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企业家的历史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饶师专学报》 陆月娟 参加讨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高速增长,1865-1914年50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从不足40亿美元增加到242亿美元,到1894年, 美国工业开始跃居世界首位(注:[美]赫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 美国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50、459;[美]H· N·沙伊贝,H·g·瓦特,H·N·福克纳。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4、33、107)。这种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既与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发展经济的措施分不开,又与美国科技的大力突破和广泛应用密切相关,此外,这时期美国社会涌现出的一批有影响的大企业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铁路业的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石油业的约翰·戴维·洛克菲勒,钢铁业的安德鲁·卡内基,金融业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以及汽车制造奠基人亨利·福特等。研究美国大企业家的历史作用,是研究美国企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这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与特征,即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企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自由经营走向垄断经营,新兴行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这对于正面临着改革开放、经济转轨、企业转型的当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富有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美国这一时期大企业家群体的历史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企业家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基本是同步的,他们在企业更高模式形成之前,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如市场组织方式,企业管理方式、生产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个人的聪明才智,自觉不自觉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对美国经济发挥着巨大积极作用。
    第一,企业家通过组织企业的横向联合、纵向联合,建立垄断组织,避免了盲目的竞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在美国经济的飞跃中起着重要作用。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等企业家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南北内战前,美国的企业主要是地方性的私营企业,大多是合股关系的小型封闭性企业。这种企业通常只掌管一种经济职能,仅在一个地区内经营单一产品系列,这种独立经营思想,导致巨大浪费和盲目竞争,仅在炼油业“卖肉的、烤面包的、做蜡烛的,都开始炼油,才不多久上市的成品就多过市场上可能的消费量”(注:[美]阿尔文·莫斯考。洛克菲勒家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132)。同时, 南北战争后,美国悄然兴起以电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钢铁、汽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也急需大规模的资本与生产集中。这一切最终迫使企业家谋求合并的道路。他们有的是横向联合,即为了取得对生产同一产品或相近产品的企业控制权而进行的合并。范德比尔特在合并基础上成立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首次完成东西一体化铁路系统,将纽约--芝加哥的奔跑时间由50小时缩短到24小时(注:JohnChamberlain.The Cided Age.American:TheAmericanPast, II.The Macmillan Company,1965.58)。洛克菲勒1863年进入克利夫兰炼油业,1870年他成立了股份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他意识到兼并价值,1875年吞并克利夫兰其它中小企业,集中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摩根由于1873年承销政府债券的成功成为华尔街大佬,他多次出面联合各家银行,组织大规模辛迪加,在1893、1907年等历次金融危机中承购倾销到市场上的债券或向海外推销债券,充当着“中央银行”的重要角色。而有的企业家还向纵向联合发展,即从控制生产组织活动开始,控制原料来源和加工,直到取得产品运输到达消费市场。洛克菲勒“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从投资原油生产领域,到提炼、运输、销售自成一体。为了确保原料,他不顾其他董事的反对于80年代购入印第安纳--利马油田;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他使美孚自制贮油和运油设备,如油桶、油罐、油槽、油罐车以及驳船;为了赚取销售利润,他又设立美孚销售网, 1883-1899年销售网点从130个增加到3000多个(注:游恒。试析美国托拉斯的典型。史学集刊, 1985,(2):58),使美孚产品远销国内外。到19世纪末,美孚已控制着国内石油销售量的84 %和石油出口量的90%(注:龚维敬,甘当善。美国垄断财团。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卡内基于1872年踏入钢铁业,他一改钢铁生产经营中的严重缺点,实行“纵向一贯作业法”首先从协调生产程序入手,实行全部工序(包括冶炼锻轧、切割、铸造)“一条龙”的作法。此后,他购买或租用密西西比河的矿床,拥有采石场、铁矿和焦碳,以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建起平炉和炼焦炉,使生产工序现代化,并形成一个整体,开发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在完成了企业生产的纵向联合之后,卡内基钢铁厂的生产效益大大提高。他第一吨钢的生产成本是56美元,到1900年,一吨钢的生产成本降为11.50美元,年产量从13361吨增加到100 000吨(注:[美]索贝尔。企业家:美国人的创业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9. 207)。
    通过横向或纵向途径的合并,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正是这批企业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抓住了时机,将传统小型企业转化为现代企业,并寻找垄断的屏障来保护自己。事实证明,洛克菲勒们获得了成功。横向联合有利于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减少企业间不必要的竞争,从而保护生产、促进生产。而纵向联合使企业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之间外在的松散联合,变成了有机的紧密的内在联合,把各个部门分散的独立活动变成了统一的社会化生产,企业更具竞争能力,从而带动了经济的繁荣。
    第二,企业家在改进企业管理体制方面作出了尝试,初具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企业的合并进一步发展,原先那种只凭借个人经验管理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企业家开始摸索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从19世纪50-60年代起,以具有责任有限性、筹资的便利性、资本的稳定性和公司寿命的持续性等特点的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取代合伙公司,成为当时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到20世纪初,美国大多数企业均已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制度,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和企业的巨型化,还使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家们意识到了这点,典型人物是洛克菲勒,他早在1870年就组建了有限股份公司,1882年,他把美孚石油公司改为托拉斯组织后,采用了“直线--参谋组织机构”(Line and staff Organization),全体股东推举9名托管人(后扩大到16人)组成最高董事会,他们保持计划与决策职能的直接控制,董事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和职能委员会。这初步体现了现代股份制企业管理体制的某些基本特征,即企业占有形式从单个资本家所有制转变为集体资本(即社会资本)所有制,资本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开始分离,并促使经营管理进一步专业化、职能化,形成了集权的职能部门制。美孚的管理体制中,尽管还带有传统企业管理的痕迹,但它已开始脱离了传统企业管理的模式,向多层次现代管理体制迈进了一步,这便为大型垄断企业内部的有计划生产提供了保证。
    第三,企业家在扩大应用新科技,进行科学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重视科技生产、重视科学管理,是美国大企业家的又一特点。泰勒、卡内基、福特等人是这一类型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
    美国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美国大企业建立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19世纪初,美国的企业基本是属于中小型企业,技术更新较少,工业产品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企业向大规模发展,企业家意识到用新的自动化的连续作业的机器和设备取代手工作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泰勒提倡的科学化生产管理,给近现代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将他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并具划时代意义的则是20世纪初的福特制。1903年福特成立福特汽车公司,推行福特制,它改变生产程序,使汽车的各部件成为具有可替换性的标准化部件,实施流水作业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912年,福特的工厂制造了78 440台T型汽车, 到1914年达到230 788辆(注:[美]罗伯特·莱西。福特汽车家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81), 价格却由最初的850美元降到350美元。福特制的应用,预示着专业化大生产的机器时代的到来。此外,企业家为了加强竞争能力,将新科技广泛应用到企业的自身改造过程中。卡内基大胆应用酸性转炉法, 使制造钢铁的费用由19世纪70年代每吨近100 美元降到90年代晚期的12美元(注:[美]内森·罗森堡,L·E·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北京:三联书店,1985.246)。各企业纷纷设立工业实验室,着重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流程,据戴维·莫厄里计算,1899年以前美国工业已创建了139个研究实验室,其中有112个制造业,到1918年为止,又建立了553个研究实验室(注:[美]内森·罗森堡,L·E ·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北京:三联书店,1985.283)。企业家在谋取个人利益、企业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应用新科技,客观上带动了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