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抗日战争研究》 段月萍 参加讨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鱼雷营遇难同胞纪念碑
    鱼雷营位于下关“和记洋行”以东,老虎山下,上元门一带。1937年时是国民政府在长江边的海军基地码头,现为金陵造船厂。日军占领南京后,在这一带抓捕放下武器的士兵和平民百姓9000余人,用机枪射杀而死,后又在鱼雷营、宝塔桥一带屠杀3万多人。为悼念遇难同胞,原拟在此立碑。因该地现属金陵造船厂辖区。该厂准备结合厂区建设统一规划选建地点,目前只做了一个碑形模型,尚未立碑。该碑文如下:
    1937年12月15日夜,侵华日军将被其搜捕之我市平民和已解除武装之守城官兵9000余人,押至鱼雷营,以机枪集体射杀。同月,日军又在鱼雷营、宝塔桥一带再次杀害我军民3万余人。死难者之遗骸,直至次年2月,犹曝露于军营码头等地,惨不可睹。后由红字会就地掩埋,仅2月19日、21日、22日三天,埋尸即达5000余具。惨史难忘,忆往志慨,特立此碑,正告方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草鞋峡遗址,位于幕府山北麓江滩与八卦洲之间长江中的一条狭长江岸,弯多水急,其自然形状如同一只鞋,故名草鞋峡。日军在这一带江滩屠杀我被俘士兵和平民百姓5万余人,并弃尸江中。
    纪念碑建于上元门以东200米幕府山北麓山脚下,面对长江。碑形为机枪子弹壳形。碑高12.13米,寓意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底座为红色,上刻碑文。碑身题写碑名,碑身上镌刻着一个花环,以示悼念。碑身周围砌有半圆形白石栏杆,其碑文如下: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我逃聚在下关沿江待渡之大批难民和已解除武装之士兵,共5万7千余人,遭日军捕获后,悉被集中囚禁于幕府山下之四五所村。因连日惨遭凌虐,冻饿致死一批;续于18日夜悉被捆绑,押解至草鞋峡,用机枪集体射杀。少数伤而未死者,复用刺刀戳毙;后又纵火焚尸,残骸悉弃江中。悲夫其时,屠刀所向,血染山河;死者何辜,遭此荼毒?追念及此,岂不痛哉?!爰立此碑,谨志其哀。藉勉奋发图强,兼资借鉴千古。
    栖霞区在长江边燕子矶和东郊中山陵西洼子村立碑二块。
    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
    建于燕子矶公园内江边石矶山上。碑体长方形,竖立于石矶山上新建三角形碑亭中。该亭与公园内民族格调相辉映,碑亭三角形顶下由三根石柱支撑,寓意日军屠杀三十万同胞。其碑文如下: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陷城之初,南京难民如潮,相率出逃,避聚于燕子矶江滩,求渡北逃。讵遭日舰封锁所阻,旋受大队日军之包围,继之以机枪横扫,悉被杀害,总数达五万余人。悲夫其时,尸横荒滩,血染江流,罹难之众,情状之惨,及世所罕见,追念及此,岂不痛哉?!爰立此碑,永志不忘,庶使昔之死者,藉慰九泉;后之生者,汲鉴既往,奋志图强,振兴中华,维护世界之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东郊丛葬地纪念碑
    建于中山陵风景区东南西洼子村空旷的菜地之中。该碑前竖立一高大的中式牌坊,上书碑名。由长约50米墓道通向墓碑。墓碑低矮,斜卧于形状为三层台阶叠落的多角圆形墓冢上,上刻日军从中山门外至马群一带屠杀我无辜同胞,并丛葬于此一带的史实。墓碑冢周围是低矮的圆柱间隔。该碑形状中西合璧,十分壮观,很远即可见到。其碑文如下: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疯狂实施南京大屠杀,我东郊一带,惨遭杀害之无辜同胞,尸蔽丘陇,骨暴荒原,因久无人收,而致腐烂腥臭。迨至翌年四月,始由崇善堂等慈善团体从事收殓,计于中山门外至马群镇一带,收尸3万3千余具,就地掩埋于荒丘或田野。越数月,察及于丘壑丛莽间尚遗其余,故时或恶气四溢。1938年12月,复经伪市政督办责成其卫生局,又于马群、茆山、马鞍、灵谷寺等处,收集死难者遗骨和残骸3千余具,丛葬于灵谷寺之东。嗣于1939年1月,立“无主孤魂墓碑”为志。考其碑文拓片犹在,惜乎原碑久已湮没无存。爰特重立此碑,以示悼念,且告方来。
    雨花区在江东门纪念馆内和普德寺、上新河立碑三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