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维茨(Clausewitz)认为,蛮族雇佣军是所有正规军的必要补充。对于蛮族而言,战争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37)这种观点也适用于罗马-拜占庭帝国雇佣的同盟者军队。罗马-拜占庭帝国雇佣的许多国内外蛮族都是非正规军队,他们面对强敌怯懦,面对弱者凶残。这就导致,一方面蛮族雇佣军组成的一翼常常成为敌人打击的重点,也是阵线最容易被敌人冲垮的地方。(38)另一方面,将军们利用他们劫掠的天性,让他们在敌方领土内执行破坏的任务。(39)这在贝利萨留入侵波斯的战争中被充分使用。(40)然而蛮族雇佣军缺乏纪律和荣誉感,把保持生命作为战争的第一准则。这种行为常常会毁灭一次战役。因此如何驾驭和使用蛮族雇佣军就成为了将军们面临的难题之一。罗马-拜占庭帝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了合适的政策,就是把蛮族人群作为自由的武士来对待,征召群体而非个人。这是一种封建、部分外交、部分雇佣的体制。(41)因为蛮族人追求自由,有自己的战斗理念和生存文化,不能够忍受帝国军队严格的纪律。而作为整体的雇佣军,其参战只是完成契约义务,在内部仍然执行武士社会的战斗要求。(42)虽然戴克里先通过政策变化引入群体的蛮族雇佣军,但是他设法降低军队中雇佣兵的比重。其措施是提供丰厚的新津贴来吸引大量的自愿兵,增加军队中公民兵的比重。这项措施的成效在后来或多或少地实现了,逐渐削弱了蛮族雇佣军的威胁。经过利奥一世(Leo I,457-474年在位)和芝诺(Zeno,474-491年在位)的努力,拜占庭帝国最终得以把蛮族雇佣军控制在皇帝手中。(42)世纪的拜占庭军队,虽然雇佣兵的人数仍然很多,但是重要性下降了,再没有新的蛮族将领尝试控制帝国,军队成为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工具。(43)查士丁尼时代军队实行募兵制,军队不再是由作为部落群体的蛮族人构成,(44)蛮族重新以个体身份参军。 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面临的危机在军事上表现包括3个方面。一是军事权力凌驾于行政权力之上,军队左右了帝国政局;二是罗马帝国的军事体制无法保障帝国的安全;三是民族大迁徙造成大量蛮族进入帝国的军队从而带来军队控制的问题,威胁帝国安全。为了解决帝国面临的军事问题,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在地方上实行军政分权,使民政机构摆脱军事机构的控制并对军事机构产生制约作用。其次,在中央层面,在戴克里先削弱近卫军的基础上,君士坦丁大帝借口罗马城的近卫军支持对手,直接取消了近卫军。再次,从戴克里先时期开始调整军事战略,到君士坦丁大帝时期最终形成了纵深防御战略,并在查士丁尼时代发展为防御进攻战略。最后,统治者进行了与军事战略变化相适应的军队重组,实现了皇权对军事权力的控制,战斗力强大的野战军直属于中央,造成了以内制外的格局,同时骑兵成为军队的主体。军事变革使拜占庭帝国走出了大危机的阴影,避免了与西罗马帝国一样的命运,奠定了拜占庭帝国政治稳定的军事基础。 注释: ①A. H. M. Jones, The Later Roman Empire 284-60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 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997; M. Grant, The Collapse and Recovery of the Roman Empire, London: Routledge, 1999; Averil Cameron,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Late Antiquity AD 395-60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Graham Webster, The Roman Imperial Army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enturies,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88; G. R. Watson, The Roman Soldier,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1985. ③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Ltd, 1992; Walter Emil Kaegi Jr., Byzantine Military Unrest 471-843, Amsterdam & Las Palmas: Adolf M. Hakkert, 1981; 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④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王建吉:《古罗马共和国军事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前一部著作主要论述帝国时代军队参与帝位的更替,没有涉及军事制度变革问题;后一部著作涉及的是共和时代的军事问题。 ⑤陈志强:《拜占庭军区制和农兵》,《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陈志强:《拜占庭军区制的主要历史作用》,《南开学报》,1990年第6期;郭建淮:《略论军区制在拜占庭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⑥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第17页。 ⑦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第8页。 ⑧Edward Gibbon,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p,43. ⑨有关军政分权的论述见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第42-439页、第237页。 ⑩Walter Emil Kaegi Jr.,Byzantine Military Unrest 471-843,p.16. (11)[美]爱德华·勒特韦克著,时殷弘、惠黎文译:《罗马帝国的大战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4-165页。 (12)Edward Gibbon,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pp. 435-436. (13)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14)[美]爱德华·勒特韦克著,时殷弘、惠黎文泽:《罗马帝国的大战略》,第136页。 (15)[拜占庭]普洛科皮乌斯著,王以铸、崔妙因译:《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982页。 (16)贝利萨留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时代的名将。他是伊利里亚北部的日耳曼人,早年是查士丁尼宫廷卫队成员。525年贝利萨留被任命为东部军队统帅,经过达拉斯城战役一战成名,打败波斯人后挥师西征,灭亡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从东哥特人手中收复意大利中南部。后来贝利萨留由于受到查士丁尼猜疑被解职,559年再次被启用击败入侵的匈人。 (17)纳尔西斯是查士丁尼时代著名的宦官将军。他原是波斯属地亚美尼亚人,后投降拜占庭帝国逐渐成为皇帝的亲信。纳尔西斯因参与平定尼卡暴动有功升为宫廷总管。551年查士丁尼派其接替贝利萨留征服意大利。此后他一直掌管意大利事务。 (18)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第64页。 (19)关于贝利萨留使用的防御进攻性战略(defensive-offensive strategy)见B.H. Liddeel-Hart,Strategy,London:Fabaer and Faber, 1967,pp. 56-69。转引自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第64页。 (20)[英]李德·哈特著,钮先钟译:《战略论:间接路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21)Maurice, Maurice‘s Strategikon, trans. by George T. Denni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4, p. x. (22)Edward N. Luttwak, The Grand Strateg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58. (23)Edward Gibbon,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Vol. Ⅱ,London:Routledge/Thoemmes Press,1997,pp. 636-637. (24)Edward N. Luttwak,The Grand Strateg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p.57. (25)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第6页。 (26)Edward Gibbon,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Ⅱ,p.31. (27)陈志强在有关拜占庭帝国帝位继承问题的统计表中,提供了65份样本,其中60份是属于血亲继承。见陈志强:《拜占庭皇帝继承特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8)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第37页。 (29)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p.11. (30)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p.165. (31)转引自[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宋立宏、熊莹、卢彦名译,宋立宏审校:《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79-280页。 (32)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p.11. (33)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3: Maurice, Maurice’s Strategikon, p. xiv. (34)关于同盟军队在普罗柯比的书中被多次提及,有关这种军队的详细论述见David Nicolle,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35。 (35)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4. (36)Averil Cameron,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Late Antiquity AD395-600, p. 50. (37)[英]约翰·基根著,时殷弘译:《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页。 (38)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Vol. I,trans. by H.B. Dewing, Loeb Classical Libra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 171. (39)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Vol. I,pp. 157-159. (40)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Vol. I,p. 421. (41)[英]约翰·基根著,时殷弘译:《战争史》,第8页。 (42)Procopius,History of the wars,Vol. Ⅱ,trans. by H.B. Dewing,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113. (43)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p. 14. (44)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