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丽时期史学的兴盛与繁荣 935年,王建灭亡了后百济与新罗,再度统一了朝鲜半岛,建立了高丽王朝(936-1392年)。在这一时期,设置了较多的史官,建立了修史机构,研究历史、编写史书已蔚然成风,史书体裁也多样化。被宋神宗赐名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一传到高丽,立即受到忠烈王与忠宣王的青睐,或让人讲解,或亲自阅读,以从书中寻觅治国安民之道。著名史家辈出,史学名著相继问世,表明史学已进入了兴盛与繁荣时期。 高丽时期的史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建立了修史机构。高丽大抵仿唐制,兼采宋制,从立国开始就建立了修史机构--春秋馆,即史馆。史载:“春秋馆掌记时政,国初称史馆。监修国史,侍中兼之;修国史、同修国史,二品以上兼之;修撰官,翰林院三品以下兼之;直史馆四人,其二权务后陛,直馆为八品。高宗复以直馆为权务官。”(注:《高丽史》卷七六《百官志》一。)春秋馆有时称史馆,有时又与艺文馆(掌制撰词命)合并,如忠烈王三十四年(1308),新即位的忠宣王将其并入文翰署,称艺文春秋馆。忠肃王十二年(1326),又分为艺文、春秋二馆。恭愍王五年(1356),“复称史馆”,置编修官一人,检阅一人,直馆二人。但不论是分是合,史馆这一修史机构依然存在,仍然进行正常的修史工作。这是三国时期或统一新罗时代所不曾有的。 2.设置史官。高丽王朝建立了专门修史机构,也设置了众多的修史官员,但历朝官名不同。《高丽史·百官志一》称:“春秋馆置修撰、注簿各一人,检阅二人,后改供奉,正七品,修撰正八品,检阅正九品。又有领馆事、监馆事,首相为之;知馆事、同知馆事,二品以上为之。充修撰官、充编修官、兼编修官,三品以下为之。”此外频见于同书的史官还有修国史、同修国史,直史馆、直馆等。宰相兼领馆事和监修国史制度一如唐宋,其史官设置较唐完备,大体与宋相当。 高丽史官同样受到君主的重视,他们除了编修史书外,还要随时记录君主的言行与政事。恭让王元年(1389),史官崔蠲等上书说:“史官之任,君上之言行、时政、百官之是非皆得直书,以示后世而垂劝戒,故自古有国家者,莫不以史职为重。”(注:《高丽史》卷七六《百官志》一。)他的上书,可以说道明了史官的职能和地位。为了便于记载君主的行止,每逢高丽王行幸,史官都要从行。《高丽史·毅宗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毅宗十一年(1157)正月,毅宗及从官离开了国清寺之后,又欲幸敬天寺。因山路崎岖,又狭隘难行,于是“有司以行在所狭隘,请去史官”,以减少从行人员。毅宗却不同意,他说:“史官记予言动,不可暂离。”可见,史官从行,以记君主言行,已经成为制度。 高丽也设有起居注,专门记载君主的行止。忠惠王荒殆朝政,“日与内竖为角力戏,无上下礼。由是君子见斥,直言不得进”。于是起居注李湛规谏忠惠王说:“君举不可不慎,一动一静,左右书之。”(注:《高丽史》卷三六《忠惠王世家》。)以此提醒忠惠王要慎于言行。可见高丽设有起居注官,他所说的“左右书之”,大概与中国古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相同。 3.史书体裁多样化。如果说统一新罗时代修史体裁多是编年或传记体裁的话,那么到了高丽时期,随着史学的兴盛,史书体裁也更加丰富多彩了,它主要表现在: ①编年体进一步发展。据《高丽史》记载,这时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编年体史书。郑可臣曾编写《千秋金镜录》,忠烈王以其未为完善,复命宰相闵渍编撰《千秋金镜录》。时以国家多故,未遑动笔,后与权溥同校撰成,名曰《世代编年节要》,“上自虎景大王,迄于元王,分为七卷,并《世系图》以进。”(注:《高丽史》卷一○七《闵渍传》。)忠烈王时期,监修国史元溥、修国史许珙等撰成了《古今录》,还命同修国史致仕任翊、史馆修撰金賆撰《先帝事迹》。至恭愍王时,再次命李仁复编修《古今录》。这都是高丽时期修成的编年体史书。 在编年体史书中,盛极一时的是编修历代高丽王实录。实录系以年代为序的编年体史书,它起源于南朝的萧梁,至唐代已十分盛行,而且后代编修前朝实录已制度化。(注:参业师陈光崇:《唐实录纂修考》,载《中国史学史论丛》。)高丽王很重视编修实录。元宗六年(1265)十月,命监修国史李藏用、同修国史都敬、修撰官金坵、许珙“修神、熙、康(宗)三代实录”。忠烈王三年(1277)五月,命监修国史柳敬等修高宗实录。忠肃王元年(1314)正月,命政丞致仕闵渍、赞成事权溥“略撰太祖以来实录”。从太祖王建立国至此已历27朝,由于前代国王已有实录,这次又云“略撰太祖以来实录”,大概这次所撰27朝实录是个简本。忠惠王元年(1331)九月,“命修忠敬王实录”。忠穆王二年(1346)十月,又命府院君李齐贤等人“修忠烈、忠宣、忠肃三王实录”。(注:以上修实录事分别见《高丽史》卷二六、卷二八、卷三四、卷三七。)