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民主同盟在云南(1941-1945年)(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思想战线》 张巨成 参加讨论

民盟云南支部还积极制造并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罗隆基、潘光旦、费孝通等经常与英、美驻昆明领事联系,把民盟中央的政治纲领、时局宣言译成英文,或把中文印刷品直接送给他们,宣传民盟的主张。英、美领事多次举行茶会、宴会招待民盟云南支部的领导人。1944年7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中国到昆明时,民盟云南支部举行了一次茶话会欢迎这位美国副总统,还组织了几个人和他们打了一场篮球。直到抗战结束以后,民盟云南支部与美驻昆领事仍保持联系。⑩
    民盟云南省支部的公开活动以宣传为主,形式多样,如组织群众大会讲演和游行,举行小型时事座谈会,出版刊物等等。宣传的内容,是贯彻民盟中央的方针,主张团结,反对内战;主张民主宪政,反对专制独裁;主张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民盟大多数人基本上同意中共的主张,与中共党员配合工作,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但又不是完全接受中共的一切纲领,而是独树一帜,介于国共两党之间,标榜第三条路线,以争取群众,扩大自己的阵容。(11)例如,罗隆基为民盟总部起草的政纲中,提出“英美的政治、苏联的经济”,“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等主张,在昆明引起了热烈的争论。(12)
    1944年秋,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大溃败,日军进攻广西,包围桂林,云南受到威胁。广大人民对国民党政府抗战不力和腐败无能更加不满,要求改革政治的情绪更为强烈。“民盟云南省支部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策动下,决定利用‘双十节’庆祝国庆的机会,在北门外云大操场举行群众大会,宣传民主和抗战。”后大会因故改在昆明城内昆华女中操场。“那天到会群众五千余人。大会由李公朴、闻一多主持。罗隆基、潘大逵等都坐在主席台上。事前决定由云大自治会组织纠察队负责维持秩序,防止特务捣乱。”会上楚图南、闻一多等人都讲了话。大会虽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捣乱,但到会群众毫不畏惧、奋起斗争,“继续坚持开会。演讲结束,全体一致举手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宣言。宣言指出,局势危急,要求保障人民身体、言论、集会、结社自由,释放汉奸以外的政治犯,改革财政经济,提高士兵待遇,平均分配全国军队的装备与供应等。”(13)这次大会得到了成都、贵阳等地的响应,他们声言要“迎着昆明的巨浪前进”。
    12月25日,是云南护国起义三十周年纪念日,这是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光荣节日。民盟云南支部组织群众大会纪念护国运动。会议在云大操场举行。云南耆宿和当年追随唐继尧、蔡锷反袁护国起义的将军都出席大会并作演讲。这次纪念活动强调“反对独裁、拥护共和”。会后,进行游行。闻一多、吴晗等与云南的耆绅宿将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游行时的口号是由“昆明文化界纪念护国大会筹备会”印的,内容有:“立即实行宪政!”“保障人民身体自由!”“取消审查制度,开放言论自由!”“惩办贪官污吏!”(14)
    民盟云南支部也很重视理论宣传工作,积极占领舆论宣传阵地。1944年10月民盟支部改为民盟云南支部之后,即拟筹办一个定期刊物。先在经济方面争取可靠的支援(秘密盟员朱健飞筹措了不少经费),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创办了民盟云南省支部的机关刊物,刊物定名《民主周刊》。支部主任委员罗隆基兼主编,潘光旦、闻一多、潘大逵先后任社长。杜迈之在1945年7月间曾主笔写过不少进步文章,社址设在府甬道十四号。
    1944年12月9日,《民主周刊》第一期正式出版。该刊经常发表民盟中央的时局主张、宣言和盟员个人的意见,宣传民主宪政,主张加强团结,抗战到底,反对内战,主张建立联合政府。12月9日第一期的时评《怎样渡过难关》,呼吁国民党当局接受举国一致的要求,召集国是会议,共同协商国事,组织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以渡过国家民族危亡的难关。16日第二期的时评《国际民主战争到国内民主战争》,从国际反法西斯的民主战争谈到许多国家国内掀起了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暗示中国国内现在也存在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罗隆基在这期发表《政治的民主与经济的民主》一文,主张中国“不走英美苏的旧路,却在英美与苏联的道路中寻找一条新路”,“让人民先有政治的自由平等……再用这样一个政治民主的国家以进行工业化……用政治的民主进到经济的民主”。罗隆基的这种主张,既有配合中共反对国民党独裁要求实行民主的积极意义,又有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23日第三期的时评《铲除枭雄盗国的思想--纪念云南护国革命》一文,从辛亥革命谈起,剖析袁世凯阴谋盗国称帝遭到全国反对而可耻失败的历史,影射蒋介石独裁专制是逆时代思潮,也必定自取灭亡。在这一期,吴晗发表了《战时教育应有的措施》一文,指出:“在民主政治之下,党务应该和学校完全分开。参加政党与否应是个人的自由”。“国立学校属于国家……也只有超出党派的利益的学校,才能造就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人才”。
    《民主周刊》问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所宣传的主要精神是:要加强抗战,挽救国家民族,必须实行民主,成立联合政府。这与当时中共关于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相呼应的。但对于民主的认识,民盟领导人之间的看法是有分歧的。罗隆基为代表的一些曾留学英美的教授主张:政治上学英美的民主,经济上学苏联的民主。盟内的中共党员和拥护中共的人士则赞成和坚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各抗日阶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双方围绕这个问题虽有争论,但并不因此妨碍共同团结开展抗日民主活动。(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