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哥老会起源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秦宝琦/孟超 参加讨论

哥老会起源于啯噜说
    帮会中人著作中有关哥老会由郑成功创立的说法,仅为少数学者所认可(注:胡珠生:《天地会起源新探》,《历史学》1979年第4期。 ),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所谓《金台山实录》的传说出于虚构,不能作为研究哥老会起源的依据。于是,从官书、档案中去寻找史料,以解开哥老会起源之谜。人们从官书、档案中发现,哥老会乃是由四川的啯噜演变而来。
    有关哥老会由啯噜演变而来的史料,主要是清吏奏折。最早提及此事者是清吏李榕。他说:
    “窃按蜀中尚有啯噜会,军兴以来,其党多亡命归行伍,十余年勾煽成风,流毒遍湘楚,而变其名曰江湖会。每起会烧香,立山名堂名,有莲花山富贵堂,峨眉山顺德堂诸名目。每堂有坐堂老帽、行堂老帽。每堂八牌,以一二三五为上四牌,六八九十为下四牌,以四、七两字为避忌,不立此牌。其主持谋议者号为圣贤二爷,收管银钱者号为当家三爷。内有红旗五爷专掌传话派人;黑旗五爷掌刀杖打杀,其聚党行劫者谓之放飘,又谓之起班子。”李榕所描绘的,正是哥老会的情况(注:李榕:《禀曾中堂、李制军、彭宫保、刘中丞》,载《十三峰书屋》卷1“批牍”。)。 左宗棠也说:“盖哥老会者,本川黔旧有啯噜之别名也”(注:《左文襄公奏稿》卷31。)。又说:“自顷啯噜变为哥老会匪,军营传染殆遍”(注:《左文襄宗棠奏疏》续编,卷33。)。
    据此,有的学者便提出“哥老会”便是“啯噜”音转,哥老会便是“啯噜会”。台湾学者庄吉发认为:“哥老会即啯噜的音转,为清初福建等处流入四川的游民所设立,而盛行于四川省”(注:庄吉发:《清代哥老会源流考》,载(台)《食货》复刊,九卷九期。)。另一位台湾学者戴玄之也认为“哥老会为啯噜的变名”,“哥老会是由啯噜子演变而来”(注:戴玄之:《中国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下卷,(台)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895-896页。)。大陆学者胡珠生也认为,根据成都附近各县有异于普通四川话的客家方言一事,可以判断啯噜二字乃客家方言哥老二字的录音。并且提出:“哥老会尽管推源于明末郑成功,但可靠的史实只能证明它以哥老(啯噜)形式起源于清初四川(来源于闽粤客家的移民)”(注:胡珠生:《天地会起源初探》,《历史学》1979年第4期;《青帮史初探》,《历史学》1979年第3期。)。
    近年来,一些四川学者对哥老会便是啯噜之说提出异议。张力在《啯噜试探》一文中指出:主张哥老为啯噜音转,因而啯噜便是哥老会前身之说“欠妥”。因为“啯噜与哥老会同见于清史册,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上谕严禁四川‘啯匪’的同时,亦严禁湖北、四川的哥老会活动,这两个组织一直并存到清末,清朝各级官吏是区分清楚的。”作者还对啯噜与哥老会作了比较,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哥老会以‘广开山头’,‘拜会结盟’等形式为主,乡闾士绅、街衢富贾纷纷加入,把持一地,无容他人染指其间。啯噜则不然,流动作战,无‘堂口’、‘公口’之区,聚则为伍,散则寓民,豪绅畏之如虎,富室衔恨入骨,似与哥老有别”(注:张力:《啯噜试探》,《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1期。)。
    胡昭曦等人还专门对哥老会是否为啯噜音转一事作了考证,指出以往人们把“啯噜”读作“gǔo lǔ”,因而认为与“哥老”读音相近,系啯噜之音转。但四川方言中啯噜与哥老读音并不相近,啯噜应读“gǔ lǔ”,从而否定了哥老乃啯噜音转之说。另外,作者又指出,啯噜乃四川无业游民中强悍者所组织的武装集团,而哥老会则是秘密会党,与啯噜亦不相同(注:胡昭曦等:《啯噜考析》,载《四川史学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4-270页。)。
    有学者根据档案中的记载,认为哥老会是由天地会、仁义会和江湖会演变而来。指出:“哥老会作为一种秘密的民间结社,虽有其悠长的斗争历史,但是在清代咸丰年间以前,它是以江湖会的名号在民间活动的。在嘉庆年间,它又叫仁义会,而仁义会也就是天地会的分支”。因此,“由天地会而仁义会而江湖会斗哥老会,这就是它的源流”(注:朱金甫:《清代档案中有关哥老会源流的史料》,《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
    后来,有关哥老会的源流问题,又有了新的进展,蔡少卿先生认为:“从啯噜发展到哥老会,并不是简单的组织重复,也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异,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其间,很明显地经历了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时期啯噜与白莲教的融合,和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天地会与白莲教两大结社系统的相互融合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因为经历了“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社会极度动荡秘密结社飞速发展、会党与教门广泛融和的条件下,以啯噜的组织形式的胚型,吸收了天地会、白莲教等组织的若干特点,逐步形成起来”。至于哥老会出现的具体时间,蔡少卿先生根据清代档案的记载,认为“哥老会的组织名称最迟应出现在道光年间”(注:蔡少卿:《关于哥老会源流问题》,载《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 第210-216页。)。
    在国外,日本学者酒井忠夫在《中国民众与秘密结社》一书中认为,哥老会确实发祥于四川的啯噜。不过,他不同意哥老会是啯噜的别名或音转之说,他认为啯噜与天地会都是以无赖棍徒为中心,从事交通运输,商品流通的民众集团。两者因四川与连接外省的超地方市场流通经济网而接触。啯噜随着与进入四川的天地会的接触与交流,加上与白莲教活动时期的山寨战,以及与教徒、会党的接触、交流,而使以后的哥老会的山堂组织逐渐固定下来。他认为哥老会出现的具体年代,则是在咸丰末年(注:度边惇:《日本最近的哥老会研究新成果》,见《中国秘密社会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105页。)。
    蔡少卿和酒井忠夫的研究,把哥老会起源问题的探讨,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何一民在《论哥老会的起源及特点》一文所提出的从啯噜到哥老会演变过程中,天地会所起的作用的看法,则更加接近历史的实际了。他提出哥老会内有关郑成功在台湾开金台山一事,“虽有虚构的一面,也有一定的真实性。”“这表明郭永泰等人在福建天地会文件基础上修改的《海底》,对啯噜会演变为哥老会,起了重要作用。”故“啯噜会演变成哥老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是受了天地会的影响”(注:何一民:《论哥老会的起源及特点》,载赵清主编:《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222页。)。
    上述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哥老会的起源问题,提供了研究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