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神几乎出现在所有登基名之中,表现了赫里奥伯里斯(Heliopolis)的主宰天空、陆地和冥界三个世界的创世之神太阳神拉在埃及神性王权中的崇高地位。拉神在王名中出现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nfr-ka-Ra,意思是“具有拉神心灵的仁慈的人”。使用这一名字作为自己登基王名的法老有古王国第六王朝的徘匹二世(Pepy ⅠⅠ),第七/八王朝的法老乃佛尔卡瑞二世(Neferkare ⅠⅠ),同一王朝的法老特瑞汝(Tereru)和俳匹-塞乃伯(Pepiseneb);第一中间期第九王朝法老乃佛尔卡瑞二世(Neferkare ⅠⅠ),第二中间期第十六王朝法老乃伯络二世(Neberau ⅠⅠ),中王国第二十二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九世(Rameses Ⅸ),第三中间期第二十四王朝法老伯克霍瑞斯(Bokchoris)和第二十五王的沙巴克(Schabak)。 Shm-ka-Ra或shm-Ra,意思是“具有拉神心灵力量的人”、“具有拉神力量的人”,出现在下列法老的王名中:阿蒙内姆赫特-塞乃伯佛(Amenemhet-Senebef第十三王朝)、阿蒙乃姆赫特五世(Amenemhet Ⅴ第十三王朝)、塞拜克霍泰普(Sebekhotep ⅠⅠ第十三王朝)、塞拜克霍泰普三世(SebekhotepⅠⅠⅠ第十三王朝)、拉霍泰普(Rahotep第十六王朝)、塞拜克艾姆萨夫一世(Sebekemsaf Ⅰ第十七王朝)、斋胡梯(Djehuti第十七王朝)、塞拜克艾姆萨夫二世(SebekemsafⅠⅠ第十七王朝)、阿尼奥特夫六世(Aniotef Ⅵ第十七王朝)、安昼特夫七世特(Anjotef Ⅶ第十七王朝)。 Aa-hpr(w)-Ra,意为“具有拉神生命的伟大的人”。这一王名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开始被使用。使用这一王名的法老有:图特摩斯二世(第十八王朝)、阿蒙诺菲斯(Amenophis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四世(第十八王朝)、普苏森尼斯一世(Psusennes Ⅰ第二十一王朝)、奥索霍尔(Osochor第二十一王朝)、沙尚克五世(第二十二王朝)、奥索尔康五世(Osorkon Ⅳ第二十二王朝)。 Wsr-maat-Ra,意思是“在玛阿特方面(像)拉神一样强壮的人”。这一王名从第十九王朝开始使用,有以下法老使用这一王名: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ⅠⅠ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五世(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七世(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八世(第二十王朝)、阿蒙内茂辟(Amenemope第二十王朝)、奥索尔康(第二十二王朝)、沙尚克三世(第二十二王朝)、帕麦(Pamai第二十二王朝)、沙尚克四世(第二十三王朝)、奥索尔康三世(第二十三王朝)、塔克洛特三世(Takelot ⅠⅠ第二十三王朝)、阿蒙汝吉(Amenruji第二十三王朝)、伊戊普特二世(IuputⅠⅠ第二十三王朝)、匹捷(Pije/Pinchi第二十五王朝)。此外出现较多的带有拉神登基名的还有Wsr-ka-Ra,“(像)拉神心灵一样坚定的人”。使用这一王名的有古王国法老尤塞尔卡(Userkare第六王朝)、徘匹一世(第六王朝)、乃姆佛-艾姆萨夫(Nemtl-emsaf第六王朝)、乃姆梯-艾姆萨夫二世(第六王朝);中王国法老乃佛汝索拜克(Nefrusobek第十二王朝)。 Smn-ka-Ra,“使拉神的心灵高贵的人”。使用这一名字作王名的有第二中间期的法老伊弥拉-麦沙(Imira-mescha第十二王朝)、新王国法老塞门赫卡瑞(Semenchkare第十八王朝)。Sanh-n-Ra,“拉神给其生命的人”。在此王名之下的法老有第二中间期的法老Sewadjtu(第十三王朝)、Mentuhotp ⅤⅠⅠ(第十六王朝)。 Mri-ka(w)-Ra,“拉神之心爱者”,第二中间期的塞拜克霍泰普六世(Sebekhotep Ⅵ第十三王朝)、麦瑞卡瑞(Merkare第十二王朝)用了这个王名。第十六朝法老安昼特夫(Anjotef)和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哈门(Tutanchamun)的王名为nb-hprw-Ra,“像拉神一样诞生的国王”,新王国的阿蒙诺菲斯三世(Amenophis ⅠⅠⅠ)和拉美西斯六世(Ramsese Ⅵ)取王名为nb-maat-Ra,“拉神真理之主”。