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辛亥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对袁世凯的选择(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西社会科学》 何大进 参加讨论

由于辛亥革命的“反满”色彩,使袁世凯很快便成了各派政治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并使之成为稳定中国政局的强有力的人选。
    敦促袁世凯复出的请求首先来自于清廷。就清政府而言,当时已呈土崩瓦解之势,内部一片混乱,这时,如能得到袁世凯的帮助,当可以收到“以汉制汉”,事半攻倍之效。当然,重新起用袁世凯,对清政府来说,未免有饮鸩止渴,养虎遗患之虑,但当时它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早在四川保路风潮方兴未艾之际,西方舆论便频频敦请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以稳定中国政局。武昌起义爆发的第二天,四国银行团美国代表司戴德(Wilard Strajght)便扬言:“如果清朝获得象袁世凯那样强有力的人襄助,叛乱自得平息。”(注:H.克罗莱:《司戴德传》(HerbertCroly,Willard Straight),纽约1925年版,第418页。)在清廷内部,与袁世凯私交甚笃的满族权贵也力主起用袁世凯。于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清政府不得不孤注一掷,将宝押在袁世凯身上,希望他能扮演匡扶清室的“中兴名臣”。
    就革命派而言,由于袁的汉人身份以及他同满人某些权贵的矛盾,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希望袁能以“民族大义”为重,支持革命事业。并且天真地认为:“袁此次出山无甚关系,彼既是汉人,如有一线天良,决不能为满奴出力,若能夺荫昌兵柄,与民军一致,我辈亦可利用。”(注: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8页。)
    1911年11月8日,黎元洪以湖北全省士民的名义致书袁世凯,劝他赞助民军,并表示:“公果能与吾徒共扶大义,将见四百兆之人,皆皈心于公。将来民国总选举时,第一任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注:张国淦:《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近代史资料》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4期,第125页。)次日,黄兴亦致信袁世凯,希望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华盛顿拿破仑之事功”。(注: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1页。)11月16日,南北议和酝酿期间,孙中山也从巴黎致电军政府说:“闻黎有请推袁之说,合宜亦善。总之,随宜推定,但求早日巩固国基。”(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版,第928页。)对于“推袁”的动机,孙中山后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当时最大的隐忧就是清政府一旦获得外国的援助,便有可能出现“戈登、白齐文之于太平天国”的局面,革命有可能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因此,他认为利用袁世凯迫使清帝及早退位,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策略。即使“袁不可信”,也应“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注:《胡汉民自传》,台北1953年版,第54页。)并说:“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已远不如,覆之自易。”(注:《孙中山全集》卷1,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9页。)孙中山的上述解释,显然是源于对时局的基本估计:(1)革命派当时难以在军事上迅速取胜;(2)旷日持久的对峙状态,有可能引起西方列强的干涉并导致革命的失败。因此,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思想的主导下,孙中山同意了“推袁”之举。
    至于袁世凯,则充分利用革命党人的排满心理,以调和者自居,诱使革命党人“和平了结”。他说:“兵者汉人,受蹂躏者亦汉人,反正均我汉人吃苦。”他还以超然民清两方的口吻说:“且看政府行为如何,可则竭力整顿,否则再行设策以谋之。”(注:《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278页。)
