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我主张一元论的生产力动力论。 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平衡的,其中生产工具占着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作用于一定劳动对象,总是在既定的生产水平和物质条件下进行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结合于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形成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水平高低,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暴露和解决是经常存在的,暴露一次,解决一次,事物就前进一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是这样,生产力的自身发展也是这样,它并不完全依赖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主要是它有一种自己增殖、自己更新的趋向,也就是它的内在矛盾性。李平心同志认为:“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中,在生产的消费和补偿不断更替中,不但积累和交换各种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生产的发展与复杂化引起需要的扩大和多样化,需要的扩大化和多样化反转来又促进生产的继续发展和复杂化。这就是生产力展示自己增殖,自己更新的历史趋势的真实基础。”(《学术月刊》一九五九年第九期)这是有道理的。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首先是由生产工具的发展引起的。比如:先进生产工具同只具有落后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矛盾、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如先进的高炉同未经精选的矿石的矛盾)、生产工具之间的矛盾(如炼钢设备同轧钢设备在能力上不相适应),这些矛盾的暴露与解决,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英国产业革命的历史再生动不过的说明了这个道理。国内自由贸易和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客观上产生了对棉布的大量需求,从而推动了棉纺业的技术革新。起初发明了飞梭,改进了织布机,加速了织布过程。结果造成纺纱跟不上织布,棉纱供不应求,于是促使人们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但纺出的纱比较细,不宜作经线,于是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经线的矛盾解决了,但又出现了织布技术落后的矛盾,于是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但是受水力资源限制,出现动力不足现象,于是又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大发展,迫切要求供应更多的金属材料和煤炭,于是冶炼业和采掘业又得到了发展,进而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了汽船、蒸汽机车。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整个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大工业需要大批自由的劳动力(雇佣工人),出现了生产工具同劳动力供应之间的矛盾,圈地运动使大量破产农民成为雇佣劳动者的来源,满足大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这就是英国产业革命中生产力内部矛盾不断暴露,不断解决,不断增殖,不断更新的过程,也就是生产力自身力量的源泉。革命导师所指出的生产力的“终极”作用就是这个意思。过去有个传统观点,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运动引起的,而是由外部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而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则是由上层建筑所决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首先不断变革上层建筑,接着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本末倒置的理论,因为它把生产关系特别是上层建筑看成是社会发展本源和最终原因,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完全背道而驰。马克思说:“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恩格斯也说:“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89页)。 “尽管其他的条件--政治的和思想的--对于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影响,但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过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同上书第四卷第509页)以上引文中的“经济事实”、“经济发展”、“经济条件”,按照我的理解是指一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的自身矛盾运动,自身增殖更新的程程,这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本源动力,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