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是印度教社会传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种姓划分而形成的种姓制度在印度教中根深蒂固。种姓制度的长期存在,造成了印度教社会的阶层隔离和社会分化,形成了印度教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锡克教是印度的一个年轻宗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宗教,为建立新型的社会提出了平等的教义,建立一个平等、没有种姓的社会是锡克教教义的主旨所在,也是锡克教教义与印度教教义的主要不同点之一。 锡克教的创始人古鲁那纳克的年代,印度社会王朝变更、民不聊生、动荡不安,印度教社会的种姓不平等制度更是使社会陷入严重的分裂状态。古鲁[1]那纳克首先拿起"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武器攻击印度教社会的种姓分离制度。古鲁那纳克著名的圣言表达了他反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在内心寻找神的光芒,不要向神要求种姓,因为种姓本不存在。"[2]"帝国、财富和青春都是稍纵即逝的云彩。躯体、名声和种姓都不会与灵魂同在。"[3]后继古鲁们把反对种姓的思想传承下来,向人们传播这一神圣的教义。古鲁那纳克及后继古鲁在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来反对种姓,实践人人平等的原则。为建立平等的、无种姓的社会,古鲁们创立了一系列公共机构和制度,主要有桑格特(Sangat,公共圣会)[4]、旁格特(Pangat,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5]和入教仪式(洗礼)。 桑格特(公共圣会)桑格特是由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古鲁那纳克创立锡克教早期,四处云游,传播他的学说和教义。每到一处,当地的人们便都集聚到他的周围来听他布道,后来不同地区的古鲁那纳克的信徒们便组成了许多不同的桑格特来诵唱古鲁的圣曲,因此桑格特也就流传下来成为了锡克教徒的一种习俗[6]。锡克教圣典《什礼·古鲁·格兰特·萨荷伯》中是这样对桑格特进行描述的:"神就居于桑格特之中,冥思古鲁的圣言,就会认识真理。"[7]"如果没有桑格特,内心的自我将无法消除。"[8] 桑格特的建立是与印度教传统相脱离的一个标志,是反抗印度教种姓制度的一个实际行动。在印度教社会中,种姓是一个自我封闭的集团,种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隔离,低种姓不得同其他高种姓接触和交往,不得进入庙宇、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不得进入高种姓院子[9]。锡克教创立了桑格特,使锡克教成为了一个公共集会的宗教,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都可以集聚到一起,聆听古鲁的圣曲和教义。锡克教的圣地中心--金庙,四门敞开,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来金庙参加桑格特。对于锡克教徒来讲,每天早晨和傍晚到锡克教寺庙加入集会,聆听教义是每一个锡克教徒的义务[10]。进入寺庙参加桑格特的人与大家坐在一起,地板上不能摆放任何坐垫,要席地而坐,表明大家没有种姓高低之分,即使是政治地位高的人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定。祈祷圣曲完毕后,要从一个容器里拿出卡拉荷·玻拉萨德(Karah prashad)[11],进行分发,这是神的命令,任何来参加桑格特的人都必须接受这种神赐的甜食。这就消除了印度教中的不可接触、不可共餐的种姓隔离制度。所有的参与者不分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和种姓区别都坐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公共事务,一起聆听圣曲、冥思的习俗,在印度教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锡克教社会中,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成为锡克教中的一个传统习俗和现代锡克教中的一项制度。 旁格特(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旁格特是和桑格特一起由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古鲁那纳克在拉维河(Ravi)岸边建立了一个宗教寓所(Dharamsala)[12],传播他的教义。在信徒们每次祈祷完毕之后,大家要坐在一起共餐。第二位古鲁安戈德继续沿用这种共餐的习俗,并和妻子一起亲自准备好食物让信徒们共餐。即使这样,信徒中一些传统的高种姓印度教徒仍然不肯与低种姓的信徒共餐,惟恐被玷污。第三位古鲁阿马尔达斯(Amardas)严格规定,任何人在参加公共集会、面见古鲁之前都必须与其他信徒共餐,之后,方可面见古鲁,聆听圣曲。