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析蒋介石追随孙中山的思想渊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吴珍美 参加讨论


    思想是行为的先兆。如果说接受大体相同教育,所处共同历史背景,面临同样社会问题,只是为两人接近准备了客观基础的话,那么蒋介石跟随孙中山出生入死,其决定性因素是他的思想与孙中山思想在许多方面相符或接近。这些思想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主义思想
    学生时代的蒋介石,就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在保定军官学校读书时,某日本教官讲授卫生学,将四亿中国人喻为四万万微生虫,寄生在泥土中。蒋介石听后,怒不可遏,冒着被校方开除,失去留学日本学军事的危险,给予有力回击说:“日本有五千万人,是否亦像五千万微生虫寄生这八分之一之立方寸土中?”〔11〕使日本教官瞠目结舌。表现了一个中国人不甘受辱的民族尊严。面对邻国日本,由弱变强,侵略中国,而中国却日益衰落,任人宰割的处境,蒋介石深感切肤之痛,决心为国家的雪耻自强出力。他说:“日本以一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奋发图强,战败帝俄,予我精神上以最大的刺激。所以,我在龙津中学肄业不到半年,就请求家母准许我到日本学军事,来尽到我国民一分子的义务,促成我们国家的雪耻自强。”〔12〕为了能去日本留学,他毅然剪去象征被奴役的辫子,以示决心。此举遭来许多非议,但他义无返顾,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爱国的民族精神。辛亥革命爆发后,还在日本实习的蒋介石,以为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不顾一切地返回祖国,投身于辛亥革命之中。对此,与蒋介石同归的张群回忆说,为了回国参加辛亥革命,我们连毒药也都买好了,这是准备在万一之际,就得自杀,的确有舍生就死的决心。蒋介石还给家里写了诀别信〔13〕,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概。在光复杭州的战斗中,他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英勇杀敌。
    革命实践,使蒋介石报国思想由民族意识发展为民族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蒋介石认为,专制腐败的满清政府没有能力保卫中国,抵御外侮,因此必须推翻,建立强大的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的任务不仅仅是推翻满清政府,还在于避免黄帝子孙沦为“碧眼黄髭”的奴隶,若仅以反满种族革命看待,则“尚未窥其真相也”〔14〕。为了唤醒国人,对付外来侵略,他创办《军声杂志》,并除了撰写《军声杂志发刊词》外,还发表了《革命战后军政之经营》、《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巴尔干战局影响于中国与列强之外交》、《军政统一问题》、《征蒙作战刍议》等文章,就当时中国和世界局势问题,特别是对于俄、英等国掠夺中国边疆的态势进行分析,以警示国人。他指出,英、俄、法、德、日是侵略主义者,俄、日、英对中国边疆满洲、蒙古、新疆、西藏怀有领土野心,较侵犯沿海地区更具威胁,是中国的“三大敌人”,尤其是日本和俄国对中国更加危险,“鸭绿江渡满长桥告竣之日,即为满洲并吞之日;西伯利亚军用复线筑成之时,即为蒙疆制命之时”〔15〕。并认为,俄国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主要煽动者,是中国的“目的敌”,因而要首先对付俄国。为此,他提出中国要加强国防建设,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对付列强的侵略。这些文章反映了蒋介石早期民族主义思想。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首倡民族主义。他认为,中国近代之所以一蹶不振,落后挨打,主要原因是民族精神的丧失,也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观的丧失。他强调,要推翻专制统治及其帝国主义压迫,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就必须发扬和光大民族主义精神。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同盟会的盟书和宣言中作了概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也就是,对内推翻专制卖国的满清统治,对外争取民族独立。
    显然,蒋介石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族主义革命,是与他具有爱国民族主义思想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