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市场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 李自茂 参加讨论

重视农业是世界古代各文明民族的普遍思想。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从西周王朝实行"农战"政策起,"重农抑商"就成为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主旋律。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统治模式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伴随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
    一、确立近代中国经济必须"恃商为国本"、"以商立国"的市场意识
    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之所以能确立"恃商为国本"、"以商立国"的市场意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方面,封建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摒弃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使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略不断加深,使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受到严重冲击,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又加速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瓦解。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认识到,如继续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无疑将使封建经济的发展走向死胡同,他们考察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商"在国家富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确立起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意识。
    1.确定"商"为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薛福成宣扬"商握四民之纲",他在《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中指出:"失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造国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而郑观应在其《商战》中也明确指出:"古有四民,商居其末。不知商贾虽为四民之殿,实握四民之纲。士有商则行其学,而学益精;农有商则通其植,而植益盛;工有商则售期作,而作益勤。商足以富国,岂可视为末位。"在薛福成、郑观应他们看来,商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其它部分都应从属商业发展的需要。在这里应该指出,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所谓的"商",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贸易,实际上它包括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各个部门。因而使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特征的市场意识得到了一定体现。
    2.确立发展"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郑观应在《危言·商务二》中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外洋以商立国,……各国并兼,各国利己,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裔,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在这个世界通商的年代,必须改变"以农立国"的国策,摒弃"重农抑商"的旧观念。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发展资本主义商业作为抗击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封建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这正好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西方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都在惟恐灭亡的忧惧之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中国也不例外。
    3.树立新型的"义利观"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或不言利,而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对"重农抑商"的批判,确立了重商的思想,他们的义利观与传统的义利观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陈炽在其《续富国策》中把言利、逐利与发展生产三者结合起来,冲破了那种传统的"君子不言利"的思想藩蓠,确立了新型的义利观。
    二、重视拓展国内外市场
    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能否发达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支撑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我国古代经济作为一种自给自足、封闭的、缺乏商品交换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商品市场。历史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但中国又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对于这种历史局面,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认识,充分意识到拓展市场的重要性。
    1.主张保护和培育国内商品市场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认识到发展本国经济,首先在于保护和培育好国内的商品市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作好以下两项工作。
    (1)作好市场立法,消除"困商之政"。陈炽认为中国"欲兴商务","发达公司",就必须"立商部,译商律"。郑观应作为一个从事实际工商业活动的资本家,为了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能获得有利条件,他极力要求由国家政权来实行"保商之法"和革除"困商之政",这包括给予专利权、举办商品竞赛会、鼓励组织公司、裁抑厘卡、减轻其他捐税负担等,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较宽松的环境。郑观应针对"官督商办"企业出现的问题,指出:"今欲整顿商务,必须依照西例,速定商律。"为此,他曾购译了"香港商贾公司条例",将《英国颁行公司定例》附于论著《商务五》之后,供人们研究参考之用。与此同时,郑观应提出设立有资本家参加的"商部",从政治上保护商人利益。认为在议院设立"商部"可使"胥吏无阻挠之弊,官宦无侵夺之权,厘剔弊端,百废可举。"为了减少对外贸易逆差,马建忠主张实行保护政策,"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以保护国内商品市场。
    (2)扩大商品生产。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清醒地认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一定要作好基础工作,即扩大商品生产。他们都强调大机器工业的作用,薛福成指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郑观应也认为"西从之富,在工不在商","论商务之源,以制造为急,而制造之法,以机器为先……宜设专厂制造机器",从而实现"机器兴利。"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初步认识到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关系,认识到通过发展机器生产,可扩大商品生产,拓展国内商品市场,从而"不致全以利权授外洋矣。"
    2.重视拓展国外市场
    资产阶级改良派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对外贸易,来拓展国外市场。为了拓展国外市场,郑观应主张与资本主义列强进行商品竞争,努力做到"必使中国所需于外洋者,皆能自制;外国所需于中国者,皆能运售。"在对外贸易中,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由于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茶,因此,郑观应认为"首先振兴丝茶工业"。其次,尽快建立和发展中国的新式工业,一者是"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二者是"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从而最终实现"利权渐收,商途日辟"。
    三、提高市场竞争,主张市场立法
    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极力主张拓展国内外商品市场,他们在从事实际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过程中,认识到市场竞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对待市场竞争的问题上,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三个鲜明的观点。
    第一,坚持平等竞争,反对外国特权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争回关税自主权,马建忠、陈炽、郑观应他们坚决反对以赫德为首的外国侵略分子把持中国海关,要求总税务司及各口税司、帮办等海关主要职位,由华人担任,痛斥所谓"华人贪鄙,不如外人清廉"的谬论。其次,要求限制和取消外国侵略者在华的各种特权。陈炽认为"利之所在,即权之所在,不可轻以假人"。再次,裁抑厘卡,在税收方面华商洋商一律平等,通过这些措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可使中外商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平等地位。
    第二,实行保护政策,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马建忠针对旧中国对外贸易严重逆差的情况,主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出"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郑观应也认为,对本国工商业要实行保护政策,主张"凡我国所有者,轻税以户去路,我国所无者,重税以遏来源",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第三,反对市场垄断,提倡经济自由政策
    洋务派官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发展新式工业时,采取垄的政策,压制私人资本。马建忠主张由"商人纠股设立公司"来兴办新式工商业,他指名批评李鸿章"十年之内不许他人再设领局"的作法。薛福成从理论上论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比洋务派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优越,认为只要准许私人开办工商企业,并用减税和其他办法加以鼓励支持,中国的工商业就能迅速发展,增强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能力。郑观应有长期从事洋务活动的经历,他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洋务派官僚垄断政策的危害性,因此,他对洋务派官僚压制、掠夺私人资本作了深刻的揭露,并要求开设议院,成立有资本家参加的"商部",以保护私人资本的经济利益。
    为实现平等的市场竞争,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十分重视市场立法问题,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前面我们已谈到,为保护和培育国内市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要做好市场立法的工作。在创办中国近代公司的过程中,他们已清醒认识到公司不同于过去合伙的店铺、商号,而是一种全新的高级的企业形式,因此,必须用专门的严格的法律去规范它的经济活动,要求清政府制订完备的公司立法。
    四、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市场意识的历史地位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市场意识,是近代社会经济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考察它的历史地位,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才能得出较恰当的结论。
    虽然"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思想的主流,但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时期,某些思想家也曾认识到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性,但这些都不占主流,而且是短暂、极个别的现象。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务派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批新式企业,产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人们的商品意识得到提高。作为同一时期的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在对待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市场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有根本的区别。洋务派创办新式企业,引进先进机器,主观上是想"变法自强",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以及市场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相反采取各种手段来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人物曾是洋务运动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但他们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洋务派的政策、思想进行反思,探研经济发展规律,从而树立起先进的商品经济思想,充分认识到市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他们的市场意识还很肤浅,主要是直接探讨一些同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关的现实问题,而缺乏对理论范畴的考察,但这种意识对发展中国的商品经济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市场意识也为后来中国商品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帮助,他们有关市场的思想主张,逐渐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例如,1904年,清政府修订颁行了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同时还颁布了《公司注册试办章程》,使中国公司开始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清政府这种经济政策的转变,是与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所主张重视市场立法的思想和宣传分不开的。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市场意识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决定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很有限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