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
二 准确地理解社会生产力,对于探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也是重要的一环,艾思奇同志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部著作中指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被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料相结合,就构成社会生产力”。这是一个完整、准确、严密的概念。生产力包括的人这个要素,这个人不是空谈政治、脱离生产或者不会操纵生产工具的人;生产工具不应简单地看成一个“死物”,从现代电脑、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的繁杂劳动,就开始说明这一点。生产工具是人类物化了的劳动、智慧和技能的结晶,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标尺,是生产力发展的尺度。它表明了一定社会生产力的特征,也表示了劳动者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资料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人们实行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生产活动,不但天然的条件是客观的、物质的,而曾被人类聪明、才智物化的工具,也成了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并且成了每一个个体的人不得不服从的力量。全面地分析生产力的诸要素,不难看到,生产力是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代表的物质生产力,不是随意的生产力。这样才能摆脱人的主观精神的笼罩,而给生产力以客观、独立存在的地位。只有从这个基点出发,才能清楚地看到,无论在什么样的阶级社会里,不管是哪个握有强权的统治阶级,都不能随意改变生产力的这种物质性。阶级斗争,就不具备生产力的物质性,这是因为:第一,阶级斗争是属于上层建筑这个领域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存在,但不是物质的存在;第二,阶级斗争,总是从思想和政治的要求反映到经济的要求上,而阶级领袖集团中的个别人物的意志,总是给阶级斗争以影响;第三,阶级斗争本身,不创造物质财富,它只有影响和作用于生产力的时候,才能显现物质效果;第四,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的进步作用,往往要付出人类相当的物质成果,从对生产力的一定破坏中,创造生产力发展的条件。由于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具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阶级社会里,只注意阶级斗争,忽略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吃苦头。一个人在阶级社会里,他一方面是劳动的人,一方面是阶级的人,如果强权者强行剥夺劳动的人变成纯阶级的人,社会生产力就要受到破坏,而靠经济维持的国家就要垮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胜枚举的。风驰电掣般用暴力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他只迷信暴力,可以传之万世,使大批劳动者变成“骊山徒”、变成“戍卒”。汉代政治家贾谊看到秦始皇迅速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始皇不懂“攻守之势异也”(《古文观止》《过秦论》文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237页)这个道理。再看林彪、 “四人帮”极左路线,就是打着“唯阶级斗争论”的旗帜,妄图把神州九亿人民都驱离生产岗位,塑造纯粹阶级的人。结果,他们把我国社会经济搞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当然,他们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 董仲平同志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文中说:“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这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所以在历史动乱时期,社会经济萧条、冷落,而在和平安定的时期,生产就逐渐活跃、发展起来。但董文又说:“在阶级社会里,生产活动通常是在阶级对立中进行的”。(见《光明日报》1979年10月23日第四版)我们认为这个提法不准确,并与作者上述观点相背谬。历史的事实是,在阶级社会里,生产活动通常是在对抗阶级共处于生产的统一体中进行的。在中国的封建时代,象西汉初年、唐初、明初,都是这样。刚刚取得政权的封建统治者,由于他们看到了农民的力量,又看到刚刚被打击了的地主阶级还很软弱,需要有个和平安定的时间加以恢复,又由于广大农民也要有个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起码条件,因此这时,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必须是农民暂时可以接受的剥削程度,因而取得了对立阶级的暂时的一致性。这个一致性,是统一在现实生产力水平上的。所以,历史上出现的“文景”、“贞观”之治,不单是地主阶级妥协的结果,更重要的还是广大农民妥协的结果。因此,只有研究地主和农民是怎样同一的时候,才能揭示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本来面貌,才能揭示地主剥削农民血泪斑斑的历史,才能寻求阶级斗争的真正原因和中国封建社会缓慢发展的原因。我们考察历史上每一次阶级斗争,不管人们主观意愿如何,在客观上都达到了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现象得到一些解决,并且又重新结合起来的目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性。那种认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或者生产斗争是决定历史发展动力的提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第一,生产活动或生产斗争是属于人们的实践范畴,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这种论点不能立足于物质生产力这个根本点上;第二,生产活动或生产斗争,不能反映人类生产的水平,更不能说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原因。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恩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44页)这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发展阶段性的科学论述。 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生产力,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是人类世世代代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晶,因此它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上述这些不成熟的看法,有待于哲学界和史学界的专家和同志们提出批评意见,以利于更进一步地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