据上述,共修了三十多朝实录,可见高丽修实录之盛。 ②撰成了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纪传体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以后成为修国史的通用体例。《三国史记》的作者金富轼,是高丽仁宗朝宰相监修国史,曾参与撰写《睿宗实录》与《仁宗实录》,他于仁宗二十三年(1145)“上所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史(即《三国史记》)”。(注:《高丽史》卷九八《金富轼传》。)《三国史记》用汉文写成,是记载三国史事最详备的一部古文献。本书仿《史》、《汉》体例,共有三国本纪28卷,依次为新罗本纪12卷,高句丽本纪10卷,百济本纪6卷,年表3卷,志9卷,列传10卷,总计为50卷,是纪表志传俱全的完整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的问世,不仅开朝、韩古史纪传体的先河,也是高丽时期纪传体史书成熟的一个标志。 ③撰成了纲目体史书-《编年纲目》。纲目体创始于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司马光所撰《通鉴》内容宏富,卷帙浩瀚,一般人很难通读。朱熹从《通鉴》中节取事实,编为纲目,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具有纲举目张之效。这种体例传到高丽,颇受史家青睐。忠烈王朝的闵渍在撰成《世代编年节要》后,又着手编撰了本国《编年纲目》,“上起国祖文德大王,下讫高宗,书凡四十二卷”。(注:《高丽史》卷一○七《闵渍传》。)辛禑时期,高丽王“以本国人知中国故事,而不知本朝之事”,于是门下侍中监春秋馆事郑梦周上奏说:“近代史皆未修,先代实录亦不详悉,请置编修官依《通鉴纲目》修撰。以备省览。”(注:《高丽史》卷一一七《郑梦周传》。)高丽王采纳其议,即命李穑、李崇仁等以纲目体编修实录。这次虽因故未能撰成,但也同闵渍编撰的本国《编年纲目》一样,说明纲目体已被高丽史家所采用,成为编撰史书的重要体裁之一。 ④杂史有所增多。“杂史”名出于《隋书·经籍志》,称那些“体制不经”,记一些“委巷之说,迂怪妄诞,真虚莫测”为一家私记的史书为杂史。早在三国时期,金大问所撰《鸡林杂传》当属这类史书。高丽时期也撰著了不少杂史,其中较著名的是僧一然编撰的《三国遗事》。全书共5卷,没有一定的体例,分类收编了一些历史片断。其中有新罗乡歌20多首,轶闻琐事数十篇,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记佛事活动较多,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该书可补《三国史记》的缺陷,二书可称为姊妹篇。元宗朝的李承休曾任史馆修撰官,著《帝王韵记》和《内典录》。《帝王韵记》分上下两卷,上卷用七言诗的形式叙述中国历代王朝和帝王,下卷则以同样的形式叙述本国的历代王朝和国王,但至高丽国王时则改用了五言诗的形式,实际上是一部较完整的叙事史诗,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其所撰的《内典录》,则是专记一些典章制度的史书。 4.建立了史籍保管制度。中国自汉代以来,多将史籍藏之于“石室金匮”,宋代则更多地藏之于馆或阁,以妥善保管。高丽多将史籍藏之于宫阙保管,如遇有战乱,为避兵焚,即随时转移到安全之处。仁宗朝曾发生了李资谦之乱,“宫阙连烧”,直史馆金守雌时在禁中当直,便“负国史至山呼亭北,掘地藏之,得不焚”。(注:《高丽史》卷九八《金守雌传》。)恭让王时期,因日寇侵扰,为了防止史籍散乱,遂“移国史于惠州,先是藏于竹州七丈寺,今夏倭贼入侵,故移之。”(注:《高丽史》卷四五《恭让王世家》。) 宣宗七年(1090),出使宋的使臣李资义归国,上奏说:“(宋)帝闻我国书多好本,命馆伴书所求。”就其所求的诸书目录来看,计80多种,5千余卷,其中有经书、史书、地理书、医药书、文集等。有些书如《东观汉记》,唐以后中国已失传,而高丽却保存有127卷本。(注:《高丽史》卷十《宣宗世家》。)可见高丽对典籍的保存还是比较完善的。 综上所述,朝鲜半岛国家古代史学的发展同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有着密切关系,朝、韩国不愧为世界古代史学发达的国家。在其浩瀚的史籍中,不少是用汉文撰修的,至今尚保存完好的如高丽王朝修成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李氏朝鲜修成的纪传体《高丽史》、编年体巨著《李朝实录》、《东国通鉴》与大型类书《海东绎史》(有如《州府元龟》)等都是用汉文写成的,对于不晓朝鲜文字的学者,这些史书对他们研究朝鲜半岛国家的历史与研究中、朝、韩、日等国历史关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