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张謇的书品、人品与审美情趣(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问题》 吴民贵 参加讨论

如此苦练,张謇的书法功力,虽不及何绍基,却远胜龚自珍,也超过沈葆桢与倭仁,自有一种独特的挺秀之美。
    张謇挺秀的书品,带有颜体笔意。他曾习临颜真卿的楷书《告身帖》。此帖真迹流入日本,国内仅有印本行世,书法端朴,苍秀,被明代书论家詹景凤誉为“了不经意,而规矩自成方圆,亦是千秋独步”。曾习临颜真卿笔势伟劲的楷书《臧怀恪碑》。曾重点习临颜真卿的楷书《郭家庙碑》,此碑书势朗畅,张謇颇喜欢,一度以临此碑定为晨课。颜真卿的楷书《麻姑仙坛记》、行书《争坐位帖》,也为张謇重点习临之作。张謇评价颜真卿的书法有诗云:“唐时论巨笔,鲁国最工书”。
    张謇挺秀的书品,也时显褚遂良、欧阳询、欧阳通等余韵。他曾习临褚遂良的楷书《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行书《枯树赋》、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何绍基曾强调,欲学欧阳询必当先从其子欧阳通所书楷书《道因碑》问津,说若初学执笔,便模仿《化度》、《醴泉》等,“譬之不挂帆而涉海耳”,张謇至1887年感觉到了这一点,该年日记中有:“临《道因碑》。日课惟此能行也,日定五十字不闲”,直至1915年仍在习临此碑。
    张謇挺秀的书品,更得力于晋楷、汉隶。一般说来,学楷须由唐而晋,尤须明隶法,否则易生楷气,张謇深明此义。他曾习临传为王羲之所书小楷法帖的《曹娥碑》、王献之所书小楷法帖《洛神赋十三行》。笔势开张、点画飞动、多有篆隶遗意的摩崖楷书石刻《瘗鹤铭》、恣肆奇崛的东汉隶书碑刻《礼器碑》,张謇皆化过一番功夫习临。
    张謇习草,始于晚年,其1926年正月初二日记中始出现临写孙过庭草书《书谱》的记录。是年阴历6月17 日日记中又有临写怀素四十二章经草书的记载。
    张謇行草,多学文徵明、包世臣,曾悉心临写文徵明行草书二年有余,得其“遒逸婉秀”韵味,推崇包世臣的诗句有“安吴晚出独精绝”、“雄强洞达始平实”,其挺秀的书品又蕴涵着一种雄强洞达与平实浑然统一的美。
    
    张謇晚年回首往事时曾说其一生“无一日不在忧患之中,无一日可高谈大睨也”。在其漫长的人生苦旅中,他曾显露雄强一路风格。
    1882年,他随庆军统领吴长庆率军入朝,参与处理朝鲜兵变,果决刚猛,而崭露头角。
    1894年,他击败科举考场所有对手,夺魁天下。平心而论,张謇中状元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为其自身书法、学识、才气、人品过硬,外因则为时任读卷官的翁同龢力荐与收卷官--1880年状元黄思永的补笔相助。翁同龢对张謇的试卷评价是“文气甚古,字亦雅,非常手也”,向光绪帝推荐的理由则为“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当然他也力排其他读卷官诸如麟书、张之万等众议。
    甲午战争中,张謇折参李鸿章,语语峭直,并声泪交下地发表“危言耸论”称“中国恐须死后复活,未必能死中求活;求活之法,惟有实业、教育”,遂顽强地投身其中,此后陆续创办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天生港轮步公司、资生铁冶厂、海门大生第三纱厂、大聪电话公司、天生港通隧火柴公司、电气工厂、苏达工厂、淮海实业银行、惠通公栈、3家贫民工场、 并准备同比利时合办航业公司和贸易公司,自1902年起创办通州师范、女子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南通图书馆、博物苑等文教事业,对南京高等师范、吴淞中国公学、上海复旦大学之创立,也多有赞助。大生纱厂从1899年正式投产至1913年,已盈利406万元左右,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生资本集团总资本,在清末民初,已达4000万元左右,张謇因此先后担任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总理、中国银行股权联合会会长、交通银行总理、商办轮船招商局股权会会长、江苏谘议局局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熊希令内阁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等职。
    张謇在人生苦旅中,“常怀无穷思”,力求思虑洞达,以提高自己通达、透彻的观世能力。
    戊戌维新期间,他认为康梁支持光绪与慈禧为敌为“轻举”,且行动操之过急,“至是张甚”,其结果“必不成”,是有一定见地的。
    1903年,他东游日本后,更坚定了实业、教育兴国的思想,有日本“致力实业教育三十年而兴,遂抗大国而拒强国”等语,又称中国与日本“立政之宗旨不同耳”、“一行专制,一行宪法”,要求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进步性也显而易见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寄希望袁世凯主持共和,袁世凯取代清王朝统治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他则毫不犹豫地与其一刀两断。
    晚年的张謇,相当重视其独子张孝若的成长,多次向他强调人格的重要性,说“若人格无亏,则事即艰厄,不至失败,即失败而非堕落,反是则事败而人随之矣,儿须时时加检”,又要其子“稳静第一”,与人谈“不可有盈满之色,高兴之态,夸大的语”,非确信之事“不可遽发十成之议论”,应酬“勿杂”,广众说话“勿多”、“勿轻听人上条陈、出主意、说政治”等等,总之要其子“千万慎言慎动”,因为世上不太平,“动受四面牵”,曾发出“太平在何处?今年待明年”的感叹。至于如何治学,张謇要其子学点哲学,说“哲学乃各学之空气灵光,尤不可不知”,又要其子学好做诗,说“做人要苦,做诗也要苦,苦即乐也。未有不审慎而成人,不勤博而能成诗者也”,当其子勤苦学习一度“妨身”时,他又赶紧去信写道:“儿勤学,父所喜慰,但勿过锐,以致妨身,能于辛苦中得有乐趣,则天机自活”,并强调“学问要勤苦,也要从容,其法在渐进而有恒,到得有味时,便能以甘偿苦”,如此说教,洞澈有清识。
    张謇在人生苦旅中,处事的基本风格,可用“平实”加以概括。治家他强调勤俭,说“天下美德,以勤俭为基,凡致力学问,致力品行,皆勤之事也,省钱去侈,慎事养誉,知足惜福,皆俭之事也”。1909年正月其致函吴夫人说“帐房开来家用,云须四千五百元,福食一项,即须二千,大为不合。余为按人核计、至多不过一千二百元。又他项尚有可省者数百元,大约每年用度以三千二百元为限,亦已不小。另有讯复帐房,望卿在家加意管理,加意节省,每日菜蔬一腥一素已不为薄”。1912年阴历9月其又致函吴夫人说“能安居有饭吃有衣穿者, 便是幸福。余家须一切谨慎、勤俭”。治县,他强调稳健,如章开沅先生所说“不大轰大嗡,不追求浮名,他办教育、就不象清朝政府那样先从大学办起,他是先从师范办起,从小学办起,然后从小学到中学,到专科学校,然后到大学,这样就符合循序渐进的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