也是他建立独裁统治的强有力的支柱。
    经过多年发展,黄埔系绝大部分在南京政府的军政系统和军队中充任要职,几乎垄断了有关的各个要害部门。他们官势显赫,盛气凌人,从不把地方杂牌军放在眼里,甚至敢于公开对抗国民政府的命令。而对于蒋介石本人,则感激涕零,忠顺有加,崇拜得五体投地,几近盲从,很少有忤逆之言。他们外外“秉承领袖意旨,体念领袖苦心”,甘愿作蒋的马前卒,效尽犬马之劳。蒋的话对他们如同圣旨,言必信,行必果,认为违背蒋的意志就是忘恩负义、大逆不道。因此,黄埔系就成了蒋排除异已,战胜对手的有力工具,是蒋维持独裁统治至关重要的筹码。
    上述情况表明,蒋介石和黄埔系的关系不只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两者相互利用,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黄埔系军官大惊失色,如丧考妣。刘峙“立即面如土色,坐立不安,徘徨无主”。[②]戴笠“哭丧着脸,绕屋嚷叫”,甚至想寻找能飞檐走壁者一同去西安救蒋。[③]汤恩伯“竟至数日食不下咽”。[④]南京复兴社社员“一片骚动,慌乱万分”[⑤]……可以说,这是南京政府中反应最强烈的一个集团。
    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安全救蒋成了整个黄埔系的唯一目标。然而,由于他们各自的社会阅历、处世经验和对事变认识的不同,所主张的解决事变的方式也有差异,并由此形成了少壮派和稳健派。事实表明,这两派在前期差异较大,在后期渐趋一致,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少壮派由力主讨伐转而支持和解
    黄埔系少壮派主要以桂永清、俞济时、王敬久、贺衷寒、董钊、邓文仪、李玉堂等为首,他们年富力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过于担忧蒋的生命安全,因而极力主张以军事手段迅速制伏张、杨,救出蒋介石。
    邓文仪任书记的力行社是最早主张讨伐的。在事变爆发的当天下午,一接到电报,他们就立即开会,决定动员军队包围西安。邓“冒昧作主”,以团体负责人名义,发了两封急电。[⑥]一封给驻汉中的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一封给驻洛阳和潼关之间的第二十八师师长董钊,要他们迅速向西安靠拢,“应付变乱”。到12月16日,国民党中央明令讨伐时,董钊部已占领潼关,进至赤水一带,使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在渭河北岸、洛河西岸无险可守,对西安构成严重威胁。俞济时、王敬久、霍揆彰、李延年等178名青年军官情绪至为激昂,发出通电,要求明令讨伐。电云:“张学良犯上作乱,使我统帅无法行使职权,闻讯之余,群情共愤,誓与张不共戴天,并恳求政府,即日明令讨伐。”[⑦]桂永清“时任教导总队队长,竟至不听命令”,[⑧]自动集中德械装备的中央教导队1.2万余人,13日从南京出发,驰赴陕西救蒋,17日到华县,18日占渭南。黄埔系少壮派为主的复兴社也几次开会,多数人主张立即调派重兵包围西安,同时派飞机从空中进行威慑和侦察,用武力解决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以防张、杨劫持蒋介石逃出西安。他们认为,如此做,张、杨就不敢加害于蒋,估计张、杨也无与蒋同归于尽的打算,从而可使蒋早日脱险。[⑨]
    从少壮派的言行不难看出,采取军事行动只是他们运用的手段,救出蒋介石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正因为这样,他们就与主和派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转化,由反对转向配合主和派的和平行动。
    蒋夫人宋美龄为了营救蒋介石脱险,一面反对何应钦的“讨伐”主张,一面积极对黄埔系军官做工作。她急切地指出,军事行动操之过急,有可能危及蒋介石的安全。邓文仪等则表示:“力行社同志多为领袖之学生,父师蒙难,莫不义愤填膺,希望立即前往营救。惟有大军围攻西安,才可保障领袖安全,强迫叛军投降。”[⑩]然而,当宋美龄再三劝说不要贸然用兵,讨伐只宜作象征表示,否则,将威胁到蒋的生命时,邓文仪的态度立刻有所缓和。邓说:“希望军事行动与同叛军谈判同时进行,只要领袖安全脱险,军事行动可适可而止。”(11)少壮派的观点至此发生了变化,这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进一步增加了可能性。
