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儒家经济伦理与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建构(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胡成 参加讨论

四中西文化的融汇贯通和创造性转换
    近代中国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十分激烈的时期,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汲取西方思想,始终是近代中国一个极为棘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孙中山作为政治家,虽未卷入他那个时代主要由一批文化人展开的思想讨论,但在实践的层面上却能“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审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43〕,从而在民生主义思想的建构及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过程中,显示出其一代伟人的视野和胸襟。
    从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孙中山所以没有拘泥于一种单向度的恪守和吸纳,很大程度因为他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难艰。“弱冠负笈于外洋,洞悉西欧政教,近世科学,靡不博览研求。”〔44〕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他说自己于圣贤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无时不往复于胸中;同时于西学概已有所涉猎,“而所谓专门之学亦穷其一矣。”〔45〕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具体现实以及西方近代学说发展的趋势,有一较为明确的认识,针对国人自卑的文化心理,孙中山说:我们中国四万万人不但是很和平的民族,并且是很文明的民族。针对国人唯洋是尚的心态,孙中山又说:近来欧洲盛行的新文化,如无政府主义与共产主义,都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以前的旧东西。中国的新青年未曾过细考究中国的旧学说,便以为这些就是世界上顶新的了。“殊不知道在欧洲是最新的,在中国就有几千年了。”〔46〕在孙中山看来,欧洲驾乎中国之上的,不是政治哲学,而完全是物质文明。所以,学习西方应学中国没有的东西,“中国没有的东西是科学,不是政治哲学。”〔47〕
    重要的是,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资源进行了某些重新阐释,从而使其民生主义更具时代和历史的特征。孙中山说,穷本极源,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还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有了固有的道德,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图恢复。“中国固有道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48〕具体地说来,孙中山认为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为外国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将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至平天下止。虽然孙中山认为,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是中国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应该要保存的。但他认为传统中国文化是将这种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置于道德的范围,他则是要将之放在知识范围内来讲,才为适当。孙中山说:“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功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失去了民族精神之后,这些知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明其妙的。”〔49〕
    如将传统“知易行难说”反其道为“知难行易”,孙中山将儒家这一思想置于知识的层面,正是要凸显其价值的导向和实践的意义,目的在于使他领导的国民革命不致再蹈中国历次农民革命之覆辙,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一更高的道德追求。他说,凡人类皆有其主义。以发财而论,则人人皆欲之,我党之救人,亦属发财主义,但常人则欲个人发财,我党则欲人人发财而已。“古代草莽英雄,出而革命,乃化家为国之革命,我党则不然,乃根本民意而革命,实为化国为家之革命。”〔50〕尤其是注意到这种道德的基本点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之内,一物不得其所,便是我们的责任。”〔51〕正如孟子所言:“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之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52〕。这一转换也就不能单纯视为只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盲目承接,或者说是现实功用层面上的吸收、利用和改造,而是对其精神和思想的创造性转换和扩展。因为在传统中国,这一道德训诫推演为最终的政治实践,只是对统治者个人的道德约束,就象孟子与梁惠王大讲“义利之辨”,强调“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不过是要求统治者不以个人之私利而坏天下之公利,推己及人,推恩天下。与之不同的是,孙中山却将其与西方近代民主理念结合在一起,既是工具理性,又是价值理性,不仅在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即设立一整套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提升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勇气;同时也还在于全社会每一个人道德的完善和社会伦理价值的重建。所以,孙中山于中西文化的引进和继承,与其说是为有效地进行一时一地的政治革命,毋宁说是旨在彻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为儒学代代相承的永恒道德理想。
    注释:
    〔1〕〔2〕《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36 页;上卷,第7页。
    〔3〕《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2页。
    〔4〕《孙中山选集》下卷,第590页。
    〔5〕〔9〕〔11〕《孙中山选集》上卷,第71、338、78页。
    〔6〕〔7〕〔8〕〔10〕〔12〕〔13〕〔14〕〔16 〕《孙中山选集》下卷,第595、669、673、669、471、788、805、822页。
    〔15〕《古文尚书·皋陶谟》。
    〔17〕〔19〕〔23〕〔24〕《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5、84、78、76页。
    〔18〕《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89页。
    〔20〕〔21〕《孙中山选集》下卷,第569、822页。
    〔22〕《论语·季氏》。
    〔25〕《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96页。
    〔26〕参见《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27〕〔30〕〔31〕〔32〕《孙中山选集》下卷,第779、875 、 502、791页。
    〔28〕〔33〕〔34〕《孙中山选集》上卷,第338、79、68页。
    〔29〕《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27页。
    〔35〕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2页。
    〔36〕〔38〕〔39〕〔45〕《孙中山选集》上卷,第93、84、 438、636页。
    〔37〕〔40〕〔41〕〔42〕《孙中山选集》下卷,第805、551、 551、660页。
    〔43〕《中国国民党宣言》。
    〔44〕《国父年谱》,第68页。
    〔46〕〔47〕《孙中山选集》上卷,第636页。
    〔48〕〔49〕〔50〕〔51〕《孙中山选集》下卷,第636、653 、 489、503页。
    〔52〕《孟子·离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