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史和国史学界对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成因、危害和历史教训等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令人信服的成果。但是,对这场“浮夸风”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的研究,却还相当薄弱,因此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大跃进“浮夸风”的表现形式 一些论著认为,大跃进“浮夸风”的表现形式就是虚报成绩,“放卫星”。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所谓浮夸,即虚浮夸大,就其性质而言,它应该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指事前夸海口,说大话,完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或者任意夸大有利条件而忽视不利条件,提出一些根本难以企及的目标、口号、计划、指标。第二、指事后在总结、汇报和宣传中把成绩以小夸大,以少夸多,甚至完全弄虚作假,把根本没有任何成绩说成是成绩很大很多。提出过高目标或指标者,往往并不认为所提目标或指标不切实际,他们认为只要努力就可能实现,我们可以把这种浮夸形式称之为不自觉浮夸;夸大成绩者,明知是假而为之,我们可以把这种浮夸形式称之为自觉浮夸。不自觉浮夸是说大话,自觉浮夸是说假话,二者性质虽有不同,但都违反了实事求是原则,都属于浮夸。 按照上述对浮夸表现形式的区分,我们可以对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作以下归类: (一)不自觉浮夸。在大跃进运动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目标、口号、计划、指标。 在工业领域,中央把原定十五年赶超英国、三十五至四十五年赶超美国的口号逐步提前为两到三年赶超英国、五到七年赶超美国;把1958年全国钢产量指标由最初的624.8万吨(比1957年的535万吨增长17%)逐步提高到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柯庆施甚至提出华东区1959年要搞800万吨钢。[1] 在农业领域,毛泽东提出了全国“争取在三年内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基本改观”[2]的口号;中央把完成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任务的时间,由原定的十二年提前到五至八年,最后定在五年之内,又提出在五至七年内全国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河南省更是提出了一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计划。1958年6月华东区农业协作会议提出三至五年内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2000斤以上,[3]紧接着其他各协作区也都提出了粮食高产计划,就连一向低产的西北区也提出了在人均粮食产量方面要达到1958年1100斤,1959年2000斤,1962年3000斤。[4] 在文、教、卫和科技等领域,文化部提出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5]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要在三至五年内基本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十五年时间普及高等教育。[6]科技界提出“苦战三年基本改变我国科学技术面貌”的口号和争取提前五年即在1962年完成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以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7]有的省提出一年消灭文盲,有的省提出一年变成文化省,有的地方提出每个县出一个鲁迅和郭沫若,还有的省提出一年消灭“四害”等。 这一系列目标、口号、指令、计划和具体的指标,都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是说大话,都属于浮夸,这已为大跃进的实践所证明。至于1958年1070万吨钢指标的任务,虽然通过全党动员,各行各业让路,土洋并举,九千万人齐上阵突击蛮干而最终完成了,但考虑到这其中包括300万吨几乎没有任何用途的“铁疙瘩”,实际上也是没有完成。 (二)自觉浮夸。在大跃进运动中,许多行业、许多地方都虚报成绩,“发射”了一系列“高产卫星”。 在农业方面,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全国兴修水利、积肥等热潮中,就已出现浮夸现象。1958年夏收开始后,全国各地“捷报频传”,小麦、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的“高产卫星”连接上天,热闹非凡。其中小麦最大的“卫星”是由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赛什克农场第一生产队创造的,亩产高达8585斤多[8];水稻最大的“卫星”是由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创造的,其一块中稻竟创下了亩产130434斤多的奇迹[9]!其它各种农作物也都有“高产卫星”。这些“高产”纪录有的是通过采用“并田”方法(即把许多已成熟或基本成熟的庄稼并到一块田地里)假造出来的,有的是按密植株数推算出来的(当时否定对农作物的合理密植,认为植得越密产量就越高),还有的纯系子虚乌有,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在工业方面,在1958年上半年全民大办工业热潮中,虚报浮夸之风就已开始蔓延。如河北省定县竟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建起了中小工厂1530个,平均每天有35个工厂投厂;[10]又如工业基地薄弱的甘肃省到1958年5至6月,全省厂矿数已达22万个,其中省办的2500多个,县办的15000多个,乡办的16000多个,社办的185000多个,出现了10多个万厂县,20多个千厂乡,50多个百厂社。[11]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又出现了全民大炼钢热潮,在工业领域的浮夸进一步升级,“高产卫星”此伏彼起。9月,贵州、河南等省相继发射了“高产卫星”,其中河南禹县日产生铁竟达4396吨。[12]在中央确定的放“卫星”的日子(9月29日)和“钢铁生产高产周”(10月15日21日)里,更是“卫星齐上天”,其中日产钢最高的省达到了10多万吨,日产生铁最高的省达到了37万多吨,[13]甚至连毫无钢铁工业基础的广西也不甘落后,并取得了“大捷”。[14]在工业的其它部门如煤炭、电力、机械等部门,也都放过“高产卫星”。这些数字明显含有较多的水份,是浮夸的产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