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根源(2)
二、20世纪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发展 虽然加拿大自治领的成立使英裔、法裔两大民族表面上能生活在加拿大这块土地上,但是在联邦的不断磨合过程中,一直交织着中央和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以及英语和法语两大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其中英法两大民族的矛盾与冲突最为尖锐与突出,产生的影响最大,并且逐渐上升为魁北克省与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对抗与冲突。 联合是在美国压力的威胁下形成的,这一事实表明,共同的利益足以抵消各种离心力,但是在英属北美法案通过后不久,压力消失了。原来被掩饰的种种矛盾又显露出来。魁北克法裔加拿大人总感到在联邦体制下所获低于英裔加拿大人。从宗主国英国那里争取到的权利大部分为英裔加拿大人占有,首任加拿大联邦总理约翰·麦克唐纳政府就否决了24个省议会所提出的法案中的16个。这促使魁北克于1887年提出取消联邦否决权的修改宪法的要求。进入20世纪,魁北克民族主义运动发展迅速,愈演愈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魁北克省志愿入伍的人数大大少于其他省份。他们抱怨没有建立法语军队,法裔军官提升机会少。同时讲英语的牧师在魁北克担任募兵工作,引起他们反感。关于征兵制的争论,加深了英、法裔之间的分歧,以至于1918年3月在魁北克城发生了一次反征兵的暴乱。法裔加拿大人重视保护的是本地的文化和权利,并不关心整个自治领的问题,因此有人说法裔加拿大人是地方主义者。[9] 一战以后,魁北克民族主义情绪似乎有所平静。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工业成为众望所归。在此期间,魁北克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一跃成为该省的经济支柱,农业则降到次要地位,由1920年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下降为1941年的10%[10] 1801。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增长,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魁北克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一方面导致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结构迅速解体,天主教会的权力和影响日益衰弱,另一方面,法裔中产阶级日益不满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新教和旧教以及两种语言和文化形态的矛盾日趋激烈,魁北克新民族主义的增长为分离主义播下了火种[11]。 当代加拿大魁北克分离运动全面勃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魁北克民族问题发生了重大转折。1960年,魁北克自由党在“成为自己家园的主人”的口号中赢得该省大选,重新上台执政,著名的“平静的革命”(Quiet Revolution)即开端于这一年。1960-1966年,魁北克政府发动了一场改革运动,对金融、教育和社会福利等部门加以调整,组建教育部,以取代天主教长期以来对教育的垄断,调整了把法语作为第一语言的魁北克人的经济地位[12];在这6年期间,魁北克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失业率大大降低,从1960年的9.2%降至1966年的4.7%[10] 1802,魁北克“平静的革命”既是新的民族主义的结果,也是它的推动者。这些措施增强了魁北克人的信心。同时,新的民族主义意味着魁北克社会应该成为一个现代的、多元的工业化社会。“平静的革命”还把魁北克民族主义限制在加拿大境内,到1970年,有41%的魁北克人认为本省应该脱离加拿大独立[13]。 随着“平静的革命”的深入,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魁北克分离运动进一步激化。1968年,魁北克省前内政部长勒内·勒维斯克(René Lévesque)成立魁北克人党(Parti Québécoisan)。一批极端民族主义者组建了“魁北克民族解放阵线”,以暴力恐怖手段,谋求分离目标。1970年,先后绑架了英国外交官克鲁斯和加拿大政府官员拉波尔。联邦政府被迫宣布魁北克省处于紧急状态,派军队进行弹压。随后,魁北克民族解放阵线因为失去大多数法裔居民支持而销声匿迹,而主张以合法手段实现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人党势力及影响越来越大。1976年,魁北克人党赢得了魁北克省大选,勒维斯克出任魁北克总理。并且连续执政10年。魁北克人党执政期间,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魁北克是一个法裔省。1977年,魁北克省政府通过了《101语言法》(101 Bill),确认法语是该省政府和议会唯一正式语言,在教育方面,大力推广法语教学,严格限制本省儿童进入英语学校就读,规定在商务活动中必须使用法语[14]。1979年,勒维斯克政府发表了白皮书,主张魁北克脱离加拿大联邦成为独立国家,同时与加拿大共同建立以下几个机构:统统委员会、秘书处、金融局和法院。第二年,魁北克就省政府的联盟主张进行全民公决,表决结果表明,魁北克64%的居民反对魁北克政府的分裂主张[15]。民意表明,大多数魁北克居民不赞成独立,这不能不说是对魁北克分裂主义者的一次打击。1981-1985年间的数次民意测验表明,魁北克人对独立问题的兴趣和对魁北克人党的支持呈现下降趋势。 进入90年代,魁北克独立势力再度膨胀。联邦政府修宪失败,进一步加剧了英裔和法裔的矛盾。国际民族主义思潮更是起到推波助澜作用。1995年,魁北克省的几个政党:魁北克人党、魁北克集团、魁北克新民主行动党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全民公决。10月31日,魁北克省就独立问题进行了全民公决,结果,反对独立的占了50.6%,支持独立的占49.4%。[16] 20世纪魁北克民族主义之所以迅速发展,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魁北克省与加拿大其他省份相比,有其鲜明特色。这里法裔人口占加拿大法裔人口的80%,是北美唯一讲法语的地区,也是世界上除法国之外的最大的法语区。历史上,为了安抚法裔居民,英国先后颁布了《魁北克法案》、《1791年宪法》、《不列颠北美法案》等法案,承认了魁北克的特殊性,保护法裔居民在语言、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传统。这些措施虽然有利于维护加拿大的稳定,有利于英国殖民统治,却使得英裔居民和法裔居民的文化差异被以法律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不利于二者的交流、融合。