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全国清史专家云集北京进言献策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史将有续篇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域研究》 文青 参加讨论

2001年5月17日至19日,全国140余名从事清史研究的专家和清代档案工作者云集北京,就如何尽快启动清史的修纂工作和在21世纪新的形势下应该修纂出一部什么样的清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是我国就修纂清史的有关问题而举行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也是为尽快启动修纂清史这项重大的世纪文化工程的一次促进大会和动员大会。因此,这次会议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
    众所周知,中国不仅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唯一历史没有中断过的国家。一部二十四史翔实地记述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至今还没有一部为世人所共同认可的史书。(注:《清史稿》和《新元史》曾被某些人列入到中国的正史之中,称为“二十六史”。但这种作法一直没有得到中国史界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本文在谈到此问题时,仍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称呼。)清朝灭亡不久的1914年,北洋政府曾组织当时中国史界的不少著名学者修纂清史。1927年全书修成,共536卷,被后人定名为《清史稿》。此书由于是在清朝灭亡之数年后不久匆匆上马,修纂人员又大多是清朝的遗老旧臣,再加上当时中国内扰外患不断,政局动荡,因此《清史稿》原本中不仅政治观点有很大问题,而且在体例上、文字上、内容上都有很多错误,1929年曾被当局查禁。后来,不少人曾对《清史稿》进行过一些修改,其中包括1949年后台湾学者对此书的修改,但是,限于人力、财力,特别是限于档案资料的使用等,皆不能令人满意,也没有得到我国史界所认同,此书一直以《清史稿》的名称为世人所使用(“史稿”者,未定之历史书稿也)。为此,中国各界人士,包括海内外的许多华侨华人,都非常希望中国能有一部观点正确,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并被大家所认同的大型《清史》早日面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二十四史的续篇--二十五史,为中国封建社会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中国自古就有一个优良的文化传统,当代修志,后代修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非常关心清史的修纂工作。早在建国初期,董必武就提出了修纂清史的工作,并为此作了不少准备。以后,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关心过清史的修纂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清史的修纂工作一直没能正式启动,成为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没能完成的一项遗愿。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各界人士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在新的形势下修纂一部新的《清史》的必要。清朝不仅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且时跨中国古代和近代两个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疆域的形成,以及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都与清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一直影响到今天。认真总结清朝兴亡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国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
    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在发言中一致认为,现在我国修纂清史的条件已完全成熟。
    首先,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使修纂一部大型清史已完全成为可能。修纂一部观点正确、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大型清史,必须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与会代表认为,清朝灭亡已经90年,许多事件的当事人,甚至当事人的子孙已不在人世,修纂本书已经可以完全排除当事人的干扰;同时,经过90年的历史发展,清代许多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本来面貌已基本可以看清,并给予一个明确的结论;另外,也是更重要的,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实行20多年,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解放,学术空气空前浓厚,已经可以自由地讨论清史修纂史的有关学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与会代表更认为,现在我国经济获得很大发展,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已经完全可以为修纂这部大型史书提供良好充足的物质条件。盛世修史,是我国历代修史的传统。现在正是修纂一部大型清史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我们错过此次良机,不仅会有愧于前辈,而且将会有愧于后人。
    其次,我国已为修纂清史提供了足够的资料准备。要想修纂一部内容丰富的信史,必需要有大量的可信资料作为基础。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现保存有1000余万件的清代档案,另外在全国各地、台湾及海外还保存有约1000万件的清代档案。这些众多的档案资料现在都已经对外公开使用,而且不少档案资料还经过整理后公开出版,或已经编有目录索引,可以比较方便地直接使用。同时,经过众多清史专家学者的多年努力,已经编纂了不少有关清代的大型学术专著、编年史、人物传稿等,可以为修纂清史时直接利用。另外,几十年来国内外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及考证、文章等。这些资料方面的有利条件都是民国初年修纂《清史稿》时所没有的。
    再次,我国目前有一大批长期从事清史研究、学术水平造诣颇高的专业队伍。清朝灭亡后,我国对清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清史的队伍不断扩大(包括研究1840年以后中国近代史的人员)。至今,在全国各大学、社会科学院以及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从事清史研究和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当可观,其中不少人还是国内外著名的、成果累累的专家。把这些人利用合适的方式集中调动起来,全力攻关,分工合作,完全可以胜任修纂大型清史的各项工作任务。
    另外,修纂清史工作一直得到我国领导人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修纂一部大型的清史,不仅是我国领导人一直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长期愿望,因此,这一工作必能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内外各界人士,包括广大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而这种关心和支持必能为清史的修纂工作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和精神鼓励。
    因此,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应该尽快启动清史的修纂工作,并在尽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重大的世纪文化工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