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初探(3)
三、合法性资源的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积极开发合法性资源,对社会实现了空前的整合。对任何国家政体而言,合法性都是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所谓合法性是指政治体系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集其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适当的信息。它是国家影响控制社会最为有效、最节约成本的政治资源。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意识形态、制度规范和政绩。 意识形态是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通过培育社会成员对于政府体系的合理性认同和情感来起作用,有助于政治权威的形成。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成功地运用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广泛和深入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多年的探索实践,人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广泛的认同,一提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会激起全民的共鸣和如痴如醉的向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绝对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贫苦农民第一次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历经多年战乱的农民终于不再挨饿了,广大农民对领导他们翻身解放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感恩戴德,无限忠诚,由此形成了一种举世罕见的社会动员机制。这种机制在50年代使党和毛泽东的号召能够一呼百应,使党可以在农村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跟着共产党走,听毛主席的话”已成为农民的一种集体意识。在城市社会中,共产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对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三反”、“五反”运动及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把民族资产阶级等中国城市中现代文明的载体纳入了新社会秩序的架构,加强了产业工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城市中的各种社会福利措施和就业保障制度的实行,使城市人民对共产党也是十分拥戴和崇拜。总之,这一时期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党和政府的威望是如日中天,政治权威更是无与伦比。 制度和规范是意识形态中价值理念的体现,它通过社会关系的调节和社会资源的分配用经验事实来说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这在文章中已有所论,此处不再详述。 政绩是合法性的又一来源,它通过政治产品向人们证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最初1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无论从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从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从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变化等等方面来说,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举世瞩目,人所共知的。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政绩合法性所得到的广泛认同史无前例,新政府在主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凝聚力十分强大,国家拥有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社会的控制能力。 收稿日期:2000-05-30 【参考文献】 [1]朴炳光。关于国家能力理论的探讨[J ]. 南京社会科学,1998,(7)。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高凯,等。新中国的历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告别理想[M].东方出版中心,1998. [5]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6]洛伊宁格尔。第三只眼睛看中国[M].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 [7]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5)。 [8]路风。单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 1989,(1)。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