叫hdj-hpr-Ra,“具有拉神生命之光的人”的法老有第二十一王朝的斯曼得斯(Semendes),第二十二王朝的沙尚克和同一王朝的法老塔克洛特二世。其他如“拉神之子”、“具有拉神美貌的人”等各不相同,所含拉神王名还有许多。 除了拉神之外,在法老的名字中经常出现的神还有阿蒙神、塞拜克神和阿图姆神。阿蒙神最早于第十二王朝法老阿蒙乃姆赫特一世(Amenemhet Ⅰ)的姓中出现,Imn-m-hat,意思是“像阿蒙神一样在最前列”。此外这些神还贯穿于第十五王朝、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第二十王朝、第二十一王朝、第二十二王朝、第二十三王朝、第二十五王朝和第二十七王朝的一些法老的名字中。索拜克神主要出现在第二中间期的一些法老的名字中,只有一个列外,即第十二王朝的法老乃佛汝索拜克(Nefrusobek),意为“像索拜克神一样仁慈的人”。阿蒙神出现在王名中是从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开始的,出现在他的两女神名中,意为“崇拜阿蒙神的人”。这一神名出现在王名中主要集中在新王国。 三、姓氏与登基名 名字每一个人都有,法老和将要成为法老的王子也不例外。但古埃及法老的五个王衔中却没有他们的姓氏,所以我们无从知道他们都姓什么。但法老在出生的时候却要起个名,即他自己的名字。在早王国时期,法老的名字一般不在文献中提及,但这种做法已经开始出现,在第一王朝的第一个法老美尼斯的王衔中,除了荷鲁斯名外,就是他自己的名了。这一做法很快形成一种习惯,在此后的许多法老的王衔中都有自己的名字出现。从第四王朝第一个法老斯诺佛汝(Snofru)开始,法老自己的名字被正式引进王衔,出现在王名圈中,紧跟着登基名。在五个王衔中,法老自己的名字是法老或王子惟一在登基前拥有的头衔。法老自己的名字在王衔中出现由“拉神之子”引导,接着就是王名圈中的法老自己的名字。尽管法老自己的名字不是他们的姓,只是在出生的时候取的称呼,但埃及法老当中有很多人拥有同样的王名。所以,我们可以将法老自己的名字当作他们的姓氏来看待。第十一王朝法老大多王名为In-n-T.f和Mnchw-htp;第十二王朝的法老大多叫Imn-m-hat和S-N-Wsrt;第十三王朝有许多法老叫Sbk-htp;而第十八王朝几乎所有法老都叫这样两个名字:Imn-htp和Djhwty-ms。 法老的登基名从第五王朝开始出现。最早出现在第五王朝第三位法老乃佛瑞伊瑞卡瑞(Neferirkare)的王衔中,之后一直持续到法老时代结束。登基名在法老的王衔中由“上下埃及之王”引导,接着是上名圈中的登基名。王名圈是一个椭圆形的圈,是画出的一条绳子圈起来打上个结,代表一种“圈起来保护”的观念。第十八王朝的一些法老在帝王谷的坟墓中的陵寝的形状就被建成王名圈的形状,这就使他们的木乃伊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受到保护。几乎所有法老的登基名中都有拉神出现,只有个别的法老的登基名中除了拉神之外还有荷鲁斯神或皿神在王衔中作为构成成分出现。到了第十一王朝,最为广泛知晓的王名不再是荷鲁斯名了,而是两个王名圈中的登基名和法老自己的名。这一变化说明,法老已不再是荷鲁斯神的代表,而更强调两地之王以及与拉神的关系。 如果考察一下古埃及的都城变迁,我们会看到一条非常有趣的路线:古王国之前埃及的政治中心在阿比多斯(Abydos),古王国转移到了孟菲斯,第一中间期在西拉克里奥坡里斯(Herakleopolis),中王国转到底比斯(Thebes),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二中间期又将都城转移到了阿瓦瑞斯(Avaris),之后,喜克索斯人被底比斯民族势力驱逐出埃及,都城再次回到底比斯,十八王朝中间经历了阿赫那吞宗教改革,将都城迁至阿玛那地区,之后是十九和二十王朝王朝的孟菲斯和匹-拉美塞斯(Pi-Ramesses),接着是第三中间期的北南对峙,埃及越来越走向衰落。我们知道,从宗教角度看,孟菲斯崇拜普塔赫神,底比斯崇拜阿蒙-拉神,而阿赫那吞都城阿玛那地区,其主要崇拜的神是阿吞神。这些崇拜,从法老的名字中我们能够嗅到一点痕迹。第十二王朝法老名字中多见“阿蒙神”和“拉神”,因为阿蒙-拉神的崇拜中心在底比斯。经过中间期的混乱,新王国王名再见“阿蒙神”,都城也回到了底比斯。古埃及人的姓氏是我们追寻其老家籍贯的非常重要的线索。 【参考文献】 [1]Sir Alan Gardiner.Egyptian Grammar[M].London,1957. [2]Hart,George.A Dictionary of Egyptian Gods and Goddesses[M].London,198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