    于是,在中外一片“非袁不能收拾”的呼声中,会集于汉口的各省代表,于11月30日通过了“如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的决议。(注:《武昌首义纪事》,《辛亥首义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辑,第71、73页。)可见,“推袁”局面的出现,是形势使然,是“革命排满”的产物,并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左右的。传教士对袁的选择,其原因也在于此。
    三、袁世凯对革命形势作出的实用主义反应
    从武昌起义的爆发到南北和谈,西方传教士的同情心一直是在南方。尽管后来随着袁世凯的上台和孙袁矛盾的加深,传教士逐渐撤回了对孙中山的支持,但直至1912年初,传教士仍对孙中山抱有好感,并对新生的共和国充满了幻想。如果袁世凯坚持将自己的命运和清廷联系在一起,那么,他的政治生命也许将随着清王朝的倾覆而终结,他也不可能得到传教士的支持。但是,他并没有使自己成为清政府的殉葬品,而是利用了革命形势,并对不可抗拒的革命潮流作出了实用主义的反应。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立即清醒地认识到:“在此潮流转变之下,民心思动,已非一朝,不是单靠兵力所能平定。”(注: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269,289页。)因此,他在复出前,便向清政府提出了包括“宽容事变参与者”的6项条件,企图通过和谈,达到“不战而屈大敌”的目的。而革命方面也希望“以和平收革命之功”,因而双方都有和谈的意愿。问题在于,到底是实行君主立宪,还是实行共和?如何确定国家的政体?这是和谈的症结所在。
    毫无疑问,袁世凯复出后,充分施展了其纵横捭阖,玩弄政治权术的才能。他一方面倡言君主立宪,与革命党人讨价还价;一方面又利用革命党人的要求,勒逼清帝退位。但不能据此认为,袁世凯没有作出过保存君主制的努力和某些必要的让步。
    12月8日,袁世凯在接见南下和谈代表时曾表示:“君主制度,万万不可变更,本人世受国恩,不幸局势如此,更当捐躯图报,只有维持君宪到底,不知其他。”(注: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人文月刊社1936年版,第379页。)当然,仅仅根据袁世凯的自我表白,或仅仅从道德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作出结论,那就未免太天真了。对于袁世凯来说,他主要关心的,自然不是政权的形式,而是政权的内容,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只要“权操自我”,他都可以接受。
    但是,如何“权操自我”,袁世凯是有所考虑的。最理想的,当然是“保存清室,剥夺其实权,使仅存虚名”,(注:观渡庐编:《共和关键录》,《辛亥革命》资料丛刊,第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7-79页。)这样,既履行了自己效忠清廷的诺言,以免留下“从孤儿寡妇手中”取得“天下”的诟名,又不影响自己的实际利益。
    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帝国主义的态度。袁世凯复出后,曾就未来中国的政体问题征询了各国公使的意见。俄、日、英等君主国代表都强硬地主张保存君主制度,美、法国等共和国代表也认为中国暂时还不适宜实行共和政体。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甚至向袁世凯表示,清朝政府一旦被推翻,日本将实行干涉。
    然而,由于南方的强烈反对,以君主立宪制作为谈判的基础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北方和谈代表便提出召集“国民会议”解决政体的方案,企图借助“民意”转圜,为袁世凯“分谤”。北方和谈代表唐绍仪对此解释说:“自武昌起义之后,我曾拟一折,请国民大会决定君主民主问题,服从多数之取决,清廷不允。现时我尚持此宗旨,盖此办法,对于袁氏非此法不行也。其军队必如此乃可解散。开国会之后,必为民主,而又和平解决,使清廷易于下台,袁氏易于转移,军队易于收束。窃以为和平解决之法,无逾于此也。”(注:章开源、林增平:《辛亥革命运动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3页。)
    但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坚持在实现共和的政治基础上同袁交涉,否则将挥师北伐,革命阵营内部的立宪党人也转变态度,促请袁世凯尽快赞成共和制。1912年1月上旬,张謇密电袁世凯说:“非有可使宫廷逊位出居之声势,无以为公之助,去公之障。”
    至此,南北和谈已临近摊牌,袁世凯面临着“战”与“和”的选择。是继续坚持过去的立场,拒不接受南方的和谈条件;还是以形式上的让步,换取实际权力?在得到孙中山“让位”的保证后,袁世凯终于摈弃了清政府,接受了共和制,从而窃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并赢得了西方传教士的喝采。
    除上述因素外,革命派流露出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其缺乏稳定政局的能力,使西方传教士感到其利益受到了一定的威胁,这也是传教士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并最终选择袁世凯的重要原因。对此,史家过去多有议及,且意见较为一致,故本文在此略而不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