魁北克人认为他们与英裔加拿大人并列为加拿大联邦奠基民族。长期以来,占魁北克人口80%的法裔居民不满于英裔统治,围绕究竟谁来控制北美这片沃土而展开了持久战。加拿大自治领建立后,联邦政府首任总理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立国原则消极回避了魁北克问题,但是魁北克法裔加拿大人总感到在联邦体制下所获低于英裔加拿大人,从宗主国英国那里争取到的权利大部分为英裔加拿大人占有。因此,长期以来魁北克法裔居民所希望的是维护本民族传统和特性,而不是追求融合。进入20世纪后,由于法裔居民与英裔居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魁北克法裔居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快速发展。而且这股潮流愈演愈烈,成了历届加拿大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 其次,加拿大法裔居民和英裔居民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也是魁北克民族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魁北克法裔居民在加拿大属于少数民族,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加拿大政府曾经规定,英语为全国官方语言,仅在魁北克省,法语和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结果,联邦政府所属机构和魁北克以外的各省政府一般不聘用不懂英语的法裔居民,法裔居民认为,这是英裔加拿大人对他们政治上的歧视和排斥。 维护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是法裔居民20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事业,也是魁北克民族主义的根源之一。法裔居民心灵上始终留有受异族统治的阴影,因而具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不断发动运动,争取平等权利。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969年通过了《官方语言法》,确认英语、法语同为加拿大官方语言,规定加拿大政府、议会和司法机关对公民提供英法两种语言服务。但是,实际上,在加拿大全国,英语是工作语言,法语仍受到排斥甚至歧视,法裔居民不掌握英语就很难在魁北克外的地区找到工作。魁北克人强调,语言文字是一种构建民族大厦的黏合剂,是民族统一的载体,是维系法裔价值观、改善社会地位以及防止被人口激增的英语居民同化的保证,语言问题关系民族生存,这是魁北克人最终将语言问题政治化的主要原因。 经济地位的差别也是魁北克民族主义发展的因素之一。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建立时,魁北克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的省份,主要的制造业大都由英裔垄断。魁北克经济自“平静的革命”以来,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因为加拿大重工业大部分集中在安大略省,1961-1977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安大略的就业投资是魁北克的2倍,而且,魁北克在圣劳伦斯河上的优越的运输条件逐步丧失,经济上被安大略省超过。魁北克的经济事务多由英裔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控制,法裔居民很少有机会在工业管理部门中担任高级职位。据统计,魁北克105家最大的私人公司中,只有14家法裔董事居于多数,其他91家平均只有9%的法裔董事,法裔居民多从事报酬低的工作[17] 409。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英裔加拿大人的资本占加拿大全部工业资本的42.8%,而法裔加拿大人资本只占15.4%。而且魁北克法裔居民人均收入也低于英裔居民。1961年,英裔加拿大人人均收入为4852加元,法裔加拿大人为3872加元[18]。经济政策上,联邦政府也对其他省份倾斜。为了提高本省的运输能力,蒙特利尔原规划开凿乔治亚湾运河,但在美国的压力下,联邦政府不顾魁北克反对,于1953年和美国达成疏浚圣劳伦斯河的协议,使海洋船只驶入圣劳伦斯河上游,直至安大略湖。不仅如此,联邦政府的政策在诸如“汽车协定”、“外资”等问题上向安大略倾斜。1954年加拿大新成立的76家工业企业中,只有1家在蒙特利尔选址,却有74家落户在安大略省。这种局面也使魁北克为了避免有朝一日成为安大略省的“内陆”,既要“寻找一条摆脱安大略工业和金融控制的道路”,又要在生存上作出抉择,要么继续固守传统,因为没有传统,就没有魁北克,要么顺应时代潮流[11]。魁北克人就是在这样的选择中,走进了“平静的革命”。 另外,二战后国内外形势也有利于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主义运动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加拿大经济的迅速发展,魁北克的工农业生产也明显增长,但许多法裔加拿大人仍然认为魁北克是受英裔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剥削的“经济殖民地”。战后全球非殖民化运动高涨,许多殖民国家纷纷独立,这对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起到催化剂作用。战后曾任魁北克省总理的杜普雷西也为宣扬法裔加拿大人民族主义摇旗呐喊。1960年,在“成为自己家园的主人”的口号中上台的让·勒萨内阁在魁北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魁北克法裔加拿大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法国在外交上对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支持,也刺激了魁北克民族主义情绪。1967年7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借出席蒙特利尔“1967年出口国际博览会”之机,声言魁北克正在发展成为与众不同的民族和政治团体,高呼“魁北克独立万岁”,公开支持魁北克省独立。这极大地刺激了魁北克民族主义者,对独立运动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他们认为魁北克是被盎格鲁-撒克逊“海洋”包围的一个法兰西语言文化孤岛,一些激进的魁北克民族主义分子认为,只要魁北克还留在联邦范围内,法裔居民的地位永远无法提高,只有魁北克脱离联邦,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