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救国呼声并不仅仅只反映在为时人和后人所关注的革命思潮、维新思潮和"灭洋"浪潮里,而是具有更广泛的社会覆盖面。可以这样说,近代中国的诸如尚力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教育救国思潮,几乎都是这时萌生和出现的,它们从不同的棱面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种种思路和努力。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救国"思潮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蔷庵,江苏南通人,出身于一个富农兼商人的家庭。甲午之前,他一直过着科举、说客兼幕僚的生活。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当他实现了一个旧式知识分子毕生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标之后,目睹的却是清朝中枢的专制和腐败。一次慈禧太后在大雨滂沱中从颐和园返回宫禁,张謇杂于迎驾群僚之间,匍匐泥泞,状若伏犬,全身沾濡,而轿里的慈禧却对他们不屑一顾。科举制度培养奴性,封建等级摧残人格,三十年寒窗落此结局,使张謇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读圣贤书,志气何在?" 紧接而来的是甲午战败和瓜分狂潮,"看看中国国势,一天比一天危迫下去,朝局用人政事,也是一天比一天的紊乱黑暗;就想到日本是一个小国,何以反走到中国前面去了?它怎样强的?怎样救贫救弱的?因此就想到要中国不贫不弱,救醒它起来,除掉振兴工商业,决没有第二个办法"[26]。对官场的厌倦,对国事的焦虑,促使他投身于为封建士大夫一向贱视的工商实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设想。 张謇以"救醒"中国为目标,解释了经济、军事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若鹜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27]。在他看来,只有具备强大的以近代化工业实业为标志的经济实力,中国的自强即迎刃而解,"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能","救贫之法惟实业,致富之法亦惟实业",这一套论述,构成了当时"实业救国"论的理论基础。 张謇运用自己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从1895年起陆续创办或参与投资了包括工、农、牧、垦、交通等在内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形成了大生资产集团。这一事件在近代经济史上表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而在思想文化史上,则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一批封建士大夫的自救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转型。 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生长的士大夫阶层,一直奉行耕读结合、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念,封闭的、宗法的、耕读结合的精神体系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的士绅阶层,一向以内圣功夫、外王事业为最高的奋斗目标。内圣是最高的独善和自修,外王是最高的兼善和他修,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内圣外王的最佳注解;圣人风范和君子气度,是儒者理想的自我形象。《大学》所说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内圣外王法则的一套由内到外、由己到人的修炼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在面向社会现实并积极为皇权政治服务的人文精神,士或"君子"则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因为人文精神是全幅的展现,"君子"也就必须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全才,"一物不知,儒者之痴",就是很好的说明。而仅具一技一艺之能的专才,特别是以功利为目标的专才,一向为儒家所不为。孔子所强调的"君子不器",就是让读书人纯粹成为一个读书人,并不是为了训练专才。所以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反职业主义"的文化,孔子教育是一种"反职业的经典主义",缺少一种"理性的专业化"心理,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张謇放弃仕途,投资近代工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向传统价值观念挑战的代表性。他如状元出身的孙家鼐、陆润庠,也在甲午后投资办厂。随后许多具有功名地位的士人纷纷投身于工商业。这反映了一批旧式士大夫在时代刺激下对人生理想的新的选择,也是对儒家救世精神的重新解释。实业救国虽然当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方案,但作为革命思潮、维新思潮的补充,反映的是救国思潮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祖国的危急状态,促使中华民族中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在不同程度上调整着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组织阵容。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开始由旧向新的转变。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9页。 [2]《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1期,第2页。 [3]《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13页。 [4]皮名振《皮锡瑞年谱》,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5]黄遵宪《人境庐诗草》。 [6]《戊戌变法》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3页。 [7]《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8页。 [8]《谭嗣同全集》,第220页。 [9]《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4期,第124页。 [10]《谭嗣同全集》,第160页。 [11]《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4期,第124页。 [12]阿英编《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第449页。 [13]阿英编《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第221页。 [14]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第37页。 [15]魏绍昌《孽海花资料》,第158页。 [16]《康有为政论集》上,第219页。 [17]《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6页。 [18]《谭嗣同全集》第202页。 [19]《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7页。 [20]《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7页 [21]《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页。 [22]《谭嗣同全集》,第337页。 [23]《谭嗣同全集》,第22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32页。 [25]吴宣易节译《庚子义和团运动始末》,第8页。 [26]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第355页。 [27]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第35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