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再探(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杜君 参加讨论

中苏谈判中,苏联坚持不放弃中东铁路旧有权益,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中东铁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西与苏俄西伯利亚大铁路、东与乌苏里铁路相连接的最捷径。第二,在苏俄的势力直接扩大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后,苏俄如果放弃中东铁路将意味着在西伯利亚与远东之间横亘着敌视苏俄的张作霖及其支持者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不但增加苏联和日本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且,使中东铁路的使用始终存在着不稳定性。而中苏共管则即可以使中东铁路成为苏俄对日本的威胁利器,又增强苏俄的国家安全感。第三,中东铁路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它是中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中东铁路所经过地区物产丰富,是苏联获得重要工业原料和农产品的基地之一,从而使中东铁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1922年9月27 日《真理报》刊载的《中东铁路》一文曾直言不讳地说“连接太平洋港口(指海参崴--笔者)同西伯利亚及俄国的过境铁路是远东地区商业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是满洲工商业中心,一方面为西伯利亚的俄国市场输送满洲的粮食及中国、日本、美国的货物。”第四,中东铁路有俄国的巨大投资和极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据了解,这条铁路从1922年开始已逐年盈利。当年盈利560余万卢布, 1923年盈利600余万卢布。它“所得的经济权益和特惠, 对于苏联是一笔不小的利益。”[8](p.1225)
    综上所述,十月革命后至1924年中苏建交期间,苏俄从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出发,采取了武力夺取与和平谈判两手策略,坚持保留沙俄对中东铁路的旧有权益,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对华采取了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对此,应毫不含糊地予以明确揭示,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收稿日期:2000-08-19
    【参考文献】
    [1]列宁年谱[Z].第5卷。莫斯科,1974.
    [2]薛衔天等。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上海民国日报。
    [4](苏)苏联对外政策文件集[Z].第5卷。 莫斯科: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59.
    [5]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6]郑长椿。中东铁路历史编年[Z].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史资料[Z].第2卷第4分册。 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