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共和国前30年“运动”的回顾与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史研究与教学》 张云 参加讨论

三、原因分析及思考
    一是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征程中,曾经长期处于残酷的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之中,经历了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取得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显然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由于时间等原因,对于这个历史不长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显然缺乏充分的科学研究。由于这个历史特点,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往往出现偏差,甚至把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并且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又习惯沿用过去熟识而这时已经不适用的那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这样一种旧方法、旧经验,大搞群众运动,把"运动"作为解决阶级矛盾和开展阶级斗争的最灵光的一种好形式,从而导致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也使运动走入邪路。
    二是社会原因。中国是一个小生产基础广阔、传统习惯势力深厚的国家。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之后,要消灭封建主义的残余,清理小生产者的意识,谈何容易!这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实际上,封建主义思想、小生产者的意识又无时不在表演着自己。而且,一旦有其生长的土壤,其表演也就更加淋漓尽致了。例如,这种思想意识往往轻视理论,不相信科学,但又往往容易把过去成功的理论当作神谕来迷信,造神倾向是其主要特征。又如,这种思想意识往往患有急性幼稚病,大呼隆、急躁冒进的倾向是其主要特征。希望一天清晨就从贫困之中摆脱出来,就使落后变为先进。因此,这种思想意识往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认识不足,多、快、好、省,何乐而不为?再如,这种思想意识往往又是以平均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其主要特征的。
    三是思想原因。主观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是发动运动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主观主义思想往往忽视客观存在的实际,忽视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同时,这种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思想和方法,由于把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觉得有"理论根据"和有"思想深度"。此外,这种主观主义的思想,又经过了长期的教育和灌输,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里,特别是在广大干部的头脑里,逐步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概念。长期的思想僵化,脑子里只承认一种思想,只有这种思想,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才能引导自己成长,才能指导国家前进。这样,就把一个人的主观思想变成了亿万人民群众的主观思想。于是,每一次运动只要有一个人设计就足够了。
    四是个人原因。共和国历次运动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无可否认与毛泽东个人的关系甚大。发动历次运动的原因,也都与毛泽东个人有关。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但在建国后,随着他个人的威望不断升腾,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不断滋长了主观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的作风,颠倒了个人和集体、集中与民主等关系,使自己日益凌驾于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与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致破坏。
    当然,共和国历次运动发生的原因也不全是千篇一律的。上述原因主要基于运动的负面效应而论,不少运动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早已载入史册,而分析这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无可非议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对此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