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选择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些“点”、“线”、“面”,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将这种选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考察,并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则是在系统科学产生以后才奠定基础的。特别是对“点”的选择和研究,是近年来探讨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它将“点”称之为“奇点”,认为“奇点”是系统自组织演化进程中的观客存在,是事物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关键环节。社会历史在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与“奇点”有直接的关系。“奇点”经常反映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折与变化,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质的变异,所以具有很高的历史认识方法论价值。 一、历史研究中对“奇点”的选择 历史研究中对“奇点”的选择,一般都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历史事件;一是通过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有长有短,在“奇点”的选择上,时间跨度较长的历史事件,可供选择的幅度比较大,具有更大的方法论意义。而时间跨度较短的历史事件虽然可供选择的幅度比较小,但问题爆发和解决的密度大,矛盾显示的可能比较明晰。所以选择“奇点”也有相当的难度。 历史事件从问题的复杂性来说,因为它一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各种矛盾的凝集和爆发点,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奇点”可供选择。能否选择反映这一历史事件本质问题的“奇点”,往往能说明研究者的方法论水平;即使不反映历史发展中非重大问题的历史事件,如果“奇点”选择得当,也往往可以从折射和间接的途径中,窥探出某些历史发展的本质问题,从而在历史研究中做出某种重大的贡献和突破。 比如太平天国运动,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并不算长;但从问题的复杂性来说,它不但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最后的一次大规模起义,而且具备了某种资本主义的因素,开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所以又包括了一些近代民族革命的内涵,因而是一次性质非常复杂的历史事件。研究中国传统的农民战争、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以及中国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均可以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找到不少“奇点”,从而剖析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些本质性的问题。例如清朝封建统治的“衰落点”和“腐败点”、革命与反动势力的“斗争点”和“力量对比点”、西方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点”和“熔合点”、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农民平均主义小生产思想的“结合点”和“冲突点”、中国人民对西方侵略者认识的“起始点”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结合点”,等等。 历史人物从时间跨度上来说,一般都较短。在“奇点”的选择上,如果是研究一个历史人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那么选择的“奇点”在时间跨度上就要大一点,凡是对他有过影响的事和人物,都可以做为“奇点”进行选择;如果只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某些方面,那么“奇点”的选择在时间上就可以缩小跨度,只选择其参与社会活动最活跃或影响最大时期的“奇点”进行剖析。对于某些特别复杂的历史人物,由于其功过和好坏的影响往往重叠在一起,彼此间的边沿界限不十分清晰,因而要特别注意“对比点”和“重叠点”的选择,以便将这一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影响中的最为矛盾、最特殊的现象揭示出来,从而达到认识社会历史本质的目的。 比如刘邦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后来又镇压农民起义,既推翻秦王朝,又建立西汉封建王朝,所以,如果全面研究他,所取的“奇点”当然要选择他参加农民起义前的一些事件;如果我们研究刘邦的目的,只是为了揭示秦末这场农民大起义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那么所取的“奇点”当然应集中在他参加农民起义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要研究他制定的各项政策对中国以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重大影响,那么选择“奇点”的时间跨度可以是刘邦当皇帝的几年。所以从选择“奇点”上就显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从选择“奇点”上来说,在历史研究中往往是把历史事件和人物交叉和重叠起来进行的,即使在历史事件中也可以选择人物的“奇点”,在历史人物中更可选择事件的“奇点”。虽然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上还可以分出是历史事件还是人物的“奇点”,但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是很难将其严格区分开的。如太平天国革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历史人物的“奇点”;同样在刘邦这一历史人物中,我们也可以选择沛县起义、汉王就国、鸿门宴等历史事件的“奇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