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延安时期“三位一体”发展科学技术(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 阎树声 参加讨论

(二)
    延安时期的科技教育、科技研究和边区建设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其共同的显著特点,是政府理论联系实际,为边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为普及提高边区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服务。
    1.科学技术教育
    193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为了“促使边区工业生产的进步和保证国防经济建设的成功”,决定在延安创办一所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8月,延安自然科学院(由原自然科学研究院改名)正式成立,内设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质矿冶系,院址选在延安城南杜甫川的山坡上。这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理工科大学。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是“以培养抗战建国的技术干部和专门的技术人才为目的。”③为此,自然科学院严格教学管理,紧紧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以专业基础课为主,扎实学好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和外国语。各类课程的比例为:专业课占50%,文化课占30%,政治课占20%。二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强调实践性,作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边区的建设相结合。
    自然科学院以院办的机械、化学等实习工厂为院内的实习基地,还同光华农场和边区的主要厂矿建立联系,作为院外的实习基地。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学生实际本领,也直接服务于边区的工业、农业和卫生等方面的建设,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例如,自然科学院成立后,正是抗战进入最艰苦的年代,前方急需装运各种针药的玻璃器具,该院就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情况下,他们一边刻苦自学,一边求教于各种专业工作者,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用白土代替氧化铝,用土碱代替工业碱,群策群力攻克了高温均匀锅炉和连续煅烧、半自动控温的技术难关,终于把玻璃试制成功,并创建了年产针管14万支、痘苗等4万多支及部分化学器皿的玻璃厂。再如1942年秋,地矿系师生承担了边区政府建设厅的勘察延安东四十里铺煤矿藏量的任务,师生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制测量工具,查明了该矿的地质情况,取得了各种需要的数据,为开发该矿提供了科学依据。……自然科学院从1940年8月开学到1945年11月迁出边区,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努力探索了办新民主主义理工科大学的路子,不仅为我们党培养了数百名德才兼备的科学技术干部,而且创造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鲜经验。
    1940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校址在延安东川的柳树店。医科大学分设高级军医班,普通军医班、调剂班和特别班。其教学宗旨是: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作风艰苦的现代革命医务技术人才。为此,医大认真地抓了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临床学习三个环节。在政治教育方面,培养学员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继承和发扬红军医务工作者的救死扶伤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革命医务工作者。在专业教育方面,开设物理、化学、生理、解剖、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药物、调剂、护理、妇产等课程,反复强调学员要努力学好这些专业课。在临床实习方面,从当时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求学员在课程实习的基础上,尽量多参加护理实习,提高护理技术;更要多从事内外科临床实习,多接触病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以期培养成医术优良的医务人才。
    中国医科大学在1940年9月至1945年11月的五年间,共举办了十三期,除培养了数千名医术精湛的医务干部外,还经常协助边区政府和驻军解决一些地方上和部队上的卫生工作问题。例如协助边区政府办好边区医务学校,培养了许多为边区农民服务的医生;根据边区军民预防天花的需要,用过期的牛痘苗作菌种,试制了三四十万份牛痘疫苗,供边区人民和八路军各部队使用;1943年为配合大生产运动,医大师生曾多次到驻边区各部队调查并协助改进卫生工作,组织医疗队协助地方政府解决克山病、柳拐病等流行病的防治问题;1944年为配合边区文教大会提出的动员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医大作了很多卫生宣传工作,为提高边区军民的卫生知识作出了贡献。
    除自然科学院和中国医科大学外,边区还有农业学校、工业学校、职业学校、摩托学校、白求恩护士学校等科技学校。这些学校根据自己的性质和特点,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科学技术研究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边区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开展。1940年2月5日,在毛泽东、陈云、吴玉章等同志的发起和资助下,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员有320多人,其中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哲学、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此后,边区又先后成立了土木工程、农业、生物、医药、卫生、地质矿冶、机电、化学、数理、航空等学会,成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分会。还有国医学会、中西医研究会、国防科学社、煤业学会、气象协会等科学团体。这些科研学术团体,充分发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强大威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根据边区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以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有步骤地开展了各种学术研究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41年8月,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自然科学院召开为期三天的第一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到会的学者和技术人员达300多人。朱德亲临大会并作了《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的报告,张闻天作《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徐特立作《科学教育》、陈明升作《敌后科学动态》、陈康白作《自然科学与人生的关系》、《中国历代科学发明》、李富春作《财政经济政策》、孙霁东作《边区工业概况》、傅连暲作《苏联工业概况》、华寿俊作《纤维工业技术》、乐天宇作《边区植物分布及特点》等学术报告,是边区举行的一次空前的自然科技学术讨论盛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