    首先,为主和派的和平交涉提供了军事上的保证。少壮派最初力主讨伐,并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配合了戴季陶等元老派与何应钦的主张,让主和派深感忧虑和不安。现在,他们的观点发生变化,接受了主和派的观点,由原来的盲目进兵变为有计划、有步骤的迫而不打、围而不攻。从行动上使元老派与何应钦的讨伐主张变成了一种军事象征,为事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一定保障。
    其次,把自己与同时主张讨伐西安的元老派区别开来,增加了国民政府中主和派的力量。元老派是国民政府的肱股之臣,对蒋介石把自己凌驾于“党国”之上的作法不满,因而强调的只是国家纲纪、国民党的权威,认为张、杨的行为“背叛党的主义,破坏国家纲纪,危害民族生存,不忠、不孝、不仁、不义”。(12)谴责张、杨“劫持统帅,冒犯长官,违法荡纪”。(13)对于蒋的安全问题,则看得较轻,认为“中央既不能曲从其狂悖,陷国家于沦胥,尤不能过于瞻顾蒋公安全,置国家纲纪于不顾。”(14)于右任甚至说:“站在政府立场,只有讨伐一途,至于蒋的前途,就要看他的命运了。”(15)显然,他们讨伐的目的只是为了“整敕纲纪,靖凶氛而维国本”。(16)这就使他们主张讨伐的目的与黄埔少壮派有根本性的区别。然而,由于元老派当时虽在政治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左右政府的决策,但并不掌握实际的军事权力,要想真正实现讨伐西安的目的,非得依赖黄埔系不可。而那些黄埔系军官却只听命于蒋介石,对元老派的鼓动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毫不理睬。起先,少壮派军事行动还可为其所用,后来在宋美龄的劝说、警告下,少壮派改变初衷,转而支持主和派,使元老派的讨伐主张完全变成了纸上谈兵。在这种情况下,元老派不得不顺应主和派的和平努力。他们的转变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起码在两次延缓轰炸日期上发挥了作用。
    三、态度暖昧,名“伐”实“和”的稳健派
    黄埔系除少壮派外,还有以刘峙、顾祝同、戴笠、胡宗南、张治中、周至柔等为首的稳健派。他们长期沉浮仕途,阅历丰富,圆滑世故,谨慎小心,对任何前途未卜的事情都不会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更何况面对的是这一错综复杂、变化莫测、影响空前的事变。他们在事变中的态度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是主战还是主和,很难准确加以判断。
    12月13日,由刘峙领衔的30余人联名电请何应钦“出任艰巨”,署名的有刘峙、顾祝同、熊式辉、徐源泉、周至柔、何健等。12月14日,由刘峙、顾祝同领衔的38名将领致电张学良:“即奉委员长出险回京,则任何问题,无不可从长讨论,尽量采纳,见诸实施。”(17)]同日,胡宗南等275名将领又电质张学良:“万一委座稍有差池,则吾全体同学,誓必不顾一切,悉力以赴,绝不与执事有关之任何个人共戴天日于世。”(18)12月17日,刘峙、顾祝同就任东、西路军总司令,宣布讨伐西安。然而,当桂永清部与东北军发生战斗时,驻甘肃一带的胡宗南尚无异动,汉中王耀武师亦无北进模样。(19)胡宗南与戴笠、郑介民在电台上保持经常联系,他们一致认为,决不允许轻举妄动,救校长要救活的,用兵则有死无生,谁也不能胡干,出此下策。“(20)并且胡宗南、关麟征和黄杰一起致电张、杨:“今欲化戾为和,转危为安,只有求事实之解决。委座留陕,多蒙礼遇,眠食之佳,可无庸虑。”(21)刘峙在任东路军总司令的前一天,还向河南复兴分社的头子肖作霖表示:“不要担心,不论局势怎样变化,我们总有办法,我们总希望委员长能够安全出来,别的一切都是小事。”(22)由此可见,在整个事变中,稳健派总体上态度很不一致,时而拥护讨伐派,主张进攻西安,显出服从国民政府的姿态;时而迎合主和派,积极寻求和平解决事变的途径。但很明显,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事变,是稳健派思想的主流。
