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模糊历史概念成因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张显传 参加讨论

进行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都离不开历史概念。概念与定义当然不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但是,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因此,弄清怎样形成历史概念,尤其是探索模糊历史概念的成因,对于历史研究和进行历史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模糊历史概念有别于精确历史概念
    众所周知,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①从心理学角度讲,也可把"由同类多数事物之诸项知觉所构成之普通观念,谓之概念。""伦理学上之概念,即为族类特性之定义。"②毛泽东同志则从实践论的角度,明确指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③这就是说,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整体的、内在的、理念的一种思维形式。历史概念就是人们按照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历史科学的特征,概括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历史概念与非历史概念间的相同处,都是反映事物的本质,都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但历史概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由空间、时间、本质和历史特征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这是它与非历史概念之间的区别之处。这就意味着,历史概念有着严格的科学性,但不是越精确越好。历史概念与非历史概念一样,都有清晰与未晰、精确与模糊之分。历史上的某个具体年代、地点是有据可查的,比如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即十月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北京地区的名称,战国时称燕,元朝时称大都,解放前叫北平,解放后改称北京。对于以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反映对象的历史概念,如"彭湃"、"萨拉热窝事件",也是具体的,清晰的。这些具体的、历史的时空概念和清晰概念形成为精确历史概念。
    但是,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并不清晰的概念。比如,"青年"这个概念。有人把15岁到25岁的人称为青年,有人把11-12岁就离乡求职的人也称为青年,也有人把青年的年龄下限延推到30或35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次会上就把青年定为所有"年轻人"。④这个定的更宽、更灵活的"青年"定义,就是模糊概念。
    历史概念中的模糊现象也不乏其例。在对于原始社会一些本质特性描述时,我们往往使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⑤这样的引语。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有些不可能用精确的计量来表示,只得使用模糊语言。如评价农民起义意义时,以"沉重"打击封建统治相概括;在叙述"马关条约"的影响时,以"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来说明。至于在时间概念上使用"不久"、"大约"、"中晚期",在地点概念上使用"一带","附近","周围",在深度与规模的表述上使用"趋势","提高","一步步"等词句,更是普遍的现象。这些模糊现象就构成了模糊的历史概念。
    应该指出,精确历史概念与模糊历史概念都经历了相同的形成过程。具体地说,感知历史材料,再现历史表象是其基础;正确理解历史表象,揭示本质特征是其关键;对于历史条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各个方面本质属性加以综合和概括,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然后给以简洁的定义,是其结果。两种历史概念的不同处不在于它们有本质差异,两种历史概念都是概念的特定表现形式。
    模糊历史概念是正确的历史概念
    提起模糊两字,总给人们一种糊涂或模棱两可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模糊"与"精确"只是人们对于不同界限所进行的两种思维形式。人们运用一般的思维方式,形成为清晰概念、精确概念,或称之为普通集合论。这种集合论认为,"对于某一具体对象或是符合这个概念,或是不符合这个概念,二者必居其一,且只居其一",如用数学方法表示,即要么X属于A,要么不属于A。换句话说,普通集合论要求概念的外延必须是"非此即彼"或是"非彼即此",这就形成了精确概念。
    但是,人们又可运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即模糊集合论思维方式。当"论域中存在并非绝对属于(或绝对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或者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属于(或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这种集合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模糊集合。"⑥这种集合理论具有"亦此亦彼"的特性,由此形成的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便称之为模糊概念。为了方便,或可称作"乏晰概念","勿晰概念"⑦。
    由此可知,根据两种集合理论形成的两种思维方式,其不同点在于对概念的外延有着不同的认识。换句话说,精确历史概念与模糊历史概念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对外延认识的不同:精确概念的外延明确,模糊概念的外延不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也是有过论述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为此,恩格斯还列举了实例来作论证。他认为"绝为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鱼和两栖类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而鸟和虫类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消失。……'非此即彼'!是愈来愈不够了。在低等动物中,个体的概念简直不能严格地确立。"恩格斯的结论是:"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自然观的这种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再够了"。
    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不仅对自然观是一种发展,而且为社会观也指明了方法。由此,我们可以把模糊概念理解为是指互为中介的客观事物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时呈现出来的'亦此亦彼'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互有联系的两个客观事物在其相互过渡或互为中介时,表现在性质上的兼有性集合成的概念,这种概念的外延也是与精确概念不同的。
    必须指出,模糊历史概念与精确历史概念虽然外延不同,但它们是正确概念。模糊历史概念与错误概念、糊涂概念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历史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容易产生很多错误的历史概念。如把"平均地权"当成土地改革,将华兴会与光复会相混淆。在高考试卷中,甚至出现过《史记》是司马昭写的历史著作,《史记》记载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漫长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文献这样的大谬。从根本上说,错误概念与糊涂概念既违背了形成精确概念所需要的'非此即彼'的原则,也违背了形成模糊概念所应具备的'亦此亦彼'的原则。错误概念的特征是:"混淆彼此","不知彼此",或"非此非彼"。从概念的外延看,模糊概念没有明确的外延,由于它同样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它同精确概念一样是正确的。精确概念有明确的外延,因而它是正确的,又是准确的。而错误概念的外延既不明确又不正确,这是它与精确概念和模糊概念的根本区别。
