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代中美之间的平等和不平等关系(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 黄安年 参加讨论

在美国内战前夕,铁路建设的总长度已经达到30,000英里,占当时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的一半以上。(注:[美]Colleen A.Dunlavy,Politics andIndustrialization: EarlyRailroadsinthe United States and Prussia, Princeton: PricetonUniversity Press,1994.)但是,美国铁路建设的狂飙时期,却在美国内战以后开始的几十年的时期里。(注:[美]Maury Klein, "TheComingof theRailroad and theEndoftheGreatWest, "American Heritage of Invention & Technology,10 (Winter 1995),pp.8-19.)1862年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注:即"AnAct to aid intheConstructionofaRailroadand Telegraphy Line frm the Missouir river to the Pacific Ocean,and to Secure to the Govemment the use of thesameforPostal, Military, and other Purposes,", Approved July 1, 1862.);1864年参议院提出了对于1862年7月太平洋铁路法案的修正案,并经历了多次讨论和修正。(注: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the1stsessionofthe38th Congress 1863-1864.Vol.6,No.1,MessageoftePresident ofthe United States andAcooumpanyingDocuments,to the Houses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p. 597, P. 779,P.826,p.858,p.872,p.873,p.877,p.892-893.)经过激烈争论,1864年6月29日众议院终于通过决议。(注:Ibid.June 29,1864, p. 678.)1864年7月2日林肯总统正式签署生效。(注:In Joumal of theSenate ofAmerica, being te l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July 1,1864, 711;July 2,1864.pp.733-734.p.740. )根据美国国会先后通过的两个太平洋铁路法案,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个公司一个由东另一个由西向相建筑。(注:前引书,《铁路大王斯坦福》,第77页。)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最大难题是必须提供坚韧不拔的劳动力。中国移民美国的第一次高潮,是和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开发密切不可分的。特别是50年代前后的加州的淘金地和60年代的建设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设工地,是中国劳工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主要集聚地之一。根据美国学者柯立芝所著《中国移民》一书的统计,在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1852年为25,000人;1857年为45,000人;1867年为50,000人;1873年为62,500人。(注: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7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2-193页。转自柯立芝(MaryRobertsCollidge )著:《中国移民》(Chinese Immigration),1929年版,附录。罗纳德·田垣(Takaki Ronard)认为:“到1869年,受雇的华人达1.2万至1,4万人,占该公司 所有工人的90%以上,成为修筑大陆西部铁路的主力。”(见田垣著:《一面不同的镜子:美国多元文化史》( ADifferentMirror: 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ns),纽约,小布朗图书公司,1993年,第196页,转自梁茂信著:《美国移民政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年。)他们自1851-1852年以来,一直占全州人口的一个相当大的比例。据美国人口普查的记录,加利福尼亚人口总数是92,597人。”(注: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择》,中华书局,1981年,第278页,转自该联合委员会于1887年2月27日第44届国会,第2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书,第632页。)尽管上面所引的数字有所不同”(注:有关数字和情况还可见成露西( LucieCheng)、波纳切(Edna Bonacieh )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亚洲劳工》( Labor Immigration Under Capitalism, Asian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World War II),加利福尼亚州立伯克利大学出版社,1984年。孔深吾(Kung Shen-woo)著:《美国生活中的华人》(Chinese in Ameircan Life:Some Apects ofTheirHistory, Status, Problemsand Contributions),Greenwood Press Published Co,1983年。蔡石山(Tsai-Shan Henry)著:《美国华人的经历》,(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6年。Tsai Shih-Shan Henry,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1868-1911,Universityof Arkansas press, Fayetteville, 1983. Jack Chen,The Chineseof Ameicas, Harper & Row, San Feancisco,1980. Chen, Chin- Yu,"San Francisco's Chinatown:A Socio-Economic ans Cultural History, 1850-1882", University of Idaho, 1992.OrderNo.Da930526.John H. White Jr.,TheAmericanRailroadFreight Car: From the Wood-Car to the ComingofStee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y Press,1993.Alan H.Grey, "Roads , Railrways, and Mountains: Getting Around in the Wst," Joumal of the West, 33 (July 1994), pp.44-53.)。但是,中国劳工当时迅速涌入加利福尼亚州和横贯北美大陆的兴建,迫切需要廉价而艰忍的中国劳动力密切相关的是没有疑问的。众所周知,横贯大陆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工程则是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包的,它所经过的加利福尼亚州塞拉岭和内华达州一带,高山峻岭绵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塞拉山区冬季常有暴风雪,沙漠地带夏季干燥炎热,施工条件异常艰险,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西路筑路工程,进展非常迟缓,开工两年之久,铺轨尚不足50英里。(注:[美]宋李瑞芳著:《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0-31页。并见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224页。)铁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取决于筑路工程的速度,而中央太平洋铁路为工程进展的缓慢已陷入了绝境。在无计可施、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司开始雇用华工,从而极大地加快了工程的进展。中国华工在建设689英里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时的可歌可泣壮举,已为世人所传颂。(注:本文意在还清历史本来面目,无意贬低美利坚各族人民在建设横贯大陆铁路中的作用,美国的著作认为:“近年来,对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工作由许多议论,并且作了比较,往往赞誉后者。据说其理由是中央太平洋铁路首先要克服内华达山脉这一道难关,在财力和物力方面比联合太平洋铁路一端要克服的困难大得多。然而这是一种误解。”是否误解要以事实为依据,事实上,中国华工遭受历史的精神的“误解”还少吗?参见[美]贝阿德·斯蒂尔编,张禹九译:《美国西部开发记实,1607-1890》,光明日报出版社,176 页。 美国学者马撒·B·米勒(Martha B.Miller)的论文(M A.):《中国人和中央太平洋铁路》(The ChineseandtheCentralPacific Railroad: An example ofLaborandImmigrationinthe Nineteenth Century),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89,值得一读。另一本著作可见苏珊·辛诺特(Susan Sinnot)著:《中国铁路工人》(Chinese Railroad Workers),Franklin Watts, New York,1994.以及Yen,Tzu-Kuei著:《中国工人和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Chinese Workers and the First transoontinental Railroadofte UnitedStates of America), AnnArbor,Mich: Xerox University Microfilms, 1977. Young, Alida E.,LandoftheIron Dragon,Doubleday, GardenCity, N. Y., 1978. Sucheng Chan, Asian American: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Twayne,1991.Robert G.Lee," The Origins ofChineseImmigrationtothe United States, 1848-1882," in the Life, InfluenceandtheRole of the Chinese in theUnited States, 1776- 1960. Ed.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an Francisco: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6. Ping Chiu, Chinese Laborin Califomia, 1850-1880: An Economic Study, Midison: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Winsconsin,1967.有关华工开发西部的研究论文,已有多篇文章论述。例如:朱杰勤:《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和处境》,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 杨国梁:《美国华工于中央太平洋铁路》,载《华侨史论文集》第4卷,1984年。王佩莲:《华工与美国西部的开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等。硕士学位论文有:麦兆江:《论美国工业化时期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山大学,1986年;李其荣:《功彰绩伟名垂青史--中国移民在近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华工的高强度、高风险劳动和他们所得的待遇是很不相称的。他们干的险工,却与白种工人不同酬。华工全部没有人身保险。铁路当局根本不承担对工人家属的义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