    稳健派的这种摇摆不定,表里不一的行为,在当时来说,不失为一种比较高明的手段,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方面,他们表面主张讨伐西安,符合了何应钦与元老派的要求,从而把军权牢牢地抓在手里,保证了黄埔系对军队的绝对控制,能够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有力地影响了局势的发展。事实上,从12月12日至18日6天时间里,南京方面已调集了10多个师在西安外围形成包围之势,但直到事变结束,却始终没有向西安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仅有桂永清部挑起的小冲突。周至柔指挥空军多次飞临西安上空投撒传单,低飞示威,有时多达30余架,而且在渭南、富平、三原等地狂轰滥炸,也始终未向西安扔下一枚炸弹。宋子文两次往返西安的过程中,中央军虽迅速向前推进,除了前线有些小冲突外,似若暂时停战状态。这些都不能不说是稳健派操纵局势发展的结果,防止了南京和西安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另一方面,他们实际主张用政治方式解决,并努力探寻和平途径,以行动鼓励了主和派,影响了少壮派,加速了事变的和平解决。由于稳健派的支持,南京政府里和、战两派态度发生了变化:主和派由“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23)到“不好反对讨伐”,(24)再到宋氏兄妹获准飞赴西安;讨伐派由“应立即进兵讨伐”,(25)到“大多数人赞成和平营救”,再到戴季陶下跪磕头,狼狈退场。同时,由于稳健派的直接影响,少壮派也逐渐改变观点,与稳健派保持一致,对事变和平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当蒋介石于12月14日派亲信蒋鼎文和蒋坚忍持撤军手令到达前线,命令中央军和东北军各后撤1000米时,两支军队立即奉命行动,而当时南京政府尚不知情。少壮派与稳健派由分歧而渐趋统一,共同配合了主和派,力求蒋介石早日获释,直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四、何应钦力主讨伐的目的和作用
    在当时的南京政府中,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殊人物--何应钦。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并与蒋介石关系密切,按理也应算作黄埔系。但他又与顾祝同、刘峙、陈诚、周至柔等其他军校职员不同,他不是完全依附于蒋、听命于蒋,而是保持极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与蒋介石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斗争;既有一致,又有矛盾,是上级和下级以及某种意义上的同僚关系。
    从“九·一八”事变起到西安事变爆发时,日本已占领了东三省全部、华北大部和上海一部分,成为影响中国政局的一支重要力量。日本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无疑会影响到国民政府的决策。
    事变前,蒋介石长期在国民政府内实行独裁统治,事无巨细,均要经他同意。自蒋被扣后,南京自然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同时,由于当时缺乏既有实力、又能为各派都信服的人物,南京方面只能实行暂时的集体领导,军政部长何应钦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集体领导的核心人物之一。作为一个留学日本,又与日本打过多年交道的军政部长,何应钦深感日本的威胁,认识到当时除宁陕尖锐对立外,还有中日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蒋介石被囚,政府军西开,东南守备空虚,若日本乘机发动攻势,中国肯定亡国,自己将背上千古骂名。这就迫使他不得不处处想着日本人,不得不寻求既有利于事变解决,又能稳住日本的方式。这便是何应钦力主讨伐的主要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