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波罗的海在二战期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长期以来,英国把对波罗的海的控制权看作“不仅是皇家海军,而且也是整个英国的战利品”(16)。为了取得对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英国海军早在二战以前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企图控制波罗的海的“凯瑟琳”计划。二战爆发以后,为了取得对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英国更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美国对波罗的海的战略位置也极为关注,不论从战争还是从商业上考虑,它都希望能在波罗的海上通航无阻。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塔林、里加、梅梅尔都是很好的波罗的海的温水港。它们对控制波罗的海和保证在波罗的海上的通航无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英、美和苏联代表着极不相同的政治思想体系。在英国人眼中,“共产主义制度和纳粹制度最坏的特征相比较并没有什么区别……”(17)。在美国看来,“共产主义同纳粹独裁制度的原则和主义一样也是不能容忍的”(18)。因此,自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英、美等国一致致力于干涉、孤立和封锁苏联,企图达到扼杀和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由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地理位置,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它们就成了欧洲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前哨。所以,尽管英、美两国都承认苏联合并波罗的海三国是为了“战略安全”的需要,但在莫斯科战役以前两国都不愿改变自己的强硬立场。 莫斯科战役之后,苏军开始了反攻。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以及苏联战场上的捷报频传,英国对苏联西部边界的要求开始出现了松动。英国担心,“如果希特勒倒了,苏联的武力在战争结束时深入欧洲的程度,毫无疑问必将大大超过1941年他们参战之日,因此最好及早使苏联政府受到某种协定的约束”(19)。所以,即使美国不同意满足苏联的全部要求,英国也将“支持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各国获得基地的要求,并在战后议和时支持苏联控制波罗的海各国的国防和对外政策”(20)。为了征询美国的意见,1942年2月,英国指示驻美大使哈利法克斯在美国同罗斯福和美国务院官员就满足苏联西部边界要求进行商谈。但是美国国务卿赫尔和国务院大多数官员却设法推迟就此类问题进行商谈,反对立即对苏联的要求作出承诺,并决定就苏联西部边界问题准备同苏联进行直接交涉。英国极力反对美国抛开英国而直接同苏联进行谈判的作法,因为那将证明英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无足轻重的。在波罗的海诸国问题上,丘吉尔虽然一直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立场,但到了1942年3月,他却认为:“在一场殊死的斗争中,不应该让那些为伟大事业而斗争的人们肩负起他们所不能承担的负担,我对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态度,以往和现在都没有改变,但是,我认为此时已不能再拖下去了。”(21)为了阻止美、苏直接进行谈判,3月7日,丘吉尔迫不及待地给罗斯福打了一封电报:“战争日益加剧的严重性使我感到,不应对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作那样的理解,以致否认德国进攻俄国的时候俄国所拥有的边界。俄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参加大西洋宪章的。”(22)但是当3月9日哈利法克斯会见罗斯福和霍布金斯时,发现要劝阻美国和苏联直接进行谈判已是不可能的。罗斯福建议向斯大林声明:“虽则谁都承认俄国的安全需要,但是现在把什么都写在纸上却未免太冒失了。其实斯大林没有必要为波罗的海国家问题操心,因为这些国家的未来显然决定于俄国的军事发展,如果俄国重新占领这几国,美、英不可能,也不会把俄国撵出去的。”(23)尽管英国在苏联西部边界问题上有所松劲,但由于英国强烈反对美苏直接进行谈判,所以英国对美国的建议仍持反对态度。后来罗斯福在同苏联驻美大使李维诺夫会见时,并未按原来的计划告诉李维诺夫,而是重申,在战争取得胜利以前,美国不同意涉及边界的任何秘密或公开条约。 为了解决艾登在莫斯科未能完成的使命而签署一项英苏同盟条约,莫洛托夫于1942年5月20日访问了伦敦,并在谈判桌上强调“把苏联政府一定要收复被希特勒侵占的领土(包括三国)”作为双方签订同盟条约的“最低条件”。“英国政府表示准备承认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边界”(24)。双方虽于5月26日签订了同盟条约,但条约中却撤消了全部有关边界的条款,因为苏联此时更关心的是第二战场的开辟。应美国的邀请,莫洛托夫还访问了美国。在华盛顿,罗斯福虽然让莫洛托夫告诉斯大林,美国预计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但“目的部分是为了推迟俄国解决边界问题”(25)。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美英苏围绕“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而关于苏联西部边界问题似乎暂时搁到了一旁。 三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联取得重大胜利而结束。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就其西部边境的战后安排问题,再次向英、美外交部进行了试探。同一时期,英军、美军在非洲和太平洋战场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盟国在战略上掌握了主动权。美、英认为双方共同研究战后问题安排的时机已经成熟。 3月,英国外交大臣访问了华盛顿。在艾登动身去华盛顿之前,麦斯基再一次告诉这位外交大臣:“苏联决心在战后保持波罗的海各国”(26)。在华盛顿,艾登同罗斯福、霍布金斯详尽地讨论了苏联西部边界问题。在3月15日的讨论中,罗期福认为:“现实一点讲,德国跨台的时候,俄国军队是会呆在波罗的海诸国的,而我们谁也无法迫使他们撤走。……在未经公民投票之前,不要(同意)把这些国家并入苏联,但美国会同意这些国家在公民投票前同苏联在经济和军事上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27)艾登认为苏联会坚持英美同意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并入苏联。罗斯福说:“我们有可能必须同意这一点,不过如果同意了,以后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作为交易手段,要俄国作出其他让步。”(28)3月16日,霍布金斯请李维诺夫谈谈苏联在和平桌上将提出什么要求。李维诺夫说:“当然要求得到波罗的海沿岸诸国,这些国家现在是苏联的一部分;这些国家从历史上看一直都是俄国的一部分,这些国家对苏联的安全是何等的重要。”(29)这显然表明苏联决心在波罗的海诸国问题上坚持到底。3月22日,罗斯福、霍布金斯、赫尔、艾登再次讨论了波罗的海诸国问题。罗斯福表示:“对波罗的海诸国会投票赞成自己的国家同俄国结盟这一点并不怀疑,但俄国应当花费些力量把这个投票手续办妥,同时应当与英美达成协议。”“在新的公民投票之前,俄国要对这些国家的外交和财政义务进行管理。”(30)也就是说,罗斯福“对俄国对波罗的海各国的要求也没有异议,不过他希望能在那里举行公民投票就是了”(31)。 1943年8月,在魁北克“四分议”会议期间,英美就苏联西部边界问题又一次进行了商讨,最后双方同意:如果两国“不得不作出让步,那么有来有往,我们(英美)也必须同时准备提出我们的要求”(32)。也就是说,苏联在东欧、英美在西欧各拥有一个势力范围。10月11日,为了尽快使苏联受到条约的约束,避免美苏直接达成协议,丘吉尔为即将参加莫斯科英、美、苏三国外长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起草了一个备忘录,更加明确地表明了英国在波罗的海诸国问题上的立场:“我们重新确认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同时注意到俄国加入大西洋宪章是根据1941年6月22日的疆界这一事实。我们也注意到1914年和1939年发动两次侵略战争以前的俄国历史疆界,……同时使俄国的西部疆界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33)在10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英国对波罗的海诸国问题几乎没提什么异议,但赫尔却告诫莫洛托夫,苏联不要吞并自己的邻邦,不然将“在世界上没有一个朋友”(3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