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邓小平在1985年8月21日的谈话中说: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已经写进中国的宪法。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邓小平多次说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仅要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的面貌,而且为此目的,要根本地全面地改革过去我们几十年来从别国搬来的旧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那种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是革命性的根本变革,而不是枝枝节节的修补和改良。当然,这个革命不同于过去的暴力革命,也不同于“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而是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用和平的方法进行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继遵义会议以后,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次转折的主要内容,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这“三大转变”都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和前提的。 邓小平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邓小平指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邓小平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总结了建国30多年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并借鉴了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他紧紧地把握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共产主义只能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要实行改革开放,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主要的任务、主要的手段),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及最终达到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这是目的)。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决定社会主义其它一切经济规律的规律。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科学地阐明了对社会主义旧模式的根本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决定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此相适应,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保障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反对和肃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重大发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第二次革命,即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成熟的中央集体的领导下进行的;作为这个革命的前提的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在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下实现的;而作为这个“飞跃”的产物,即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巨大理论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取得,以他为集中代表,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就是十四大报告所概括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这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一条比较好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正如十四大报告所说:“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沿着邓小平指引的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前进,已经16年了。16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取得了巨大成效,因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从1978年到1993年的15年间,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78倍,平均每年递增9.3%。在这期间,1984年到1988年的5年,是第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为11.5%。1992年又开始了第二个快速增长阶段。1992年的经济增长是13%,1993年是13.4%,1994年是11.8%。据经济专家们预测,中国每年8-10%的高速增长仍将持续一个较长时期。在过去16年间,我国城乡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安定团结。16年来,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国家而崛起,这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衰退和发展缓慢,同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经济下滑对比起来,确实使人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 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不少。然而,我们的问题和困难毕竟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这些问题和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中国人民在邓小平指引下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将被最终证明是振兴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