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吴越兴亡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徐中舒 参加讨论

一、吴越地区的早期历史
    吴越的历史在春秋前期是个空白,到了春秋后期,也就是吴王寿梦与越王勾践之后才见于记载。吴越的活动地域在太湖流域一带,从地下发掘材料看,这个地区的文化还是很悠久的。江南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时代都很早,河姆渡文化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的仰韶文化时期。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时代较晚一些。从遗物的情况看,这些文化和中原仰韶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都存在一定的交流和联系,与苏北和闽、粤沿海地区也有联系。这几种文化的出土资料丰富,地层关系清楚,再加上碳14的测定数据,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都比较清楚,很可作为我们研究吴越地区早期文化的参考。1978年的《文物》发表了广东石峡文化的材料,碳14测定年代为前2070±100年(校正:2480±150年),此外,在江西修水有山背文化,福建闽侯有昙石山文化,这几种文化和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有某些相似之处,也是有龙山文化的因素,这说明每个文化虽有地域性的差别,但也存在相互的影响和交流。
    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很早,在7000年以上,农业的起源也很早,北方主要种植耐旱作物黍稷,南方则发展了水稻,不论南方和北方都有纺轮发现,表明农业和手工业是结合起来的。中国古代地旷人稀,可以和平发展,形成耕织结合的农村公社,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是以公社共同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古代的一个村社共同体大约包括25家以至百家。吴越在春秋以前虽已建立国家,但农村还广泛存在着村社组织。江南产鱼稻,自然出产丰富,生活容易维持,社会组织松散,人民劳动强度不大,农业还不很发展,不能提供充分的蓄积,农业生产的收获,大体上只够一季之用,其余三季要靠采集和打猎作为补充。这样的社会容易结合成一个大国,遇到变故也容易崩溃。
    从前的人认为吴越是蛮夷,断发文身,与中原华夏族不同,其实这只是吴越边远地区的个别现象,不能说吴越广大地区都是如此。过去说南方的语言与中原不同,这恐怕也只是方音的差异。要是吴越的文化真很低,怎么能骤然兴起并与中原争霸呢?
    吴越的基层组织是公社,征发物资,动员人民都要通过公社。公社对人民有一定保护作用,对剥削有相当程度的对抗性。在吴越兴起前,这些公社没有牢固地组织起来,又没有文字,所以不见于记载。在商代,文字掌握在卜人亦即巫师集团之手,只是用于占卜祭祀,后来才逐渐用于政治生活以及税收等,商代贵族也不一定懂得文字。到周代,贵族要受教育,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训练,才逐渐认识文字。西周的历史很简略,就是由于文字记录缺乏,吴越早期的情况,大体上也是如此。
    对吴的先世,司马迁最初也不清楚,他说他读了《春秋》古文(按指《左传》)才知道吴是周的同性,“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赞》)。吴的名称,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或称“句吴”(《吴世家正义》:“吴,国家也。……号句吴。”),或称“攻吴”(铜器有《攻吴王夫差鉴》)或“工”(有《工王者减钟》),又称“邗”。铜器有《邗王壶》,铭文记:“禺邗主于黄池,为赵孟庎,邗王之锡金,以为祠器。”(作器者是晋人,未署名)《荀子·劝学篇》以“干越夷貉”并称,《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原道》都以干越并举。干、攻、句古音同属见母,可以相通。《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这是我国关于运河的最早记载。邗是运河边上的城,在临淮,即今扬州。邗也是吴国的国名。邗音寒,这又从见母字变成匣母字了。吴可能初都在干,后迁于吴,干吴可合称亦可单称,与殷商之称同。据《史记》说,吴是虞仲之后。建国后在镇江烟墩山发现了《俎侯簋》,出土地与邗隔江相望。俎与鉏铻之鉏同音(锯是鉏铻二字的合音),俎侯即吴侯,他可能是周朝最初封到吴国的诸侯。虞原是中原的诸侯,后来改封于俎,《俎侯簋》的铭文说:“王省(查看)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王入于俎,王命虞侯夨曰:□侯于俎。”铭文记虞改封于俎,和《吴世家》的说法相反。《吴世家》说:“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虞即“虞芮质厥成”之虞,亦即后来为晋所灭的虞虢之虞,它的受封在周文王时代,立国比吴早。太伯、仲雍到的是虞而不是吴。《史记》把吴与虞受封的先后次序说颠倒了,应予纠正。周灭商后,力量才发展到江南。当时已有地图,于是按图封子弟为诸侯。可能春秋时的人知道吴是虞之后,是姬姓国,但吴在何时受封已搞不清楚,改以有太伯、虞仲君吴的传说。
    吴国古代的文化并不算很落后,古代沿海地区的文化不下于中原,从河姆渡遗址就可反映出这种情况。汉武帝设日南等九郡都在沿海。在长江以北是大汶口文化,沿渤海湾一直到东北都属于一个系统。古代沿海的交通是发达的。《左传·哀公十年》讲到吴伐齐时就有吴国的徐承率舟师准备自海入齐的记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