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聘人才对中国的近代化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它的经验和教训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文谨就晚清聘用洋员指导思想作一初步探索。 一、聘用有本领的人才 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指出必须“师彼之长,去我之短”(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6,第16册,第9117—9152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恭亲王奕主张“将外洋各种机利火器实力讲求,以期尽窥其中之秘。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注: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三册,第4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而要尽窥西洋近代科技之秘,不聘用洋人加以指导是不行的,正如奕亦所云:“今中国议欲讲求制造轮船机器诸法,苟不籍西士为先导,俾讲明机巧之原,制作之本,窃恐师心自用,枉费钱粮,仍无裨于实际”(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6,第8册,第4497页。)。郑观应从实业家的切身体会出发亦认为:“所有海关、制造、矿务、轮船、电报、铁路、纺织等局,创办之时因华人未谙其事,亦不得不借材异地”(注: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第1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借材异地宜加意考求何项工程应请何项之人,若违其才,则诒误实非浅鲜。然则选才可不慎哉!”(注:《郑观应集》,下册,第1047页。)。应该说,清政府对“选才”是慎重的,反复强调要聘用真正的人才。在实践中,清政府内部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行业标准与选用条件:关于海军,上谕云:“西人熟习轮船操练,若能延致才技精通者为教练,当可日有起色。应如何设法访订之处,著李鸿章、沈葆桢与出使各国大臣函商办理”(注:张侠等合编:《清末海军史料》,上册,第109页,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李鸿章把“才技精通”具体化为“必须专门名家,才能出众而又恪听调度者”(注: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奏稿35,第1133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0辑之692,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关于陆军,张之洞在编练自强军时,致函出使大臣许景澄:“务须精选曾经战阵之员为要”(注:王树枬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卷146,第10508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6辑之465,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清政府虽然允准编练新军,但对“洋将是否上等之才”(注:《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奏议》,卷40,第2911页。)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洋将是否有真才实学关系到练兵的质量。张之洞对聘请陆路炮台洋员的要求是:“总求实有才学可靠者为要”(注:《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卷147,第10594页。)。关于船政,“募雇外国谙练精明员匠”(注:《洋务运动》,第5册,第38页。)。关于机器织布,郑观应希容闳“代选聘一在织布厂有历练、有名望之洋匠到沪商办”(注:《郑观应集》,下册,第541页。)。关于铁路,张之洞致电驻日公使:“湖北拟向日本聘用高等铁路工程师,……须学问优、品行谨、有阅历经验者”(注:《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卷193,第13930页。)。关于矿务,李鸿章指出:选择矿师应当注意“必其人在本国矿务学堂出身,领有头等考单及开过矿务凭据”(注:陈旭麓等主编:《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179条,第156—157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断不可凭洋行一二人之推奖信为实”(注:《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1020条,第93页。)。关于冶炼,张之洞致电驻外使臣许景澄为汉阳铁厂“代觅精于炼西门马钢、贝色麻钢、炮钢”的洋总管一人,“须老成历练,曾在洋厂充总管,兼晓英文者”,因为“总管者,必才望过人,方能服众”(注:《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卷141,第10190—10191页。)。关于学校,张之洞致电驻英公使提出广东西艺学堂聘请教习条件:“须学优艺精,有书院凭照者要”(注:《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卷132,第9568—9569页。)。 总之,这些聘请标准和选用条件是晚清时期人们所达到的认识水平,李鸿章将其归结为一句话:“雇用洋人,必须有真实本领”(注:《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40条,第44页。)。 在聘用有本领人才思想的指导下,清政府通过驻外使臣的就近访询、洋行和国外著名企业的推荐、外国政府的保荐、已受聘洋员的引荐、派员到国外挑选等途径以及“优其薪、久其期……如有大效,酬以重金,许以奏奖”(注:《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卷132,第9527页。)等方式的确聘到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比如,善于管理的日意格,久经海战的式百龄,教练有方的琅威理,精于炮台的汉纳根,头等矿师布卢特、哲尔者、阿鲁士威,织布专家丹科等等。 当然,由于上等人才肯来中国者颇少,加之主持聘用之官员大多不是内行,因而聘用有本领之西员甚为困难。“各处矿局,每为西人庸劣矿师所误,其真正高手矿师,甚为难得”(注:《洋务运动》,第7册,第329页。)。周景勋在上张之洞《论铁政书》中对受聘来华洋员作了深入剖析,指出可以“约分三等。其上者聪明卓绝,别有奇思,大抵业精于专,质刚而锐,崇信重义,戒隋恶贪,操作有恒,朴诚无饰,认真办事,出于性成,此其所长也。其中者,亦能循规蹈矩,守法奉公,遇事躬亲,不旷厥职,至别出心裁,非尽人皆得,此其次也。下等者,骄悍欺人,不遵约束,资质多钝,固执不通,垄断居奇,党同伐异,至若耽淫酗酒,更甚华人,近来到中国愈久,习染愈深,轻薄中华,夸张傲恃,其黠者,每妒人之师其技也,或秘不尽传,或为不尽力,耽延时日,恋取薪水,诡诈相师,狡狯百出。间有本非专业者,挟技售欺”(注:《汉冶萍公司》(一),30条,第52页。)。为了减少误聘洋员造成的损失,清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即在使用洋员的过程中进行直接考察,无效即辞退。郑观应在分析轮船招商局利弊后指出,对外聘的船主要严格考察,“其有无功效,由管船之总办,于六个月后比较上届行驶日期之多寡迟速及用款多少,详细考核,果有成效,酌加优待,如不胜任,辞去另延”(注:《郑观应集》,下册,第787页。)。沈葆靖总理天津机器局后“将技艺未精之洋匠分别辞退,以节经费”(注:《洋务运动》,第4册,第246页。)。李鸿章在得知江南制造局试办捲筒枪机器数月而无成效时,指示总办沈保靖:“限一月期,如洋枪不成,委员则罚去薪水,未士科则令将所得薪工缴出,并劄行该领事说:‘伊手艺恶劣,不顾体面,专好骗人,押回本国’,看该洋匠尚要顾脸否?仰随时察度”(注:《洋务运动》,第4册,第128页。)。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凡在聘用期间显示出真实本领的洋员,清政府极为重视,要么主动开出办有成效的证明单,要么提升其职务,要么展留,或者给予各种奖赏,如英国矿师郭师敦受聘查勘湖北各矿,“该矿师于矿务、化学、绘图一切甚为熟谙,办事亦颇认真。只因所勘煤矿运道艰难,一时难以创造铁路,是以中止。……尚念该矿师于矿务熟悉、办事亦极认真,特给此单寄与该矿师知照”(注:《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369条,第392页。)。清政府展留的洋员亦不少,而展留次数最多者当数船政学堂教习迈达和邓罗;而给予成绩突出洋员的奖赏清政府也毫不吝惜,奖项有银两物件、职衔、顶戴、宝星、勇号、进士、封典等。有的洋员还先后获得多次奖励。 由此可见,清政府聘用有本领洋员的愿望是迫切的,各级官员选择洋员的行业标准和条件也是可行的,各种措施的采用对聘到真正的人才亦颇见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