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萧 何(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学网 参加讨论

萧何见疑,自污保身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高祖拜为相国,同时派了五百名士兵以保护之名就近监视。诸位官员都来祝贺,惟独召平表示忧虑说:“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奔波于外,而您守于京城之内,没有被弓箭射杀的危险,却加封晋级,设置卫队,这不是维护您。现在淮阴侯韩信起来造反,皇上对您也产生了怀疑,希望您把皇帝的赏封让出,不要接受,把全部家财用以资助军队。”为了避免高祖对他的猜忌,萧何听从了召平的意见,刘邦见萧何这样做,非常高兴。
    高帝十二年秋天时,黥布谋反,刘邦屡屡遣使问相国打算,萧何表示愿谨守本份以奉公。有人向相国劝说:“我看萧氏距离灭族不久啦!你以相国居功第一,还有比你势力更大的吗?你在关中声名很好,百姓都称你为贤相,想要依附你,你不如自己强买人民田产,自毁名声,传出贪污之名,主上就会安心了。”萧何听从劝谏,贱价强买民田民宅。刘邦讨伐黥布归来时,听说此事,笑着告诉萧何:“相国应该爱民才对啊!”
    但他再三为民请命,希望朝廷将闲置的土地开放给贫苦百姓耕种,高祖怀疑是收买民心愤而回绝,并以勾结富商、谋盗国土的罪名将萧何予以囚禁,所幸获得其他官员直谏才得以释放。
    举贤任能,惟贤惟德
    古人在形容一个人举荐人才时的大公无私常用一句话叫“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至少后一句萧何是当之无愧的。萧何与曹参关系并不和睦,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萧何一向很避讳与曹参相比能力,但萧何在去世前仍将他列为继任丞相的最佳人选。事实证明萧何的选择无比英明,曹参延续萧何休养生息、清静无为的施政方针,使建立伊始的汉朝国力很快得到了恢复。
    其实萧何与曹参虽曾同为沛吏,有过良好的交情,后来在创建汉业中,又都是功业卓著的辅弼之臣,但在建汉后封赏之时,两人却相处得不太融洽。可是萧何素知曹参贤能,因此才举荐这位与己“有隙”的同僚为相,甚至为此而向惠帝顿首,称之为“死无遗恨”,从中可以看出萧何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