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宋朝与高丽佛教文化交流述略(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 顾宏义 参加讨论

此外,义天回国后的次年,"其兄国王与其母命以青纸金书晋义熙、唐证圣、正(贞)元中所译《华严经》三本凡一百七十卷,附海舟捨入源师(即净源法师)所住慧因教院。"[27]据宋人韩淲《涧泉日记》言,所赠《华严经》"共五十部"。杭州慧因寺为建华严阁以藏之,慧因寺也因此被称之为"高丽寺"。
    义天还国时,携带有大量宋朝佛籍,"献释典及经书一千卷",其后,"又于兴王寺奏置教藏都监,购书于辽、宋,多至四千卷。"[28]其大量搜求佛典目的,一是想"聚集古今诸宗教乘总为一藏,垂于万世,导无穷机,返本还源"[29];二是对《高丽大藏经》"虽经论而具矣,然疏钞以阙如"的情况不满,故欲自古、今、辽、宋,"凡有百家之科教,集为一藏以流通,俾佛日增光,邪纲解纽,重兴教法,普利国家。"[30]于是,他"孜孜不舍"20年,终于仿唐朝智升《开元释教录》体例,编成《新编诸宗教藏总录》3卷,收书1010部,4700余卷,收录了新旧诸宗章疏;并"以群言汗漫,撮其精要,类别部分,名曰《圆宗文类》。"[31]义天晚年,以其所搜集的辽、宋佛典为基础,汇编古今诸宗章疏和五代以来中国与高丽高僧、法师的著述成《高丽续藏》。应义天所请,高丽文宗特设教藏司,以掌管《续藏》雕造事宜。
    义天刊印的佛籍,通过赠送、商贾的贩运传入中国。义天在给宋僧元炤的信中谈到:"此间只有新行(指新近刊行)《随原往生集》二十卷。又有《大无量寿》、《小弥陀》、《十六观》、《称赞净土》等经新旧章疏一十余家,续当附上。"[32]《随原往生集》为辽僧非浊的著作。辽朝法律,将书籍流入宋境者罪至死,故辽人著述传入宋境者极少,但通过义天的汇编、刊印、传播,使辽僧的佛学著述为宋朝佛教界所了解和传抄,如辽朝高僧鲜演所撰集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据日本《续藏》本第二卷末题记有"高丽国大兴王寺寿昌二年丙子岁奉宣雕造,大宋国崇吴古寺宣和五年癸卯岁释安仁传写"的字样,证明此书甚为宋僧所重视。义天通过购求辽、宋佛籍,汇编、刊行《高丽续藏》,促进了宋丽之间的佛学交流,对宋丽两国的佛教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宋丽佛教交流的高潮随着宋神宗病逝而结束。当时,新即位的宋哲宗年幼,由宣仁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司马光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对宋神宗时期发展与高丽密切关系的做法大加非议,对当时甚为密切的宋丽之间佛教交流活动也加了种种限制。据苏轼《奏议集》记载,[33]宋朝泉州商人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住《华严经》",经板共2900余片,于元祐二年载往高丽,"受酬答银三千两"。知杭州苏轼得知此事后,认为徐戬"专擅交通高丽,引惹牟利",将其"枷送左司理院根勘"。
    又如,元祐四年,杭僧净源病死,其徒私赴高丽告丧,高丽僧统义天遣其徒寿介等来杭州吊祭,寿介携有高丽礼宾省吊祭净源的公文,并称"临发日,奉国母指挥令赍金塔二所,祝延皇帝、太皇太后圣寿伇;同时请求宋朝政府同意其"仍诸处寻师学法",如其师义天入宋求法一样。但知杭州苏轼却认为高丽自元祐元年后未再奉使朝贡,失去宋廷赐予之"厚利,欲复遣使,又来测圣意,故以祭奠源阇梨为名,因献金塔,欲以尝试朝廷,测知所以待之之意轻重厚薄"。所以,苏轼一方面派官吏、兵卒照管寿介等人,居住于寺内,令"有行止经论僧伴话",除吊祭活动外,"不许出入接客";另一方面上奏章,建议宋廷拒其金塔,不与引见,不许其"诸处寻师学法","令搭附因使海舶归国"。宋朝政府基本依照苏轼的建议处理此事,寿介等人被送回高丽。
    苏樨对宋丽交往的议论和对上述两件事处理方法,反映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士大夫对发展宋丽关系的态度,因此,在宣仁太后执政期间,宋、丽两国政府间交往活动不多,两国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也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
    元祐八年,宋哲宗亲政,在政治上恢复宋神宗时期的变法政策,注意发展与高丽的联系,于是,宋丽佛教交流情况也有所改观,一些宋朝僧侣相继去高丽游学访圣。相对来说,宋僧去高丽者较少,且与高丽僧人入宋"寻师求法"不同,他们去高丽多为拜访"圣迹"。如绍圣二年(1095),宋慈恩宗僧惠珍至高丽,"欲见普陀山圣窟",高丽献王"命近臣文翼备轩盖迎珍,置于普济寺",但不允其所请。[34]次年,肃王即位,"御宣政殿引见"惠珍,赐食于翰林院,并拜赐惠珍师与先期而来的宋僧省聪"明悟三重太师"之号。[35]
    宋徽宗时,宋丽两国间的政治交往密切,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也较前增多。如高丽睿王重修安和寺,"因使介如宋求妙笔书扁额",宋徽宗为之"御笔书佛殿扁日能仁之殿",并命太师蔡京书门额曰靖国安和之寺,与"十六罗汉塑像",一并赐之。[36]又如政和六年(1116),高丽贡使王字之还国,宋徽宗"以金函盛佛牙、头骨以赐",高丽王奉置外帝释院,数年后,"迎入佛骨于禁中",置于山呼亭。[37]但由于宋徽宗信仰道教,曾令宋境内佛教徒改为道士,所以,虽然宋徽宗时期宋丽聘使来往频繁,关系密切,但两国间的佛学交流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宋神宗时期的盛况不再重现。
    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南宋政府因惧怕高丽人为金人所用,危及自身安全,故对高丽来人持戒备态度,对宋丽民间交往也控制甚严。宋孝宗初年,两国间官方交聘断绝;宋宁宗初,"诏禁商人持铜钱入高丽"[38],以断绝宋丽间的民间贸易活动。因此,在整个南宋期间,宋丽佛教文化交流活动较北宋大为减少,步入低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