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黑旗军内部,士卒之间普遍存在一种思归心理。这些抗法英雄流落国外多年,深深地怀念故国的亲友,现在能够衣锦荣归,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奋。“此时一般将士,个个欢欣,人人喜乐,皆相谓得回祖国,光宗耀祖,亲友交游,重相见面。”(注:《中法战争》〈一〉,第295、290、291、296、 171、280、270、288、290、297页。)“今闻天朝迄次上谕,并调入关,昔日相从尔之各将士,大都无不欲回祖国,希冀特殊保奖,或得一官半职,光荣其身,倘若不入关,恐人心从此涣散,将此土崩瓦解,诚难逆料。”(注:《中法战争》〈一〉,第295、290、291、296、 171、280、270、288、290、297页。)在这种情况下,刘永福不能不考虑将士们的情绪,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或许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随刘永福回国的,只是黑旗军一部,其大部分是留在越南的,怎能说黑旗军将士都想回国呢?的确,黑旗军回国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留在了越南。但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同治六年,刘永福率三百来人进入越南,此后在越南的近二十年中,先后打败并收编了一些盘踞在越南的割据势力,如叶成林、十州首领阮某等,使黑旗军人数剧增,壮大了刘永福的势力。这些人听命于刘永福,但非刘的嫡系,他们拥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刘永福的直系部队“始终不过四千人。”(注:《中法战争》〈二〉,第193、80、98、101、161、83、199、200、90、161页。)况且在经过丹凤和左育等恶战后,人员伤亡严重,兵源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得很大的补充。刘永福自己也说:“永福与法拒战二十余年,所部兵卒皆百战之余,现在三千多众……均须携行。”(注:《中法战争》〈一〉,第295、290、291、296、 171、280、270、288、290、297页。)可见刘永福部不超过四千人。想要回国的也主要是这部分人,他们的态度是刘永福决定去留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