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斯巴达克起义失败原则(3)
五 斯巴达克起义后,势单力孤,再加上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发展,成份也越来越复杂,纪律也越来越松弛了,相反,古罗马的军队却恢复了“什一抽杀令”,整顿了军队。 斯巴达克起义后,除了奴隶和贫苦农民牧民以外,意大利却没有一个城市起来响应起义者。同时斯巴达克还敏锐地感觉到,起义军的战斗力有某种程度的削弱,因为部队在翻越阿尔卑斯山失败而南下后,起义军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服从命令的现象。无论斯巴达克如何禁止,沿途仍有抢劫居民的事情不断地发生,导致军队在居民中的威信大大降低。 然而,克拉苏在罗马军队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却断然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来提高军团的战斗力,宣布对作战不利和首先后退的一批士兵,执行“什一抽杀令”,遇到有整批士兵不服从军令或畏缩不前时,则采用抽签的办法,从每组十人中,抽出一人处死。克拉苏的这一残忍恐怖措施,对于罗马的士兵来说,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使士兵感到,军令比他们的敌人更加可怕。由于罗马军团的官兵害怕打了败仗回来杀头,所以在同起义军的作战中,他们就表现得比过去更加野蛮更加凶狠了。再加之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从而最后扑灭了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的熊熊烈火。 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起义本身发生于奴隶社会,不可能摆脱其时代与阶级局限性,因此斯巴达克起义最终归于失败。但是“它是奴隶所有者制度的基础之最大一次震动,也是被压迫阶级的一次最辉煌的斗争表现”[(18)],它强烈地震撼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度的基础。不但在经济上引起了深刻的变化,使罗马统治者不得不给奴隶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上的所有权;并在斯巴达克起义失败之后不久,出现了隶农制,并且政治上层建筑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加速了罗马城市共和国向帝国君主制的转变,“斯巴达克起义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共和国帝制过渡的步伐”[(19)]。尽管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失败了,但是其历史,对于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不可估量的感召力。不仅在罗马,而且在世界奴隶社会史上都记下了最光辉最灿烂的一页。 注释: ① ⑦ (12) (16) (17)阿庇安:《罗马史》第二卷第一篇《斯巴达卡斯起义》,第116、116、120、116、117页。载《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6期,第27-28页。 ② ④ (11) (15) (19)于贵信:《古代罗马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153、136、134、138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377页。 ⑤ ⑥ ⑨ ⑩刘培华:《斯巴达克的故事》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9、63、64页。 ⑧〔日〕土井正兴:《斯巴达克为什么逗留在意大利?-论斯巴达克回军南下》。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7期,第33页。 (13) (18)〔苏〕乌特钦柯:《斯巴达卡斯起义的历史意义》。载《新建设》1952年8月号第45、46页。 (14)侯献瑞:《斯巴达克起义军几次分裂的原因》。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第7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