    模糊历史概念的成因
    我们认为,产生模糊历史概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其一,历史事实的中介性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模糊性。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告诉我们,除了'非此即彼'外,还应当承认'亦此亦彼'!而且使对立互为中介!"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也就是说,在矛盾对立体中存在着"中介",存在着众多的联系环节,存在着'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就有可能形成模糊概念。
    所谓中介,即指介乎两种或众多极限结构状态的中间位置,也就是处于这一事物向那一事物过渡的中间地带。这种中间位置与中间地带又往往是经过比较而确定的。而对中介现象比较结果,就会产生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的情况,就有可能产生'亦此亦彼'的现象。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变化的过渡阶段属此性质。史学研究中涉及很多这种多样的联系环节,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中介现象。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它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由于它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一个胜利,因此存在着众多的过渡环节,存在着中介现象。从政治上看,这场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封建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这个政权体现了封建皇权和资产阶级两者的利益;从经济上看,它打破了封建制度的阻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革命的领导成分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是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而"新贵族"这个概念是在与旧贵族比较之后产生的,这是包含着极其复杂成分的一个阶层,它来源于中小贵族,带有明显的封建性;但他们又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的经营土地,有的经商,有的从事殖民活动,带有资产阶级性。他们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具有新、旧之间兼有性。所以,"新贵族"是一个由中介现象所构成的模糊历史概念。
    又如,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这个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环节上,同样存在着中介现象,尤其在运动的领导者身上看得更为明显。尽管目前对于谁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学术界尚有争论,但是,这次运动的主力最初是青年学生,以后转向工人阶级,运动是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参与下进行的,这是确凿无疑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个模糊历史概念,它也是经过比较之后形成的。这些知识分子在五四以前是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属进步知识分子。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有了初步共产主义觉悟,而同时还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其它非无产阶级思想等兼有性。后来,他们有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有的继续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道路,有的却走向更差。这个阶层成员中"存在着并非绝对属于或绝对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表现了过渡阶段的中介性特点,所以必然会形成一个模糊历史概念。
    其二,历史记录的多样性构成历史概念的模糊性。
    恩格斯说得好:"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固定不变的界限",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模糊是与精确相对而言的。谁都知道,研究历史必须有史料,由于史料的来源不同,又加上他本人的主观意志,写成了史书,因此,史书记载也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课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至今仍无解决的可能。如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从五十年代开始争论,至今已四十多年,分歧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说法。这种争论深化了科学研究的水平,对于提高史学工作者的素质、活跃学术空气都是有益的。争论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史料问题,尤其是由于历史记录的多样性造成了各种不同意见。中国古代史分期争论中有两个重要的焦点,一是对于"民"、"庶民"、"庶人"等概念的阶级属性有不同看法。根据史料的不同记载,有的认为他们是农奴,有的认为是依附农民,有的又认为他们是奴隶,也有人认为是农村公社的成员。甚至,同样把"民"、"庶民"、"庶人"看作是公社成员的人,却来自不同的分期论者。井田制这个概念是争论中引人注目的又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史料,西周封建论者把它当作封建领主土地制,战国封建论者认为它是奴隶主贵族计算俸禄和奴隶勤惰的单位,魏晋封建论者又认为它是农村公社或氏族公社土地制。
    诚然,弄清一个社会主要成员阶级属性,一个制度的性质,对于判断这个社会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是它们是否有"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它是属于普通集合论中'非此即彼'的集合体,还是模糊集合论中'亦此亦彼'模糊集合体?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只有一种生产形式,一个统治关系,尤其在过渡性社会更是如此。正如列宁所说:"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过去和将来的成分交织在一起。"⑧旧残余同新因素的混杂,公社成员与自耕农,农奴、隶农、奴隶与自耕农的并存,这些亦此亦彼现象的出现是历史事实,历史记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记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记录了历史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庶人"只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一个总称呼,是一个模糊历史概念。井田制同样是个模糊历史概念。所以,我认为在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包括阶级社会在内,只以阶级成分来判断社会属性是不够的。而在模糊现象中寻找古代史分期的精确性结论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结论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讨论才能解决,运用模糊理论进行一下新的探索也许是有益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