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巴西500年历史嬗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拉丁美洲研究》 张宝宇 参加讨论

500年前的4月22 日, 以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1467~1520)为首的葡萄牙船队,意外地抵达巴西东北部巴伊亚海岸的塞古罗港。这一历史事件被欧洲中心论者认为是"发现巴西"。然而,1994年巴西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此提出质疑,认为葡萄牙人不是"发现巴西",而是"征服巴西"。(注:吉尔贝托·科特林:《历史与世界意识》,第198页,巴西Saraiva出版社,1994。)因为在葡萄牙人到来之前,在巴西这块土地上已生活着100万至500万印第安人。(注:参见巴西《四月年鉴》1999年,第166页。)
    葡萄牙占领巴西,改变了业已存在的印第安人社会形态,使社会容量增加,发展速度加快,导致一个与印第安人社会迥异的巴西社会的形成。笔者从这一视角出发阐述巴西的历史演变,并就几个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旧大陆3种文化的融合
    葡萄牙人占领巴西前,巴西的印第安人文明发达程度虽远不及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卡文明,但是亦如同"整个西半球印第安人的许多社会……全部都有一个总的模型,部落公社制的模型"。(注: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56。)面对其社会形态先进的葡萄牙人的挑战,印第安人社会的命运只能是被征服。印第安人被征服,其社会发展秩序被打断,是巴西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
    葡萄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社会的破坏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首先,以战争、奴役以及因来自欧洲的疾病传染造成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其次,通过耶稣会教徒向印第安人传教,使其皈依西方文明。部分印第安传统文化被融入以葡萄牙文化为主流的巴西社会。这正是巴西现有的许多印第安人失去其"生物学的、社会的与文化的传统"的重要原因之一(注:若埃尔萨·埃斯特尔·多明戈斯等:《巴西历史焦点》,第52页,圣保罗FTD出版社,1996。)。殖民者虽于1595 年颁布法令禁止监禁印第安人,但对印第安人的迫害活动并未停止。17世纪至18世纪又发生了旨在猎获逃亡印第安人的"班德拉斯运动"。
    诚然,殖民者在破坏印第安人文化,使他们充当劳动力的同时,也认可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吸纳他们的部分语汇。更为重要的是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成为人口的重要成分,从而逐渐体现出土著印第安人在巴西人口构成中的价值。这正是19世纪后半叶,土著主义在巴西得以流行并被政府部分地实践的历史原因。巴西1988年宪法规定,国家承认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它的语言、信仰和传统,并保证他们拥有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土地的权利。这表明印第安人作为巴西民族组成因素而被认同。
    1530年葡萄牙国王唐·若奥三世命马丁·阿丰索·德索萨(1500~1564)率船队远征巴西。这被史学家认为是葡萄牙向巴西正式移民的开始(注:若埃尔萨·埃斯特尔·多明戈斯等:《巴西历史焦点》,第37页,圣保罗FTD出版社,1996。)。其重要标志是于1532 年建立了圣维森特和皮拉堤尼加两个居民点以及巴西历史上第一家制糖作坊。皇室为移民巴西而采取的重要手段是实行分封制。在1534年至1536年间,葡王室将葡属美洲划分为12个管区,(注:关于管区的数目说法不一。本文采用小普拉多的观点。见其《巴西经济史》,第32 页, 巴西出版社,1980。)分封给皇室成员、显贵、富商和其他权势人物。圣维森特管区就分封给了阿丰索·德索萨。管区享受高度的自主权,其中包括分配土地权,从而产生了巴西历史上所谓的份地制(sesmarias)。 份地制虽于1822年被废止,但它却成为迄今仍对巴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庄园制存在的历史根源。
    当时,葡萄牙向巴西的移民极为有限,这不仅是由于葡萄牙的人口少,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不具备向外移民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当时英国向北美殖民地殖民、实行原始积累过程完全不同,英国的原始积累使千千万万失掉土地的农民,在极苛刻的条件下,卖身为奴若干年,以支付渡洋旅费,前往美洲去寻找土地。(注:叶菲莫夫:《美国史纲》,第42页,三联书店,1962。)这一差别深远地影响着二者后来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前往巴西的移民其主要目的不是要以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另外,由于移民数量极为有限,巴西殖民地经济从一开始便不得不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的基础上。
