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
金王朝是一个以女真人为主体民族建立的政权,女真人建立金王朝之前,主要活动在今长白山及第二松花江流域。随着部落的强大与金王朝的建立,大约在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其活动区域逐渐向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扩展,又以此为基础先后攻占辽上京、东京、中京地区,据有辽在塞外全部境土,囊括整个东北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不仅东北地区的环境特征与华北平原有较大差异,而且它在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上也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在女真人统辖东北地区之前,辽王朝经营的农业垦殖区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其他地区包括女真人活动区,基本因环境差异而成为游牧、渔猎、采集等生产形式的分布区,农业民族与非农业民族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分。 女真人统辖东北地区后,这里不但成为金朝初年的政治与经济核心,而且农业生产与基本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辽代相比,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1.农业垦殖区域有较大幅度的扩展。除西拉木伦河和辽河流域之外,农业垦殖区向北扩展到乌裕尔河流域。虽然这时的农业开垦仍呈插花形式,但农田的分布范围已大大向北扩展了。2.农耕技术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目前已发现的金代铁制农具,不仅数量与地点较辽代有所增加,而且属于精耕农作所使用的工具,也时常可见。3.农业生产已不仅仅是汉、渤海等旧有农业民族的生产形式,女真、契丹、奚等民族也相继投入到农耕生产的行列中。4.营建了粮食生产基地,成为金王朝立都于松花江流域的物质基础。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不但在总体上形成上述变化,而且主要农业垦殖区也有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辽代主要农业垦殖区基本以上京临潢府为中心,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金代将这一重点农业垦殖区移向第二松花江至辽东一线,从而导致整个东北地区基本经济格局的转变与开发重心转移。这一转变也影响到后世东北地区的开发进程。 金代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垦殖区的形成既是研究这一地区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为了论述方便,本文依照金代行政区,将东北地区分为上京路、东京以及咸平府路、北京路等区域分别进行论述。 一、金上京路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地域扩展 (一)上京路农田分布形式与农业生产技术 金代东北地区农业开垦基本呈插花地形式,插花地主要分布在城邑周围。文物考古部门调查发现,以上京会宁府为中心的女真原居地,留下许多金代城址。将这些城址与《金史·地理志》所记载的州县设置结合在一起可以从侧面显示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空间结构特征。依据黑龙江文物考古所王永祥先生等对黑龙江地区金代古城遗址所作统计达106处[1]。王永祥依据城址周长,将其分为六级: 1.>7500m 京城 2.4000~5000m 路所在地的州府城 3.2500~3500m 州城 4.1500~2500m 县城或猛安 5.1000~1750m 谋克 6.400~750m 边堡 若按此分级,106个古城中,除一个规模不清外,六级城20个,五级城57个,四级城8个,三级城15个,二级城2个,一级城1个。若第四级城为县级城址,那么县以下城占总数的75%。这些城镇大多沿江河分布,其中阿什河沿岸有十几座金代城址,间隔相距10~15华里不等,拉林河右岸有17座古城,间距10-20里,呼兰河沿岸有12座古城,间距20-30里,松花江沿岸则排列着40多个大小不等的金代城邑,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口。[1]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