自此,旁格特便与免费公共食堂成了同义语,免费公共食堂同桑格特一样,成为了锡克教的一项基本的习俗和制度。阿克巴大帝来面见古鲁阿马尔达斯时,也与其他信徒一样,席地而坐,在古鲁的免费公共食堂里用餐[13]。免费公共食堂在锡克教古鲁的开办下,成为反对印度教种姓制度、建立锡克教新型平等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直到今天,免费公共食堂仍是锡克教寺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了免费公共食堂,也就没有了锡克教寺庙,没有了锡克教。从某种意义上讲,免费公共食堂已成为锡克教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今天的旁遮普,金庙里的免费公共食堂发展得愈来愈大,每天来食堂吃饭的人成千上万,特别每逢重要节日,虔诚的信徒来自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有时金庙外面也都成为免费公共食堂。笔者曾去安南德普尔(Anandpur)[14]参加锡克人的霍拉·莫哈拉节(Hola Mohalla)[15],沿途不断出现免费公共食堂,锡克教徒们邀请过往行人停下用餐,大家都像兄弟一样坐在一起,吃在一起,彼此照应。 入教仪式(洗礼)锡克教的入教仪式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在锡克教发展的早期,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入教仪式被称为查兰·帕胡尔(Charan Pahul)[16]。查兰·帕胡尔仪式的过程很简单,就是用一盆水,冲洗古鲁的脚趾,然后将入教的人把这盆水喝掉,这就完成了入教仪式。当然在入教之前,入教的人须是一位虔诚的人,内心已消除自我的人,每天都参加桑格特和旁格特,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喝古鲁洗过脚趾的水,接受查兰·帕胡尔入教仪式。查兰·帕胡尔仪式的意义在于让教徒从内心产生一种谦恭和服从神的意志的感情,消除一切的种姓差别。 到了古鲁戈宾德时期,一种新的入教仪式被制定出来。这种入教仪式是古鲁戈宾德·辛格创立卡尔萨体制时规定的。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发生在1699年3月30日的拜萨克节(Baisakhi)[17],他传唤所有的锡克教徒来到安南德普尔,他拔出宝剑,要求从聚集的人群中走出五位甘愿为古鲁牺牲的人。首先一位教徒走了出来,古鲁把这位教徒带进了一个帐篷里,一会儿的工夫拿着血淋淋的宝剑出来要求第二位甘愿为古鲁献身的人。其实古鲁并没有杀害这位教徒,而是用宰杀山羊的血染红了古鲁的宝剑。用这种方式,古鲁戈宾德·辛格连续挑选出五位甘愿为古鲁牺牲的教徒,并宣布他们为邦之帕亚勒(Panj Piyare)[18],即五位敬爱的人。他们构成一个新的社会团体的核心,这个团体被称作卡尔萨(Khalsa)[19]。古鲁用一种新的方式当场为五位敬爱的人进行洗礼,他把洁净的水倒入铁盆中,并放入糖,一边吟诵圣曲,一边用一把双刃宝剑搅拌盆中的糖水,这种糖水被称为甘露(Amrit)[20]。这五位敬爱的人属于不同的印度教种姓,古鲁用手向他们的脸上和头上弹洒甘露,然后古鲁让他们每人喝一碗从盆里舀出的甘露,这就意味着他们脱离了印度教种姓,而加入了无种姓制度的卡尔萨大家庭[21]。邦之帕亚勒饮完甘露后,高声喊道:"哇呵古鲁的卡尔萨,哇呵古鲁的胜利。"[22]也就是说,卡尔萨是属于神的,胜利是属于神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首先它表达了卡尔萨与神的一种特殊关系,卡尔萨是属于神的,卡尔萨要忠诚于神,要服从神的意志,为神服务;其次,表达了对神能战胜一切的信仰,神的力量能打破一切现实的阻碍,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获得胜利。这句话流传下来,便成了锡克教徒祈祷时的结束语,也成为了锡克教徒见面时的招呼语和问候语。古鲁戈宾德·辛格向聚集的人群宣布:"我们要抛弃印度教的种姓歧视,锡克教的兄弟们应当平等友爱,不允许一些人高于另一些人。从今以后,我们不再崇信印度教的神和经典,不再朝拜恒河和印度教的其他圣地。今天让不同种姓的人都接受我的洗礼,同饮一盆水,从此结为兄弟。"[23]古鲁戈宾德·辛格也在邦之帕亚勒的主持下,饮用了甘露,融入了卡尔萨,成为卡尔萨的一员。凡是通过这种仪式加入锡克教的成员,都称为卡尔萨。古鲁戈宾德·辛格要消除印度教种姓的名字,统一规定锡克教徒男性均以"辛格"作为自己的姓氏,意为"狮子";女性锡克教徒均以"考尔"作为姓氏,意为"公主"。从此以后,卡尔萨就是他们的家,古鲁戈宾德·辛格是他们的父亲,母亲是古鲁戈宾德·辛格的妻子萨哈卜·考尔。古鲁戈宾德·辛格规定每位卡尔萨锡克教徒必须有特殊的身份标志,要求每位加入卡尔萨的教徒必须蓄发(Kes)、加发梳(Kangha)、戴铁手镯(Kara)、佩短剑(Kirpan)和穿短裤(Kachh),即五K。同时古鲁规定了四项禁忌:不准削发(身体上任何部位的毛发都不准削掉);不准抽烟喝酒;不准吃用传统方式杀死的动物肉,不能像穆斯林杀死动物那样使动物流血致死,而是只能采用扎德卡(Jhatka)[24];不准调戏或与穆斯林妇女通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