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晚清海洋经济思想的嬗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苏全有 参加讨论


    晚清海洋经济思想之所以得以产生、发展乃至走向成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对外贸易本身的长足发展,这可以从关税的迅速增长看出。
    我国古代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税收主要以土地税为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高无与伦比。海关税由粤、闽、江、浙四海关征收,其定额分别为899064、186549、65980、89908两,合计只有100多万两”[20](P95,25),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甚微。但是到了晚清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关税的飞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鸦片战争一结束,列强对华出口贸易即迅速扩展。以上海为例,1843年岁末的一个多月里,就有7艘洋船满载货物进口,货值达433729两,次年进口的英国货达501335镑,1860年上海进口货达26225588两,可谓来势汹汹。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华外商人数和洋行数急剧增长。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上海在1843年出口货值为147172两,1860年则达到31363880两。进出口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税收的增长,1841年我国关税收入为4207695两,1845年达5511445两。50年代,随着海关制度的改革,关税大幅度增加[21](P138-139)[22](P40)。
    从60年代以后直到清末,海关税收逐年增加。1861年为5036371两,10年后突破1千万两大关,1887年突破2千万两大关,1903年突破3千万两大关,1910年达到34518859两[23](P63-66)。50年间海关税增加了6倍,它与田赋、盐税并称晚清三大税种。
    与田赋相比,晚清田赋收入一般在3千多万两左右波动[24](P415-416,P418-419),而海关关税则由四五十年代的四五百万两上升到清末的3千多万两,其与田赋的比例在四五十年代为1比6,60年代到甲午战前在1比6到2比3之间波动,到1910年则达到了1比1左右。在国家税入总额中,海关税所占比例在40至60年代为百分之十左右,80年代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清末为百分之三十左右[20](P43,25)。晚清海洋经济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产生、发展乃至于成熟。
    论及晚清海洋经济思想,我们不能不联系到近代海军的创办。关于海军创办的动因,以往论者往往将之归结为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这当然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经济角度来看即可发现,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之所起的作用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关于海洋经济思想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说无外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商品经济日渐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是互动的关系。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则可发现,海洋经济思想的发展对晚清文化的西化、进化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一言以蔽之即黄土文化,国人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乡土观念经过几千年的陶冶、锤炼已经牢牢植根在人们的心中,安土重迁,守望相助,已成为一种习尚。与悠悠的黄土情结相伴的是广泛的农业经济形态,从公元前两千年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定居农村,直至晚清都无什么大变化。农业社会的静态环境容易引发人们的永恒意识,一切都是那么的静定、悠久。长此下来,造成农民的性格知足、消极,缺乏进取心。
    中国文化之所以以农业文明为标识,还与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南北平行横亘者两条河流,黄河与长江,这种十分独特的双河农业环境对抵制来自北方的游牧文明的南下起着不可低估的缓冲作用,农业文明在其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下底蕴越来越深。
    历史步入晚清,随着海洋国家的到来,颇具海洋特色的西方文明对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发起了猛烈进攻,面对高于自己的异质文明,传统文化失去了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地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而是西风压倒东风,不平等的关系被倒置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经济思想在我国知识界开始流行,经济观念的先动必然会带来与之有互动关系的文化观念的相应变化,师夷说、中体西用、从新主义、全盘西化等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证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海洋经济思想的产生,而海洋经济思想又推动了文化上的西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寿命的,区别只是或长或短,而决定其寿命长短的因素乃对于外界的适应力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必须西化,尽管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是现代化主要的表征却都是西方模式。因此,要想现代化,就必须西化,剩下的问题只是西化什么和如何西化。
    中西冲突表现在经济上是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对撞,结果我国的主体经济--自然经济分崩离析,日驱式微。经济西化了,建构在之上的文化西化当然不可避免。西方文明是强势文化,而传统文明则是弱势文化。我们目下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推动良性西化,避免恶性西化。至于全盘西化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深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他们世世代代相传的文化从后门完全赶出去,从前门把一个新文化像迎接新娘子似的迎进来[25](P388-393)。
    以上我们论述了晚清海洋经济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海关税收的增加对其产生、发展、成熟的影响,和它对晚清传统文化西化的影响,上述问题的研究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