    "引进"黑人,对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历史作用。第一批黑人奴隶贩运至巴西大约是在1530年至1540年间。1550~1855年间约有400万黑奴被运进巴西港口,其中绝大部分是男性。 当时巴西正处在蔗糖周期和矿业周期,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甘蔗甚至被称为"奴隶作物"。(注:威廉·福斯特:《美国历史中的黑人》,第27页,三联书店,1961。)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是当时巴西两大奴隶集散地。时值今日那里仍是巴西黑人和混血种人较为集中的地区,特别是萨尔瓦多,具有强烈的非洲黑人文化色彩。黑奴取代了印第安人,成为巴西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在他们筋肌壮健的背上负荷着18世纪(美洲)葡萄牙帝国的全部重担"。(注:转引自艾·巴·托马斯:《拉丁美洲史纲》,第419页,商务印书馆,1973。)黑人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 音乐与舞蹈,以及农作物种植和矿物开采技术带到巴西,极大地增加了巴西社会的容量和经济的发展。而黑人妇女承担白人家庭的家务和扮演奶娘的角色,则更直接地促成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这样,新旧大陆3种文化在同一地域相遇, 通过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在冲突中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巴西文化。但从政治体制、国民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看,巴西文化的主要内涵仍是西方文化。巴西学者安东尼奥·卡洛斯·马泽奥指出:"葡萄牙第一批殖民者带来了欧洲文化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西生活方式是欧洲生活方式的延伸。尽管在热带阳光下增添了印第安人文化和黑人文化的某些色彩,但从根本上说,它并未改变巴西文化的欧洲特征。"(注:安东尼奥·卡洛斯·马泽奥:《巴西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第12页,圣保罗阿兹卡出版社,1988。)巴西文化的形成可以视为巴西社会形成的一种表象。因为"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义是相同的"(注: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第1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二经济周期与巴西社会的形成
    巴西社会的发展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一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生产活动是甘蔗种植、蔗糖生产及向欧洲市场销售。蔗糖生产周期是从1550年至1700年,约持续一个半世纪。1502年第一批甘蔗芽从葡属马德拉群岛引进巴西。先在南部的圣维森特管区种植。16世纪中叶,甘蔗种植在伯南布哥、巴伊亚一带地区找到了最适宜的条件。典型的甘蔗种植园都建有糖坊。因此,"糖坊的概念后来就由工厂延伸至包括土地与作物在内的整个地产"。
    蔗糖周期对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第一,因甘蔗种植,沿海一带领土得以"实际占领"。第二,由于糖业的发展出现了城镇,道路和港口得到建设,同时,它还带动了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第三,作为蔗糖生产主要劳动力的黑奴被大量贩运至巴西,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批葡萄牙人。其结果是"对广大地域的定居和占领致使殖民地社会产生"。(注:克洛维斯·多托利:《巴西社会问题研究》,第36页,圣保罗国家出版公司。)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是为数不多的糖业主,社会底层是广大黑奴,中间为小地产所有者,葡王室官员,以及教会人士等。由此而形成的殖民地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社会的运作受制于殖民契约。所谓殖民契约,就是殖民地隶属于宗主国的经济与政治关系总和。
    继糖业周期之后是矿业周期(1700~1775 )和咖啡周期(1830 ~1930)。生产活动的进一步扩大,丰富了业已形成的巴西社会的内容。矿业周期历时虽不足一个世纪,但它对巴西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突出的。第一,黄金和钻石的发现导致巴西人口从沿海地区流向内地米纳斯吉拉斯一带,同时也使欧洲人大批涌入。巴西人口迅速增加,内地一些"空白"地区被占领。第二,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巴西的经济、政治中心向东南转移至米纳斯吉拉斯和里约热内卢一带。作为黄金输出港和奴隶输入港的里约热内卢于1763年取代东北部的萨尔瓦多成为殖民地巴西的首府。第三,黄金产区的物资需求拉动了多种经济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矿区对肉食品和役畜需求使畜牧业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扩展。第四,矿业生产的发展刺激了城镇的产生。新城镇分布于矿区至里约热内卢港之间道路沿线。城镇人口增加,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随着生产的发展,艺术活动也繁荣起来。此外,在黄金等贵金属源源不断输往宗主国的同时,来自欧洲的日用消费品也不断增加,巴西社会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
