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代中美之间的平等和不平等关系(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 黄安年 参加讨论

公正地评价中国在美华工建设横贯北美大陆铁路中的历史性贡献,是还清美国历史本来面目的需要,也是推动美中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需要。美国华工的巨大牺牲和艰难付出以及他们所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极不相称。1877年2月27日, 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向美国第44届国会第2次会议提交。 这份报告现在成了美国当年排华和中国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也是对一份典型的美国式人权听证报告。尽管报告的整个基调充满了对中国华工的偏见,但其中某些内容则明白无误地展现了没有华工就没有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横贯大陆铁路建成之时,就是华工遭受更大迫害之始的这一基本事实。报告前言说:“太平洋方面的资源由于利用中国人的劳力,而正在令人满意地得到开发和发展。在作证的其他人员中,那些雇佣大批中国劳工的人们,和在招运他们入境的业务中有利益关系并且从中赚到钱的人们,一致证明中国人入境的后果是大大地增进了太平洋岸的物质繁荣。”(注: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择》,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9-241页。译自原报告第Ⅰ-Ⅶ页。)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当时来自各方当事人在联合委员会上的证词,它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华工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遭受的不公待遇。(注: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择》,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9-241页。译自原报告第Ⅰ-Ⅶ页。)美国国会联合委员会1877年2月28日在《关于华人移民入境的报告》中写到:“太平洋沿岸地区的资源由于有了廉价而听话的华人劳工,已经而且正在以比没有这种劳工时更为迅速的速度进行着开发。”(注:阎广耀、方生选择:《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260页。转自马里恩·米尔斯·米勒编:《美国历史上的大辩论》,中《国会文件--关于华人移民的调查报告和两院议员的辩论经过(1877-1879年)》,纽约,1913年第221页。)1882年4月4日, 美国阿瑟总统曾发表否决《关于执行有关华人的某些条约规定的法案》的咨文说,“如果没有他们,本来是没有人干。”“经验已经证明,东方的贸易对我们国家的繁荣与影响来说,是个关键。中国对全世界开放贸易的最大收益者,莫过于我们自己的太平洋沿岸各州。加利福尼亚州,特别是它的巨大海港,已经从这一来源获得了巨大利益。”(注:阎广耀、方生选择:《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42-1918)》,人民出版社,1990年,转译自[美]詹姆斯·理查森:《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第11卷,第4704-4705页。)
    通过当年美国国会对于华工入境修建太平洋铁路等西部开发事业的辩论,不管作证的人们出自何等动机和理由,不管是主张排华论者或是反对排华论者,其中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都认为没有中国华工,中央太平洋铁路要按期修建成功是不可能的。第二,都认为中国华工承担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第三,都认为中国华工比起当时别的铁路员工来说更加勤劳苦干的,他们干得太出色了,因而也是廉价劳动力的最好来源,这正是中国华工最终受到歧视和排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第四,认为政府和经营铁路建设部门对于华工的待遇和白人劳工相比是不公正的。
    事隔一百多年的今天,我们按照美国自由民主的立国精神,按照美利坚民族的传统精神,按照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倡导的勤俭奋斗的精神,按照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移民国家的一贯政策,按照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规则,按照美国《独立宣言》精神所倡导的人权的价值观,中国华工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当之无愧地是建设迈向现代化道路的北美大陆大军中楷模。
    然而,对于美中两国人民来说,不幸的事情随之发生。188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注:有关美国排华活动的论著很多,这里仅例举近年的一篇博士论文:Zhnag, Qingsong, "Dragoninthe Land of the Eagle: The ExclusionofChinesefromU. S. Citizenship, 1848-1943",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94.Order No. DA9425704.)成了美国现代化历史上、移民史上和人权记录史上可悲记录,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仍不愿以过多的笔墨来叙述这段不堪回首的血和泪的经历。(注:有关美国排华法案及其影响,已有大量中外论著发表,这里不妨再推荐一些论著。 MaryRobertsCoolidge, Chinese Immigration, New York: Holt, 1909. ElmerClarence Sandmeyer,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mi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nois Press,1939. GuntherBarth, Bitter Strength: A HistoryoftheChinese in the UnitedStates, 1850-1870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Alexander Saxton, The Indispensable Enemy:Laborand the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m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1971. StuartCreighton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 The American Image of Chinese, 1785-1882,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1969. Shih-shan Henry Tsai,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8-1911, Fayetteville: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 1983.)一个要求门户开放的国家,却将自己的门户向中国紧紧关闭,由排斥华工扩大到排斥整个华人;直到1943年10月11日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终于要求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立法,废除一系列排华法令。他说,“国会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排华法,我们就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错误”,“使中国人比某些其他东方人占有较优越的地位,但是,他们对荣誉和自由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使他们理应得到这种优惠。”“采取这种早就应采取的措施,以纠正过去对我们朋友不公正的行为”。1943年12月17日国会迅速通过并由总统签署了这一法案,美国历史上的耻辱,终于自己开始纠正了。(注: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45 页。)记得吉米·卡特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时,曾对邓小平说过,“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这个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注:引自香港《明星月刊》1984年8月号《洛杉矶今昔谈》。)我们没有忘记1997年11月初中国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时,谈到“中国同加利福尼亚州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移民早就来到美国,并为开发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中国人参加了美国的建设事业。”(注:《人民日报》1997年11月2日,4日。)克林顿总统在1998年6月下旬首次访华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移民对美国发展的贡献。他说,“有100 多万美国人可将她们的根追溯到中国。每天,美籍华人作为企业家、建筑师、艺术家和公务员都在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美国而工作。”(注:《人民日报》1998年6月28日。)
    回顾130年前这段历史,展望跨世纪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美好未来,许多经验和教训是值得记取了。第一,美国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包含着中国人民开发和建设美国的一份贡献,仅仅认为美国的发展是在美国的白人及其后裔努力的结果是不符合实际的。美国作为自由移民的国家是美国经济发展国家兴旺的一个富有特色的优势,离开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就不可能保持美国继续发展的势头。第二,移民政策是美国经济振兴的生命线之一,中国在美华工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了的里程碑贡献是功不可抹的。然而美国某些利益集团恩将仇报,居然以华工威胁美国发展为由,在国会通过了历史上对一个国家居民的排斥法令,从而成了对于自由、民主、人权的美利坚共和国的极大讽刺。美国一些政治家在高喊人权的时候,最好反思以下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第三,中国在美国的几代移民承继了先辈们的遵纪守法、勤奋开发和建设美国的优良传统,对美国不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第四,美国的排华运动导致了中美关系的大倒退,对此,美国政治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今天面向跨世纪、面向欣欣向荣的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来之不易的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并继续加以发扬,这是两国人民和社会各界所应该为之奋斗的。
    这里还要说明,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不限于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华工还在美国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爱达荷、犹他和新墨西哥等地开发金矿和其他有色金属;华工参加了修建其他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以及贯通加州南北的太平洋沿岸铁路路;在美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突破时期,华工通过排涝改造加利福尼亚的低洼地,修筑堤坝、开垦荒地、疏通河道、变沼泽地为农垦地和种植谷类和豆类的良田,通过种植蔬菜瓜果和栽培葡萄、苹果、核桃、樱桃、橙子等果树,使加利福尼亚成为果木园;此外,华工在发展加利福尼亚的捕鱼业、毛纺、制鞋、制帽、烟草、服装、洗衣、餐饮等行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显然在向华工第一次赴美移民潮中,无论是开矿热、铁路热、还是农业热,华工是近代美国西部发展和繁荣的生力军、近代经济和文化交往的桥梁,又是美国西部继续发展的牺牲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