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越南古代社会的演进与奴隶制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何平 参加讨论

其实,即便是在置了郡县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那些离郡治、县治较远的地区仍然未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其社会仍然没有脱离原始状态。
    《后汉书·南蛮传》告诉我们:“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著之。”
    关于九真郡的情况,《后汉书·南蛮传》也说:“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
    这些显然都是一幅幅原始社会的图景,而这些已是在设置郡县以后一段时期的情形了。
    当然也有另一些越南学者比较尊重史实,不愿象一些学者那样牵强附会,非要把越南的文明史人为地“提前”。如陶维英即认为:“这些记述是中国统治阶级所豢养的士大夫阶层对交趾和九真社会情况方面的报道,汉族统治阶级的种族歧视、自高自大和儒家的唯我独尊的意识,使得他们用如此轻率的语气来叙述那些被他们征服了的而文化与风俗又与他们相异的异族。……虽然如此,但从他们的几乎是穿凿附会、真伪杂陈的语言里,我们仍能从其描绘中,看到有些值得相信的地方,使我们看到当时雒越社会普遍地存在着氏族组织。如果氏族的分化已成为父权的家族,那么,这种现象并不是很普遍的,因而写书的人也就不会有意记下来了。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社会机构仍然是氏族组织。”(注:(越)陶维英:《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中译本,第226-227页。)
    在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对越南古代社会及其演进的情形作了考察之后,陶维英指出:“根据我们可能有的各种材料来观察一下瓯雒国的具体情况,正如我们证明过的那样,瓯雒社会只是原始公社社会末期,亦即原始公社制度的最后崩溃时期。……瓯雒国只是一个原始的政治组织,一个国家的胚胎组织,决不是一个奴隶占有制的国家。”(注:(越)陶维英:《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中译本,第226-227页。)
    “依据社会的发展规律,前奴隶制社会必须发展到奴隶社会,但在瓯雒国的场合下,由于赵朝(指赵陀所建的‘南越’地方政权--引者)和西汉的统治已经限制了它的发展,而最后则由于在西汉时代末期和东汉时期内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瓯雒前奴隶社会经过了一段被赵朝和西汉的统治的过渡时期,于是就转入到了封建社会。”(注:(越)陶维英:《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中译本,第226-227页。)
    尽管陶维英认为:“依据社会的发展规律,前奴隶制社会必须发展到奴隶社会”,但毕竟还是如实地叙述了越南古代社会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封建社会这一客观事实,即在封建化之前,越南历史上并没有经历过一个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当然,陶氏强调这是由于中国影响之故。
    我们知道,越南北部地区在古代被称为交趾,在交趾被置为中国的郡县之前,当地的社会还十分原始落后。《交州外域记》记载当时交趾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提到:“交趾昔未有郡县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为雒民。”看得出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制度,还是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后来中原王朝在当地设置了郡县之后,乃“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生产关系才逐渐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般认为,秦汉时期中国中央政权在当地设置郡县之后,当地的主要生产关系便逐渐封建化了。在这期间,当地越族贵族和后来中央王朝派驻当地的官吏开始利用职权,侵占传统的村社公地,并向当地人民进行剥削,从而在当地建立起封建的生产关系。
    因此,在越南历史上,封建关系确立之前,当地并没有经历过一个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奴隶社会阶段。
    
    那么,明峥列举的越南语中那些指称奴隶的名词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通过对越南古代社会形态的演进及越南封建社会结构的历史考察,有理由认为,在越南历史上,奴隶出现之日,正是其社会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之时。具体地说就是,在越南社会封建化的过程中,在其社会绝大多数劳动成员一步步沦为封建农奴或封建小农的过程中,其中一些更不幸的人则进一步沦为了奴隶。或者说,当统治阶级开始把封建剥削的枷锁套在广大劳动成员脖子上的同时,也开始把奴隶制剥削的枷锁套在了另一些因种种原因而进一步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的人的脖子上。前面提到的关于九真太守使人购买奴婢的记载,反映的并不是此前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的继续,恰恰正是当时封建制度建立过程中的现实。
    后来的事实表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关系的深化,不断有一些在战争中被掳掠的人、一些犯法、负债的人以及因其他原因而丧失人身自由的人被补充到奴隶的行列中。明峥列举的越南语中那些指称奴隶的名词,不是此前某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名词,而是越南社会封建化以后才出现的。
    在汉文史籍中,那些沦为奴隶的人一般被称为“奴”或“奴婢”。
    公元2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除了汉族封建官吏占有着大量田产,建立了一些庄园以外,当地的许多豪酋也“雄于乡曲”,他们兼并了各个村社的公田。(注: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越南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中译本,第35-37页,第34-37页,第47页,第47-48页,第90页,第122页,第120-121页,第146页,第173页,第257页,第257-258页,第261页,第308页,第348页,第397页,第445页。)也就是说,这些当地豪酋在广占田产,以封建方式剥削广大村社农民的同时,还拥有相当多的奴隶(奴婢),他们同后者之间又形成一种奴隶制的关系。
    史书还记载说,公元2世纪末,交州的许多农民在封建剥削下破产,成了流民。例如,《隋书·食货志》载:当时交州“某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俘浪人’”。这里的“俘浪人”即破产流亡的农民,而这些人中许多人被迫把自己或妻子儿女卖给各个豪绅贵族家庭做奴婢。(注: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越南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中译本,第35-37页,第34-37页,第47页,第47-48页,第90页,第122页,第120-121页,第146页,第173页,第257页,第257-258页,第261页,第308页,第348页,第397页,第445页。)由此可见,在越南历史上,奴隶制的出现和发展是与封建制度有着密切联系的,正是由于封建剥削,才使得许多农民破产沦为奴婢,从而使这种剥削奴婢的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