    咖啡经济对巴西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任何经济周期所不能比拟的。自1727年咖啡种植从法属圭亚那传至巴西北部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1760年咖啡种植传到里约热内卢,当地的甘蔗种植因而被取代。自1831年起,咖啡出口超过蔗糖出口,跃居巴西出口产品的首位。尽管如此,在19世纪前半叶,咖啡业的发展仍被经济史学家称为"准备期";其发展高潮是在1850年之后。当时,咖啡种植已从巴拉伊巴河谷延伸到圣保罗的西部高原并向米纳斯吉拉斯的马塔地区扩展。当时咖啡业的大发展是与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有关。社会财富因咖啡业发展而增加,同时因咖啡业发展的需要,市政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国家的一体化得到加强,最终导致国家经济中心转移至东南部地区。被称为"咖啡男爵"的圣保罗咖啡园主与米纳斯吉拉斯的大农牧业主逐步走上了联合统治巴西的舞台。
    1888年巴西最终废除了奴隶制后,劳动力不足成为咖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外国移民高潮的到来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巴西历史学家以1808年划界,在此后到达巴西的外国人(包括葡萄牙人)均被视为外国移民。(注:《巴西百科全书》,第397页,圣保罗世界出版社,1988。)1818年,1682名瑞士移民来到巴西,定居在现今里约热内卢州的新弗里堡。1824年首批德国移民到巴西。1875年意大利移民到巴西南部定居。1908年第一批日本移民从桑多斯港登岸。大批外国移民进入巴西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1900年间,仅圣保罗州就接受了约100万外国移民。外国移民在巴西大致有3种职业选择。其一,去咖啡种植园,作为雇佣劳动者取代以往的奴隶。其二,去南方农村,成为小地产主(小农),随后形成农村的中产阶级。其三,留居城市从事工商业活动。外国移民对巴西社会发展贡献之大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诸多方面。移民的进入使巴西社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广泛,人员往来与思想交流更加频繁。
    巴西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是在30年代后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而发生的。工业的发展将全国各地的"孤岛"联成一个整体。国内市场的统一和劳动力的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巴西社会更加开放和充满活力。
    独立国家的诞生与政治发展
    一巴西疆域定型
    1750年马德里条约的签订,表明西班牙承认在其统治葡萄牙期间(1580~1640)巴西人越过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规定界线占据的"西班牙美洲领土",巴西疆域在当时已初具雏形。巴西对领土实际占领是因生产周期的更替致使生产地域改变而实现的。然而这主要局限在东北部及沿海一带。因此,"正是在沿海一带埋下了民族特性之根"(注:《请看》杂志,2000年1月5日刊。)。而向西部内地的延伸则受到地理条件的局限。两条与海岸平行走向的山脉成为葡萄牙殖民者深入内地的屏障。一条是马尔山脉,另一条是曼蒂盖拉山脉。对内地的占领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1650~1750年间兴起的武装远征队"班德拉斯"的参加者。他们是在巴西出生的白人,以圣保罗为基地深入内地,掳掠印第安人和寻找贵金属。一个世纪来,他们的足迹越过米纳斯吉拉斯、马托格罗索、戈亚斯,到达亚马孙河的中下游地区。在同一时期,葡萄牙殖民者从亚马孙河口的贝伦溯流而上,沿河建立了许多据点,以防该河流域落入他人之手。这一行为在历史上被称为"恩德拉达斯"。它与"班德拉斯"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具官方性质,其宗旨是占领土地。
    但是,在南方,葡萄牙殖民者的领土扩展却遇到了西班牙人的顽强抵制。南里奥格兰德省是纳入巴西版图较晚的地区。它位于条约规定的界线以西。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者利用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的机会,积极向南方扩张。进入南里奥格兰德的是东北部的"腹地人"、牧民、圣保罗的远征队员以及从亚速尔群岛引进的移民。在17世纪和18世纪,葡西殖民者为争夺南里奥格兰德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直至1801年,才最终归入巴西版图。
    为争夺拉普拉塔流域的控制权和确保南里奥格兰德的领土安全,巴西曾参与巴拉圭战争(1864~1870)和军事入侵乌拉圭,并与阿根廷对峙。但从19世纪末起,巴西人对领土的保卫和扩展,"不再求助于武力解决它在南美洲的领土争议。这个任务转由巴西外交来承担"(注:特雷济亚·德卡斯特罗:《巴西文明史》,第160页,里约热内卢 CAPEMI出版社,1982。)。巴西所遵循的是国际法中的所谓"占领地保有"原则。巴西以外交手段先后同乌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法属圭亚那解决了边界问题。亚马孙河与拉普拉塔河的航行问题也以同样的方法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