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朝外交的失误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淮阴师专学报》 杨齐福 参加讨论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失败的原因,当归结于清廷的腐朽无能,而清政府战前在朝鲜问题上的外交失误也直接影响着这场战争的爆发及其走向。由于清廷囿子传统的藩属关系,没有明确朝鲜的主权,因而为日本侵略提供了借口,也酝酿了战争的萌芽。此后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一连串失误,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壮大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加速了战争爆发的进程。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清廷在外交上无定见,一味依赖外国调停,从而贻误战机,遂酿成甲午战争失败的惨剧。
    100年前的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从而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巨额的赔款和被迫割让台湾列岛这样惨重的代价。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清政府政治腐朽、经济落后、武备废驰等方面原因所致,但清廷在对朝外交活动中的失误加速了失败的进程。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统一状态之中,因而在技术、制度、思想和观念上都比较成熟,从而发展为独特的中华文明,成为东南亚文化圈的中心。而周边国家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因而便养成了国人的优越意识,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视其他国家为蛮夷。这样就导致了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形成一种以尊临卑的华夷等级秩序,即把中国作为宗主国,把周边的国家视为臣服的附庸,于是便产生了这种独特的宗藩关系。藩属国王尊中国为“上圈”,定期向中国皇帝进贡,接受册封,而作为宗主国的中国有维持受册封王统的地位并为之排难解纷和保持独立的义务。这种东方式的宗藩关系在渊源上是汉帝国内部皇帝与诸候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同“夷狄”关系的投影,而且还结合了儒教的王道思想,以伦理道德为基础,是一种两厢情愿、私下相许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大和缩小,完全取决于中华帝国“德化”力量的大小。
    19世纪中叶,作为宗主国的满清帝国被称为“蛮夷”的西方国家所征服,割地赔款求和,其威信扫地,这样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秩序自然而然地开始崩溃,因而也使得中国和四邻属国间的宗藩关系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清政府的属国正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法国觊觊越南,日本吞并琉球,并且还对朝鲜虎视眈眈。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朝鲜同中国的关系较其他属国更密切,满清帝国也十分重视它,并给予特殊待遇。1875年日本在朝鲜制造了江华岛事件,企图吞并朝鲜,这样引起了清政府对朝鲜问题的高度关注,其目的是为了行使并维持属邦的传统宗主权,以及巩固东北边防的需要。此后,清政府一直以属邦论的观点来处理朝鲜问题,从而在对日外交活动中陷入被动局面,失误频频。
    
    江华岛事件后,中日两国围绕朝鲜的属国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清政府的中国中心主义心态决定了其总想坚持唯我独尊地位,在朝鲜问题上不许他国插手,而日本却企图以西方的国际秩序观念来打破中朝传统关系,从而达到吞并目的。
    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立足于儒教思想,所注重的是仪礼及其形式等,因而属国的内政外交均任其自主,只有当领土主权受威胁时,宗主国才负起保护责任。而西欧的属国不仅无国际人格,并且其主权基本上为宗主国所控制,宗主国对属国的内外政命负完全责任,这就意味着完全的隶属。是故日本政府在江华岛事件后,派森有礼赴华,揣摸清政府的心态,试探中朝传统关系的强度。然清廷为了避免对日交涉的麻烦,竟云“朝鲜虽隶中国藩服,其本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主,中国从不与闻。今日本欲与朝鲜修好,亦当由朝鲜自行主持。”①森有礼据此认为“朝鲜虽曰属国,地固不隶中国,以故中国曾无干预内政,其与外国交涉,亦听彼国自主,”②企图在对朝交涉中撇开中国。清政府对此反复进行辩解,恭亲王奕诉在复照中明确指出,“朝鲜为中国属国,隶即属也,既云属国,自不得不隶中国。”③但森有礼却采取先进后退之计,以“将来我国与朝鲜交涉,凡有该国政府及其人民向我所为之事,即由贵国自任其责之谓也。若谓不能自任其责,虽云属国,徒空名耳。”④清政府既不愿自任其责,又不愿放弃宗主国地位,只是在复函中苍白无力地答以“属国有属国分际,古今所同”⑤。
    日本之所以在属国问题上同清廷进行无休止纠缠,其目的是企图迫使清政府放弃对朝的宗主国地位,为其进一步吞并朝鲜扫清障碍。中日两国的外交纷争实质上是两国争夺对朝控制权问题。藩属问题是传统华夏中心观念的产物,在19世纪下半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近代国家独立化的趋势和要求,这已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国际秩序,针对日本的侵朝野心,清政府此时应该主动抛弃它,明确朝鲜的独立主权,但清廷的暧昧态度恰好为日本侵朝创造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1876年日本在估摸到了清政府的态度后,竟公然避开清廷,逼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规定“朝鲜国为自主之邦”,与日本享有平等权。日本企图通过明确朝鲜独立国的地位来离间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关系,断绝清廷对日朝关系的干涉,从而达到完全控制朝鲜的目的。所以美国学者丹涅特(Tyler Denett)认为,1876年的日朝条约是把朝鲜从中国劈开的第一个楔子。
    清政府此时因国内的马嘉理事件搞得焦头烂额,因而对朝鲜问题不作明确答复,日朝之事,任日朝自了,以避免中日失和为上策,这实质上怂恿了日本侵略。日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的签署大大损害了清政府在朝鲜的利益,然而清政府为此既没有向日本提出抗议,也没有责备朝鲜不守本分,反而天真地认为只要朝鲜承认中国为宗主国就行了,他国的承认与否无关紧要。
    日本却以《江华条约》为护身符,对朝鲜进行经济上掠夺、政治上渗透、军事上控制,在朝大肆扶植亲日派势力,使朝政局更加动荡不安;而且由于此约的签订,使中国对朝事务的处置受到很大牵制,尤其是日本的横加指责,昔日的宗主国地位荡然无存,这就大大便利了日本的侵略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