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便是史料学”渊源得失论(4)
由语言学入手治思想史的方法,也是中外史学方法的融汇和发展。清代朴学家戴震、阮元等人治史,就使用“由字通辞、由辞通道”的考据方法,王国维承其统绪治古史,成绩卓著,至傅斯年则发展为由语言文字入手治思想史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亦直接得力于西欧的比较语言学。他在德国留学时,曾潜心研读这门学问,后来将语言与历史置于一个研究所内,也是想借语言学的资料研究历史,特别是思想史。从《性命古训辨证》看,他使用的这种方法比阮元、王国维有了根本性的进步,至今治上古思想史者仍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这种方法。此外,傅斯年提倡用“各种科学方法”治史料学,认为自然、社会各学科都可以为史学提供工具和手段,这种史学理论对于中国史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傅斯年的史学思想,特别是在他的史学思想指导下所作的史料学工作,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成长准备了条件。近代以来,各种各样的历史观点、史学方法陆续从西方引进到中国来,为史料学输入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同时要求史料学为之提供丰富新颖的历史资料。但是,当时中国的史料学远远不能和新的历史观点、方法的要求相适应,一方面很多人埋头故纸堆里作烦琐的考据,修元史、清史,作官样文章;一方面大量的宝贵新史料流向外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傅斯年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口号,号召人们用新工具搜集整理新史料,这是中国史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有的同志认为,傅斯年鼓吹史料至上,防碍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传播,扭偏了中国史学发展的方向,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实际上,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相矛盾,不相背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历史上任何一种史学理论都更加强调史料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使用直接的、原始的、可靠的和最大量的史料。马克思主义不排斥史料学的发展,相反,它正是建立在近代史料学的基础上。在本世纪初中国史料学不甚发达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当时人们只是一般地介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旦拿这个原理说明中国历史,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主要问题是史料不足。所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没有忽视史料学的工作,而是把史料与理论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他们自己动手搜求整理史料,也注意接受、使用现代史料学、考据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以傅斯年为首的现代史料学派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必然出现的学术派别。它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作了资料方面的准备。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傅斯年把史料学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和逻辑起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他把史料学的地位提高到不适当的高度上,认为历史学科里唯一称得上科学的史料学,历史学的主要功夫应该在史料学上,于是在史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史料轻理论的倾向。据统计,五、六十年代,在傅斯年史学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台湾地区,史学理论论文只占全部史学论文的百分之一,七十年代以后,学界开始摆脱史料学派的束缚,史学理论文章上升到百分之十以上。可见,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史料学派作为一个史学派别,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一旦占据主导的地位并排斥其他思想方法和派别,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史学理论的发展,使史学各门类间失去应有的平衡。 其二,傅斯年提出建立“科学的东方学”,台港地区的学者则称以他为代表的史料学派为“科学派”,但傅斯年对科学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他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治学方法的科学,关于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他只是理解为辨别出客观真实的史料。没有把揭示客观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现象的本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等根本问题作为科学性的基本内容。而上述所谓“科学”也只限于史料学一门,其他史学门类就不同了,比如写文学史须“止乎欣感”,写历史教科书应该引入“故事”、“传记”的艺术手法,著史免不了“取伦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从方法到结果,都有些非“科学”的因素。傅斯年所说的科学的历史学与我们所讲的历史科学是有根本差别的。 注释: ①罗家伦《元气淋漓的傅孟真》,载《传记文学》(台)十六卷一期。 ②《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识语》,载《新潮》一卷五号。 ③《清代门径书几种》,载《新潮》一卷四号。 ④《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载《胡适文存》第二集。 ⑤《明清史料发刊词》,载《傅斯年全集》第四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出版。 ⑥董作宾《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学术上的贡献》,轻引自傅乐成著《傅孟真先生年谱》。 ⑦⑧(12)(14)(15)(17)《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 ⑨(16)《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载《傅斯年全集》第二册。 ⑩参见《史学方法导论》。 (11)转引自傅乐成著《傅孟真先生年谱》。 (13)(18)《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史料论略》,载《傅斯年全集》第二册。 (19)参见《闲谈历史教科书》,载《傅斯年全集》第四册。又傅斯年等著《东北史纲》。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