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面,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目前洪水迹象在考古学上最直接的例证是河南辉县孟庄龙山城址的发掘,发掘者认为:“最能表明孟庄龙山城址毁于洪水的证据是西墙的中段,该墙中北部有一大的缺口,已探出部分15米宽,从已发掘的T128看,原有的龙山城墙夯土已全部被洪水冲掉,且洪水在该探方内下切入生土达1.5米左右,由西向东伸去。冲沟内的淤土中包含有龙山文化各个时期的陶片。”(注:袁广阔:《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考古》2000年第3期。)中原地区同时期已发掘遗址中有明显遭受洪水袭击现象的还有登封王城岗遗址、山西陶寺龙山城址,黄河上游有青海民和喇家遗址。(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叶茂林、王国道、任晓燕、蔡林海、张小虎、何克洲:《民和喇家遗址发现地震和洪灾新证据》,《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15日1版。)其次,就是一些从考古学文化面貌变化研究环境变迁例证。如有的学者在研究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时,就注意到了鲁西、豫东一带所谓“混合类型”或“混合文化”的出现,认为应与当时周围地区属于不同文化系统之间人群的流动或迁徙有关,而人群的汇集与流动则与频频出现的水患息息相关,指出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或许是打开这一地区所谓“混合类型”或“混合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注:韩榕:《海岱文化刍议--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第72页~第82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有些学者在探讨良渚文化突然衰亡原因时,也指出良渚文化的消亡与当时的温度降低和大洪水或者说环境发生突变有密切关系。(注:王富葆、李民昌等:《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第300页~第305页,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还有的学者在探讨孟庄龙山城址的毁因时,也发现了一些与洪水有关的重要考古文化现象:一是孟庄遗址在龙山文化以后出现断层,基本上是百年后才有人居住,而且类似孟庄遗址的情况在太行山以东、海拔较低的华北平原、山东沿海地区都是如此;二是测年及中原地区龙山晚期考古学文化特征的一致性表明,中原、晋西南及山东地区龙山文化消亡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能使如此广大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在同一时间消亡的原因同样也应该是洪水。(注:袁广阔:《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考古》2000年第3期。)这个结论和前面环境考古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考古研究工作的日益展开,学界已明确意识到环境因素在史前文化发展进程及探讨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公元前4000年前后,我国是否发生过一场史载罕见的大洪水,对解决中国文明形成问题和研究传说时代历史至关重要。洪水问题需要一系列证据,尤其是考古学上的证据,虽然前述研究成果无论是文献资料、环境研究及考古发掘都论证了中国远古确实存有洪水,但这仅仅是研究工作的起始。洪水问题既是研究中国传说时代历史、解决中国文明形成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解释考古学上出现的周边开花、中原结果文化现象的-个关键问题,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三 解释考古学文化周边开花、中原结果现象,其实质也就是探讨中国文明形成动力、模式以及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道路等问题,是研究中国文明形成很关键的问题。在探索中国国家起源的过程中,曾有学者根据西方国家起源的模式,总结出了世界上四种关于国家起源的原动力理论:1.灌溉说;2.贸易论;3.征服论;4.人口压力说。(注:张树栋、刘广明主编:《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第107页~第11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从以往的研究情况看,我国学者大部分不赞同上述观点,认为中国国家起源或者说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很可能是世界文明演进中的另一种模式或者说另有途径。总结学界多年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文明形成动力或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7种说法:1.社会分层或社会分层和战争双重作用说;(注: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较多,本文仅举几例,苏秉琦:《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严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物》1999年第10期;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1992年。)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说;(注:许顺湛:《黄河文明的曙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李绍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政治程序说;(注:徐苹芳、张光直:《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燕京学报》新六期,1999年5月。)4.贪欲说;(注:曹兵武:《龙山时代的城与史前中国文化》,《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张树栋、刘广明主编:《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第107页~第11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血缘集团征服或族群间战争说;(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秘书组:《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发言摘要》,见邵望平先生发言,《考古》2001年第2期。)6.宗教祭祀与王权说;(注:(美)张光直著,明歌编译:《宗教祭祀与王权》,《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作者注:该文认为祭祀与战争作为王权不可分离的两大因素,是中国古代文明出现的关键所在。)7.洪水说。其中,前两种观点主要着眼于世界文明形成的普遍意义,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国家起源的基本规律,后两种着重考虑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显著特点。至于政治程序说,既注意到了中国政体的特征--血缘政治,又通过对东西方文明不同特征和演进程序的研究,从而提出西方进入文明社会经过的是技术革命和资源贸易的程序,而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则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造成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赞同贪欲是文明社会形成动力观点的学者,主要考虑到贪欲不仅是私有制出现的动力,贪欲也是促使社会走向分裂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基本上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原理的范畴。笔者赞同文明形成的动力为洪水说,并且认为到了历史发展的最后关头,正是洪水造成的环境变迁才对中国文明首先在中原形成起了关键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洪水问题的记载及大量考古发现方面的思考。虽然洪水传说的故事曾在世界广泛流传,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中国而言,这种传说故事不仅更生动、更鲜活,而且对传说人物的目标很明确、集中,时间段也很清楚。另外,无论是考古学界还是历史学界,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已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国家。而夏部族的兴起和夏王朝的建立,遍翻中国历代史籍,又无不与治水有密切关系,大禹治水在中国则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为此笔者在探索原始社会末期以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龙山文化首先崛起的原因时认为,客观上,中国历史上这次规模巨大的治洪工程为夏部族率先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契机;主观上,夏部族在恩格斯所论定的决定历史进程的两种生产中均较其他部族领先了一步。(注:缪雅娟:《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9年第2期。)而以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龙山文化的首先崛起,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向文明迈进的步伐。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情况看,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兴衰,都和中国文明形成的轨迹有关。前文提到,分布于鲁西和豫东的大片所谓混合文化的出现,以及中原、晋西南及山东地区龙山文化几乎同时消亡的考古学文化现象,静态的考古学文化反映的是动态的社会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过惯定居生活的农业部族人群大规模迁徙、移动,其直接原因不外两个--战争和自然灾害。而在这特定的历史时刻,古代文献多处提到洪水问题,这难道是历史的偶然吗?为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在东西南北中诸多考古学文化竞相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最后出现的那种周边开花、中原结果的考古学文化现象,其主要或关键的原因就是以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龙山文化的首先崛起,而以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龙山文化首先崛起的直接原因就是治理洪水。作为中原龙山文化一支的夏部族是以治理洪水为契机首先登上历史舞台,并通过治理洪水及战争等手段加速了国家机器的产生。社会经过一次大的重新组合,其在考古学上的反映是,各类规模不同的夯土城堡消失,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出现于中原大地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在社会的剧烈动荡中诞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